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精彩變軌華麗轉型
建設「六個東莞」營造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胡錦濤在內容豐富、高瞻遠矚的報告中,回顧總結過去十年奮斗歷程和經驗,明確提出要確保中國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要求,指明了中國新時期前進道路,描繪了中國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確定了科學發展觀的指導思想。可以想像,一旦實現全面小康的宏大目標,必將令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面貌煥然一新,中華民族全面復興!
中央準確研判國際國內大勢,以科學發展觀做指導,提出「五位一體」的發展框架,在經濟建設方面,具體提出了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把握擴大內需「戰略基點」,全面推動服務業發展壯大,堅持更加主動的開放戰略等一攬子方案,對未來的部署立足目前實際,實事求是,承前啟后,給中國落實小康目標,實現可持續發展,鋪設了一條行之有效的道路,沿著此方向前進,中國經濟發展活力和競爭力無疑會提高到新的水準,十八大之后的中國,也將迎來嶄新的一頁。
11日,十八大代表、東莞市委書記徐建華在京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改革開放是東莞的立市之本、發展之基、騰飛之源。東莞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正是得益於市場取向的改革所形成的體制競爭力。30多年來,東莞以解放思想為先導,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和「殺出一條血路」的勇氣,著力構建體制機制新優勢,創造出與「蘇州模式」、「溫州模式」并稱的「東莞模式」,從一個農業縣迅速崛起成為一座新興工業城市,被譽為全國改革開放精彩而生動的縮影。
徐建華表示,特別是近年來,面對原有區位優勢、政策優勢、先行優勢逐步弱化,一些長期性、結構性、體制性矛盾日益凸顯的狀况,東莞繼續堅定改革開放的信心,通過構建有利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制度安排,推進行政體制改革,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創新社會管理體制等政策措施,不斷增強改革的科學性、協調性,堅持用改革的辦法破解難題,為推進科學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接下來,東莞將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引,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增強深化改革的勇氣、智慧和毅力,著力推進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各個領域的改革,不斷在制度建設和創新方面邁出新步伐,增創體制新優勢,為再創東莞新輝煌提供強大的發展動力。香港商報記者程功明
徐建華:東莞高水平崛起要實現「六個崛起」
徐建華在京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近年來,根據東莞自身實際,結合應對金融危機,東莞進行了一系列的轉型升級探索和實踐。特別是在2011年底召開的東莞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上,市委確立了「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東莞、實現高水平崛起」的核心任務。這一核心任務,是對過去五年「推進經濟社會雙轉型,建設富強和諧新東莞」工作思路的傳承和發展,是市委立足新形勢、新階段提出的核心任務,是科學發展觀在東莞的集中體現。
徐建華指出,實現高水平崛起,是一個涵蓋產業、城市、文化、創新、人才、管理、生態等經濟社會發展諸多方面的系統工程,其核心是圍繞建設幸福東莞,推動東莞綜合經濟實力、產業發展水平、自主創新能力、利用外資品質大幅提升,城市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實現在更高層次上跨越發展、強勢崛起,使全市人民的生活更加平安、美滿和幸福。
總之,高水平崛起以建設幸福東莞為目的,以加快轉型升級為手段,是在較高基礎上的崛起,是在追求更高品質上的崛起,是在更高幸福指數上的崛起。
在經濟規模擴張基礎上實現創新崛起
切實改變拼資源、拼汗水、拼硬環境的發展模式,在千方百計穩定經濟增長的同時,充分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和人才第一資源的作用,更加注重以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產品創新、體制創新驅動經濟發展,加快形成經濟內生發展的創新動力,努力成為全省科技與產業融合發展的示範區、創新創業之城。
在產業粗放發展基礎上實現效益崛起
積極實施產業高級化戰略,推動東莞從適宜低成本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壯大的區域,向適宜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創新型產業茁壯成長的區域轉變,努力實現加工貿易由規模速度型向品質效益型轉變,產業鏈從制造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戰略性新興產業從微弱向支柱產業轉變,努力成為全省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樣板區、現代制造業名城。
