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欄目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文化東方
 
尋找尊師重教的脈搏
2012年 09月 10日 00:00
 

    翻開古籍

    尋找尊師重教的脈搏

    

    9月10日是教師節,中國人有句俗話「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一種綿延了幾千年的淳美風氣。

    尊師的同時,古人對教書先生也提出很多要求,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論語子路》)這里強調了以身作則、正己正人的「身教」的重要意義。他又說:「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論語衛靈公》)他主張同時采用「有言之教」與「無言之教」兩種方式進行教學,可以用「有言之教」的就用「有言之教」,如不可以用「有言之教」的,即通過暗示或自己的日常行為去影響、教育學生。這里有一定的心理學依據的。孔子稱「予欲無言」,他相信「無言之教」的威力。

    荀子提出:「師術有四,而博習不與焉。嚴師而憚,可以為師;耆艾而信,可以為師;誦說而不陵不犯,可以為師;知微而論,可以為師。」(《荀子致士》)荀子認為,教師要博學,有尊嚴,能使人敬服,同時,了解精微的理論而且能解說清楚。《學記》也對教師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把教師品德高尚和學業精進看作是教書育人的必要條件,而且要掌握正確的教學方法和原則。晉人袁宏《后漢記靈帝紀上》說:「經師易遇,人師難遭。」可見「人師」的標準不僅只是傳授知識,更要求為人師表。

    同時,荀子把是否「貴師重傅」提到國家興衰的高度來認識,并提倡學生超過老師。他說:「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傅。」(《苟子大略》)他認為學生對於老師不僅有知識學問的承襲關系,而且還擔負著超越前人已有智慧、推進學術水平的責任。他以形象的語言說:「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來源: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