恰逢開學之際,在新的課程陸續開展的同時,我們不妨了解一下古代學生有哪些課程,他們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才能。據了解,「六藝」是古代中國學生必須具備的六種才能。《周禮保氏》云:「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來,這些技能在孔子之前只有貴族才可具有的,一般的平民沒有資格接觸的,直至東周「禮失而求諸野」,加之孔子開創私學,普通的老百姓才得以學到這六藝,中華文明才如星火般蔓延開來。
根據《周禮》的記載,中國古代六藝是指禮、樂、射、馭、書、數。其中,「五禮」包括吉、凶、軍、賓、嘉禮五科,是關於社交能力的學問;「六樂」是指雲門、咸池、大韶、大夏、大護、大武六科,是關於達情能力的學問;「五射」包括白失、參連、剡注、襄尺、井儀五科,是關於知識能力的學問;「五馭」是鳴和鸞、逐水曲、舞交衢、過君表、逐禽左五科,是關於主事能力的學問;「六書」包括象形、會意、指事、轉注、假借、諧聲(或形聲)六科,是關於記述能力的學問;「九數」包括方田、栗布、差分、少廣、商功、均輸等九科,是關於數算能力的學問。
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國自古以來便少形上思考的興趣,古人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對現實生活的思考中。六藝中只有一個「樂」還比較接近形上的思考,但是「樂」并不是用來錘煉靈魂(達智)的,而是用來「達情」(熏陶性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