在社會复雜多元基礎上實現和諧崛起
加大社會建設重視程度和投入力度,創新社會管理,優化人口結構,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均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讓全體市民最大限度地共享轉型升級成果,實現人均收入更豐、就業機會更多、生活品質更優、社會保障更好、文明程度更高、幸福感更強,努力成為全省創新社會管理的引領區、平安和諧之城。
在城市快速擴容基礎上實現管理崛起
以提高城市化品質為重點,優化提升城市功能和城市環境,加強城市精細化、科學化管理,使市區首位度更高、組團分工更合理、市民生活更方便,使城市在滿足人的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礎上,更好地滿足人的安全需要、感情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使城市集聚優質資源要素和人才的能力更強。
在文化務實包容基礎上實現質素崛起
樹立高度的文化自立、自覺、自信和自強意識,加快培育發展以海納百川、道德秩序、民主法治、創新創業、綠色低碳為導向的文化,實現城市精神、市民質素、文化產業、文化事業的全面提升,增強文化軟實力,使東莞文明程度、社會秩序和人文素養走在全省、全國前列。
在環境容量飽和基礎上實現綠色崛起
樹立低碳發展和低碳生活理念,建立節能減排降耗、資源集約利用的長效機制,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綠色生態城市,實現從高資源消耗向低碳環保發展方式轉變,降低資源環境壓力,努力成為全省生態文明之城。
東莞通過高水平崛起
突破轉變發展方式深水區
徐建華近日在《東莞實現高水平崛起若干問題的思考》署名文章中指出,東莞作為廣東21個地級以上市中的第四大經濟體,其整體發展水平處於全國前列,2011年,東莞人均GDP超過8000美元,已進入中等富裕地區行列。但與工業化先行國家達到相同GDP時的水平相比,東莞無論是產業層次、技術水平、創新能力等都存在較大差距。
「從國際經驗來看,經濟起飛后的低速增長時期,既是巨大的挑戰,更是實現經濟轉型、社會轉軌、制度創新的難得機遇。」徐建華表示,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上,東莞經濟社會發展要想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必須在前30年「高速度」崛起的基礎上,通過高水平崛起,更加注重發展的品質和效益,使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一個新的穩定發展期。徐建華指出,以外向帶動、外延擴張為特點的「東莞模式」,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成就了東莞的輝煌,成為廣東傳統發展模式的典型代表。但隨著土地、資源、人口和環境約束進一步趨緊,這種粗放發展方式的動能已基本消耗殆盡。尤其是多年的路徑依賴和逐步固化的利益格局,束縛著不少干部群眾的觀念、眼界和思維,成為東莞推進科學發展的嚴重桎梏。目前,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持續冲擊和影響,徐建華表示,相對珠三角其他城市,東莞轉型升級的任務最重、矛盾最多、難度最大。要想真正突破轉變發展方式的深水區,就必須在前30年粗放增長的基礎上,通過高水平崛起,突破傳統發展模式的束縛,消除結構性、體制性、機制性障礙,轉入科學發展、轉型發展的新軌道。徐建華表示,東莞過去的發展,一個重要經驗是順應了國家實施沿海地區發展戰略、鼓勵沿海地區發展外向型經濟的要求,憑藉區位、勞動力、土地等比較優勢,及時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從而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先后承接了來自港澳、台灣的兩波產業轉移浪潮,實現了產業升級。但在目前國家擴大內需、鼓勵自主創新、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格局下,東莞過去發展外向型經濟形成的優勢卻逐步弱化,面臨著「標兵走遠、追兵逼近」的巨大壓力。徐建華說,在全球新一輪的資源重新配置和深度調整的區域競爭格局中,東莞如果不能在集聚高端優質資源上取得更大突破,在調結構、轉方式上取得更大成效,實現高水平崛起,就會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逐步陷入邊緣化和不斷退步的境地。
以產業為先堅定不移加快轉型升級
徐建華表示,東莞堅持把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作為實現高水平崛起的核心任務,以「三重」建設為龍頭,以培育新興產業為突破,以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基礎,推動產業層次和效益的雙提升。一是以「三重」建設夯實基礎。針對目前東莞「滿天星斗、缺乏明月」的產業現狀,實施「攬月工程」,全面加快重大項目、重大產業集聚區、重大科技專項「三重」建設,從提升謀劃能力、強化產業集聚、加強招商引資、優化資源供給和建設環境等方面著力,依託松山湖、虎門港、生態園、長安新區四大市屬園區,著力辦好台灣高科技園,重點引進培育一批在國內外具有綜合競爭力的大項目、大產業、大園區,構建產業「星月爭輝」的嶄新局面,使之成為帶動全市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發展、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的龍頭和旗幟。