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茶 中國紅
問茶坦洋村
坦洋村本是福建福安白雲山麓名不見經傳的小村子,當歷史走進大清咸豐年間,它才因首創后來名為「坦洋工夫」的紅茶,行銷英倫,名聞天下。問茶坦洋村,尚有風雨廊橋、茶棧茶場、茶商群宅、老式油坊,眾多與茶有關的古建築遺存,資深茶人自辦的紅茶民俗館中,存有當年的茶銀票和茶憑據。徜徉青磚黛瓦間,重溫坦洋工夫的坎坷,探尋中國紅與英國茶的淵源,不禁感慨良多。特約撰稿 周璦瑪 圖/文
清人郭蘋野有《坦洋村記》云:「至坦洋,四山排闥,一水中流,鸡犬相聞,圜闠茂盛。產茶美且多,有武夷之風,外邦稱為小武夷是也。」蓋言坦洋工夫紅茶的制藝源自武夷,在外國人看來,它是一種別具風味的武夷紅茶。但坦洋人不滿意「小武夷」的冠名,也許是為了區別於武夷山的紅茶,坦洋人把本村創制的紅茶正名為「坦洋工夫」。
坦洋道上萬擔茶
我去坦洋村的時候,或許不是茶季,整個村子异常冷清。坎坷不平的土路沿著小河深入遠處的山谷,散布周圍的土房流露出破敗的頹態。開車進村口時閃過的那座真武橋,既是地界的象徵,也是自古收茶青的地方,橋的兩頭,連接著綿延山行的菜茶,空氣里蕩漾著潮濕的青草味道,一點都無法讓人聯想到充滿桂圓香氣的坦洋工夫。
村里人把我當做眾多進山收茶的茶客之一,費了番周折,終於找到著名的茶人李宗雄老先生。
李老先生年過七旬,擁有五十多年制茶經驗,仍然對茶苦苦堅持、孜孜以求,以一己之力創辦了紅茶民俗館,希冀能在挖掘與保護中傳承坦洋工夫技藝,他是中國日漸式微的傳統行業中代表千千萬萬手藝人的值得尊重的縮影。他的收藏在制茶工具、泡茶工具和茶匯票三大類之下還有壺、碗、罐、簍、篩等細分項,那台擺在村里的茶葉泰斗張天福老人發明的「918」式揉捻機,就足以秒殺資深收藏家了。
70年前茶憑證
我想看的茶銀票,某種程度上是坦洋工夫盛極一時的佐證。清咸豐以降坦洋的茶葉貿易極為興盛,每年外匯百萬餘銀元,於是茶商開始發行小額「茶銀票」來彌補當時小額銀幣流通量不足的缺憾。這種銀票不僅可以在同號茶行錢莊兌換銀元,而且也能在當地的市面上進行流通。有趣的是,有些茶銀票,例如「同泰春」茶行發行於民國24年的一角茶銀票,居然有著英國議會大廈的圖案,甚至出現了英文茶行的名稱。這一點顯出了坦洋工夫與英國之間千絲萬縷的關系。
李老先生手上的茶銀票都送去參展了,不能一見,本以為要鎩羽而歸,不成想李老先生卻說他擁有另一種茶憑證。於是我決定轉道回到福安城里。大部分如李老先生這樣擁有茶行茶莊的人家,多把店舖開出了村莊之外,有些開在福安城,有些散布在福建省內各大城市。
李老先生鄭重收藏著的茶憑證,是一張由「勝大來茶」公司在1935年間左右為其出口英國的茶所出具的茶葉品質證明。根據老先生的說法,當時出口到英國的茶,每一箱都配備有這樣一張紙,用以證明茶的來源可信度,算起來這可能是中國最早的防偽標簽了。老先生希望找到英國是否有人收藏當年的憑證,如果有,他願意不惜一切代價換回一張。因為嚴格意義上來說,老先生現存的這張并不完整,還缺少出口的印鑒,只是當年出口剩下的印刷品。
市場重心轉向內銷
他幾乎見到每一個外來的訪問者都要這麼交代一遍,尽管現在看來,這樣的願望實現幾乎非常渺茫。當年進口茶葉的茶商多數都是茶公司,進口的茶也都是用作基底拼配,幾乎不可能有單一品種茶葉流入零售市場,收藏這麼一張憑證也變得不可能。坦洋工夫對英國的出口早已沒落,現在英國紅茶用來調配的茶葉當中,印度、斯里蘭卡甚至是肯尼亞的茶葉占據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這個曾經以桂圓香氣征服了國際市場的村莊,現在也早已將市場的重心轉向內銷。
倒是李老先生的兒子更為實際一些。他一邊泡茶一邊慢慢地說:「出口的茶不需要好茶葉,反而是國內顧客更懂得茶的好壞。」至於專供英國皇室?他大笑,說這一點就有些以訛傳訛、誇大其實了,但香氣獨特、銷路盛確實是事實。當然當地茶人制茶的方法至今秘而不宣,李宗雄先生只是反覆強調捻揉很重要,輕發酵的茶輕揉、重發酵的茶重揉,而炭焙也帶來了茶葉色香味形的改變,由此形成坦洋工夫獨特的香氣。
百年繁華恍如夢
當年的坦洋工夫,其實比不上武夷岩茶和正山小種,闖出一片名聲來全是因為1851年太平天國起義,武夷的茶無法出口,英國人得不到茶又想要茶,坦洋工夫就這樣輾轉走出了山村,走出了三都澳,驚豔於英國典雅的「下午茶」,於是,「英商購買華茶,以坦洋出產為最」,坦洋工夫行銷世界。
那時候,一擔茶50銀元,著名的Golden Lion黃金獅王也從坦洋進口過茶葉,據說還在鼓浪嶼設有辦事處。現在說起黃金獅王,聽過的人估計極少,或許我該換個說法:Twining川寧。1717年川寧創始人Thomas Twining在倫敦斯德蘭特街開設的茶葉專賣店叫做Golden Lion Tea Shop。
然而繁華如夢。第一次世界大戰使海陸交通阻隔,加上政府苛捐雜稅,商人摻雜作假,以及印度紅茶的興起等原因,坦洋工夫市場迅速萎縮,坦洋村的鼎盛漸漸淡入塵封的歷史,茶村民生凋敝,唯餘斜陽巷陌,古棧荒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