二是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化增量。在鞏固提升原有傳統產業、電子信息產業優勢基礎上,加快發展生物技術、高端新型電子信息、半導體照明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努力打造新的千億元產業群,使之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的主導產業。特別是充分利用好松山湖台灣高科技園這一優質平台,集中資源加快推進兩岸生物技術產業合作基地建設,整合海峽兩岸生物技術資源,重點發展生物醫藥、基因工程、中藥研發、醫療器械、健康產業及生物技術服務業等產業,把東莞建設成國內重要的生物技術產品開發和成果轉化基地,力爭在十年內使生物技術產業成為新的超千億元產業。三是以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存量。充分利用「全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試點城市」先行先試的優勢,發揮「外博會」升格為國家級「加博會」的效應,推動現有的服裝、家具、毛織、制鞋、玩具、造紙、包裝印刷等特色產業向品牌化、高端化、時尚化、綠色化轉型。大力推廣搜於特公司抓「微笑曲線」兩端、創科實業公司實施海外品牌收購戰略、鉅升模具引進設備改造提升、三星視界產品轉型升級等成功經驗,鼓勵傳統產業通過引進先進設備、設立研發機構、培育收購品牌等延伸產業鏈條,提升核心競爭力,創出「東莞制造」的新輝煌。
以創新為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
徐建華認為,東莞目前發展中面臨的困境,體制機制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是重要原因。必須按照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的要求,以更大的勇氣和力度深化改革,加快完善體制機制,爭創東莞發展的體制新優勢。一是爭取在行政審批改革上有新突破。緊緊抓住國務院批准廣東省深化行政審批改革試點方案的機遇,以推進大朗商事登記改革試點、加工貿易管理服務「四方聯網」為突破口,減少免除審批前置事項,加快註冊審批、網上審批、并聯審批等改革,擴大網上審批範圍、提高網上審批實效,有效減少審批事項,全面優化審批流程,提升審批效率,激發市場主體的生機活力。完善效能問責制度,嚴格首問首辦責任制、限時辦結制、政務諮詢制和服務承諾制,實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辦結、一條龍服務」。二是爭取在科技金融與產業融合上有新進展。依託東莞龐大的產業基礎和雄厚的民間資本,緊緊圍繞打造創新型經濟這一主攻方向,突出鼓勵支持股權投資基金發展、共建產業科技創新平台、集聚優質金融資源、引進優秀創新人才,打好科技牌、金融牌,促進東莞發展從拼資源、拼汗水向拼科技、拼智慧轉變。學習借鑒國內先進地區股權投資基金業發展的經驗,積極與專業創投機構共同組建政府創新引導基金,全力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創新成果轉化。同時,規劃建設產業研究集聚區,引進吸納重點大專院所科研資源共建科技創新平台,推動更多大專的成果在東莞轉化。此外,爭取在農村綜合改革上有新氣象以及爭取在社會管理創新上邁出新步伐。
建設六個東莞實現高水平崛起
目前,中國的改革開放正向深入推進,區域競爭逐步從硬環境的競爭轉向軟環境的競爭,實質上就是營商環境的競爭、營商成本的競爭。東莞市委書記徐建華表示,由於近年來國內外經濟格局發生深刻變化,特別是受國家宏觀政策、國內外市場環境以及自身資源瓶頸等因素的影響,東莞原有的營商環境優勢正在逐步弱化,適應國內外發展趨勢的環境新優勢又尚未形成,無論與先進地區相比,還是與東莞改革發展的新要求相比,營商環境建設還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已經成為影響東莞城市競爭力和產業競爭力提升的重要制約。徐建華認為,建設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對促進東莞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東莞、從嚴管黨治黨,都具有極端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如果東莞能在營商環境先行一步,就能率先爭取到體制機制新優勢。徐建華說,為此,東莞在廣東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后,出台了《關於建設「六個東莞」營造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意見》,就是以建設平安東莞、法治東莞、信用東莞、效率東莞、活力東莞、開放東莞「六個東莞」為抓手,營造安全和諧的社會環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誠實守信的信用環境、高效透明的服務環境、生機勃發的體制環境、寬松有序的市場環境,加快形成營商環境「加一」、綜合成本「減一」的優勢,力爭在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中走在全省前列。徐建華強調,從推進「六個東莞」入手加強市場法治建設,制定行動計劃和實施細則,學習借鑒港澳台等地的做法,促進辦事規則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形成與國際接軌的管理制度和行事法則,使優惠政策和服務承諾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讓企業獲得平等競爭的機會,逐步改變企業靠人情靠關系而不是靠法治辦事的局面。
建設「六個東莞」行動計劃出爐
記者獲悉,近日,中共東莞市委辦公室、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下發了《關於建設「平安東莞」營造安全和諧社會環境的行動計劃》等建設「六個東莞」行動計劃的通知,標誌著備受矚目的「六個東莞」建設進入實質操作新階段。六大「行動計劃」的出台,細緻而深入地分解了建設「六個東莞」的階段性目標及任務,使得東莞營造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規劃更具可操作性和可考核性,東莞全力打造的「1+6+X」營商環境政策體系已完成「1+6」,努力建設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政策體系基本成型。
「六個東莞」的建設,是東莞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提出來的東莞未來幾年科學發展的行動綱領,決定著東莞城市未來發展的實力、民生成就和城市競爭力,關聯著東莞人民的未來幸福和命運。東莞市委書記徐建華曾經說過,建設「六個東莞」一定要落實,每一個部門都應該出台具體的方案和措施,在執行上比力度,在執行上比創新,在執行上比效果,把城市帶向再次騰飛的新高地。
平安東莞
五項機制五種環境五個增強
記者了解到,《「平安東莞」行動計劃》目標:「五項機制」,即全面的社會治安建設機制、高效的矛盾糾紛排調機制、長效的安全生產監管機制、健全的公共安全監管機制、有效的社會管理機制。營造「五種環境」,即安定團結的政治環境、安全穩定的治安環境、公平競爭的經濟環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環境、安寧祥和的生活環境。達到「五個增強」,即維護穩定的能力明顯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明顯增強、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的能力明顯增強、維護生產安全的能力明顯增強、維護公共安全的能力明顯增強。為了推進「平安東莞」建設,《「平安東莞」行動計劃》共列出了全力維護國家安全、切實維護社會穩定、全面強化防控體系、依法嚴打違法犯罪、主動服務經濟發展、切實保障安全生產、切實維護公共安全、創新推動社會管理、深化基層平安創建等九大任務。針對東莞外來人口眾多,《「平安東莞」行動計劃》提出,將深入推進「大巡警」建設。優化警力資源配備,實現警力下沉,整合各種群防群治力量,普及警犬參與巡邏,最大限度把警力擺上路面,提高路面見警率和管事率。2012年底前,確保20%的警力用於巡邏。
法治東莞
2014年基本實現建設法治政府目標
《「法治東莞」行動計劃》提出,將切實加強依法執政能力建設。為此,將進一步健全黨員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制度,把法律知識納入干部培訓的重要內容,提高干部依法辦事能力,推進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同時,將制定法治東莞建設評價指標體系。在「法治東莞」建設中,法治政府的建設是重要內容。要率先基本建立法治政府。加快建設法治政府,要依法規範、合理界定市鎮兩級政府、部門的行政決策權,完善政府內部決策規則、程序以及行政決策的監督制度。探索推行先進鎮街創建法治政府示範區。建立法治政府評價指標體系,到2014年,全市基本實現建設法治政府的目標。此外,按照「誰決策,誰負責」的原則,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同時繼續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權責明確、行為規範、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執法體制。為強化對權力的制約與監督,加強市鎮兩級人大的監督工作,綜合運用聽取專項報告、執法檢查、詢問、質詢等形式,加大人大監督力度,增強監督實效。同時,暢通民主監督渠道,增強民主監督實效,支持政協委員通過會議、提案、信息、調研、視察、民主評議等渠道開展監督。
信用東莞
2016年底基本建成社會信用體系框架
《「信用東莞」行動計劃》提出,到2016年底基本建成與東莞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信用體系框架,信用法規制度較為完善,公共徵信系統運行良好,信用服務市場體系規範有序,誠信文化普及繁榮,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有效運轉,政府的公信力、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的誠信水平、社會公眾的誠信道德水準顯著提升,在全社會基本形成誠實、自律、守信、互信的氛圍和環境。同時,完善市場准入、監管執法、行業自律、消費維權四大機制,打造行政審批公共服務、市場監管信息交換等兩大平台。力爭用五年時間,基本建立政府負責、部門協作、行業規範、公眾參與的市場監管新格局。《「信用東莞」行動計劃》提出,完善市場准入機制,營造寬松有序的發展環境。按照「放權、簡政、服務」的要求,加快推進商事登記制度改革,簡化商事登記事項,實現法人資格和經營資格相分離,推行公司註冊資本認繳制,努力建立起與國際接軌,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登記制度,充分激發市場主體的生機活力。另外,推進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大力推進審批事項的「減、簡、優、併、轉」,積極爭取省、國家權限,同時推動市一級的部分審批權限下放行使。嚴格落實服務承諾和限時辦結制度,形成以服務品質標準為核心,覆蓋服務全過程的窗口服務規範標準體系,實現對不同審批事項的「併聯審查」、不同申請主體的「無差別審批」,營造陽光政務環境。此外,還將建設行政審批公共服務平台,營造高效透明的政務環境。
效率東莞
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建設效率東莞,一項重要內容是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為此,《「效率東莞」行動計劃》提出,清理壓減行政審批事項。根據省政府工作部署,啟動新一輪行政審批事項清理壓減工作,以轉變政府職能為重點,注重解決政府職能越位、缺位、錯位問題,著重加大對投資、社會事業和非行政許可審批領域的審批事項清理壓減力度。為提高政府服務效能,《「效率東莞」行動計劃》提出,實施重大項目招商引資「一站通」工作機制。研究制定相關配套政策措施及實施細則,完善重大項目招商引資「一站通」工作流程,促進重大項目早日落戶與投產。建立重大項目考核獎懲制度,將考核結果納入市政府年度目標考核體系。建立重大項目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將涉及市重大項目行政審批的市直部門全部納入系統監督檢查,并受理項目單位的投訴和評議,督促各部門改進作風、改善服務、提高行政審批效率;及時查處暴露出的問題,確保廉潔高效。《「效率東莞」行動計劃》透露,探索在東莞市一級政府工作部門中推行部門責任白皮書制度,推動全市各部門就重大公共政策、重要工作事項以及重大問題向社會作出解釋和說明。擬先在與群眾生產、生活關系較為密切的部門進行試點,制定東莞推行政府部門責任白皮書制度的指導性意見。
活力東莞
2015年初步形成建設活力東莞體制機制
《「活力東莞」行動計劃》透露,到2015年,初步形成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建設活力東莞的體制機制。為此要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將政府放得下,社會組織接得住、管得好的職能加快轉移,加大政府職能授權和轉移管理力度,制定出台向社會組織放權目錄和政府購買服務目錄,推進政府行業管理、社會微觀事務管理等職能向有資質的社會組織轉移。同時,繼續深化大部制改革。根據東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繼續探索深化大部制改革,不斷完善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管理體制。《「活力東莞」行動計劃》提出,鞏固村級體制改革試點成果,召開村級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總結推廣會議,力爭2012年下半年在全市鋪開村級體制改革,進一步激發村(社區)轉型升級活力。創新村組利益平衡機制。加強對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統籌協調,探索以股份制形式跨區域進行土地和項目開發,建立完善「鎮街主導開發,鎮、村、組三級分利」的發展模式,實現資源統籌集約利用。建立農村集體資產交易平台。《「活力東莞」行動計劃》提出,積極探索推進社會建設和管理創新,力爭通過五年努力,把東莞建成全省創新社會管理引領區。加快籌建東莞社會建設研究院,爭取通過兩到三年的努力,把研究院打造成為社會建設方面的理論研究高地、社會實踐陣地、專業人才培養基地。提升新莞人服務管理水平。從頂層制度設計著手,加快推進新莞人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逐步將新莞人納入基本公共服務覆蓋範圍,建立健全新莞人融入東莞制度,逐步健全與積分制相協調的社保、教育、醫療等配套政策。
開放東莞
2015年底構築起全方位對外開放新優勢
《「開放東莞」行動計劃》提出,到2015年底構築起東莞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新優勢,實現企業轉型升級明顯提速。開展區域融合發展行動。推動莞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落實粵港、粵澳合作框架協議,加快引進航運、金融、物流、會展、旅游和創新中心等現代服務業,建設東莞香港專業服務中心。加速莞台經貿文化交流合作。以松山湖、生態園、虎門港為平台,加速莞台經貿文化交流合作,持續擴大莞台各領域交流,擴大合作基礎。加快莞深惠共同市場體系建設。加快「深莞惠」經濟圈建設,建立三市統一的區域市場准入和監管體系,實現登記監管制度統一和信息共享,在工商管理、技術監督、商品檢驗、行政事業性收費等方面逐步消除對區域內人才、資本、資源跨城流動和市場准入的限制。《「開放東莞」行動計劃》提出,開展國際化規範接軌行動。一是推進商事登記試點改革。全面遵循和對接WTO規則,學習借鑒港澳台等地與營商環境相關的規範性制度。二是創造平等開放的市場准入機制,清理和修訂限制非公有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消除體制性障礙。三是增強國際規則標準制定的主導權。《「開放東莞」行動計劃》提出,開展開放型政府服務行動。一是實施試點城市政策先行先試。把握「全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試點城市」先行先試優勢,全面落實省政府與國家部委共建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示範區三個合作協議(備忘錄),為全省全國探索有益經驗。二是完善與港台日韓商會的定期溝通機制。進一步完善市政府與港台日韓商會聯席會議機制,及時協助解決企業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