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名稱:專題新聞
標題:   李克強 克難攻堅 強國富民
來源:   香港商報
發佈日期:   2012-11-16
作者:  
版面名稱:   W3
全文:  

    李克強祖籍安徽定遠,東吳名將魯肅、明朝抗倭英雄戚繼光等均出於此。1955年7月,李克強出生在安徽合肥。他出身於幹部家庭,青少年時代受父親李奉三(曾任安徽省鳳陽縣縣長,官至安徽省地方誌辦公室副主任)影響較大。

    農村插隊李克強中學進入合肥市第八中學學習,後因文革輟學在家。此時,安徽省文史館國學大師李誠成為他的「老師」。李誠給李克強開了讀書目錄,要他讀《史記》、《漢書》、《資治通鑒》等國史,還要他整段背誦《昭明文選》、《古文辭類纂》等古文。5年時光,李克強在「停課鬧革命」的日子裏學業不但沒有荒廢,相反學識與日俱增。1974年3月,李克強與其他同學到「帝王之鄉」鳳陽縣大廟公社東陵大隊插隊。其間,他每天從田間披晚霞歸來,心底銘記李誠教誨,自學起從合肥帶來的書籍,夜幕降臨之後還往往挑燈夜讀。同時,他還嘗試把自己的知識用於實踐,帶領農民科學種田,推廣水稻良種,深得農民的擁護和公社黨委的賞識。1976年5月,他終於站在黨旗下莊嚴宣誓。1970年代末,李誠去世。正在鳳陽插隊並已任大廟公社大廟大隊黨支部書記的李克強悲傷不已,痛定思痛,立志成才。

    北大生涯

    1977年恢復高考。當年12月,李克強走進改變了一代人命運的考場。填報志願時,他出於「省錢」目的,第一志願是安徽師範學院,第二志願才是北京大學。讓李克強興奮的是,自己被夢寐以求的北大法律系錄取,這在鳳陽轟動一時。他成為「七七級」一員,老師們眼中的「黃埔一期」。很快,李克強成為名師龔祥瑞的得意門生,從此他知道了真正的自由主義和憲政精神。在龔引領下,李克強漸漸重轉向外國憲法和比較政治的學習。在校期間,李克強已在學術上嶄露頭角,論文《法治機器與社會的系統、信息及控制》被評為優秀論文。他翻譯的《英國憲法史綱》亦成為教學參考資料。1982年1月,李克強畢業,被評為優秀畢業生。學校先後十多次找他談話,要他留校任北大團委書記。終於,李克強選擇了留校。他將北大共青團工作搞得有聲有色,非常活躍。不久,他又手創建北大團校。當時,李克強仍師從龔祥瑞,專攻《外國商法》。在此過程中,他與國學大師季羨林結下深厚情誼;而將他帶入共青團事業的馬石江(時任北大黨委副書記)同樣令他終身難忘。

    共青事業

    1982年12月20日,共青團十一大在北京舉行。在時任中組部副部長王照華點將下,李克強列席會議。會上,李克強被選為團中央常委。他出任共青團中央學校部部長、全國學聯秘書長。至此,李克強進入政壇快車道。兩年後,年僅30歲的他成為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共青團十三大閉幕後,李克強當選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希望工程」是20世紀90年代中國社會參與最廣泛、最富影響和享有崇高聲譽的民間社會公益事業,它的一些重要管理制度出台都是李克強親自督辦的。他任內是「希望工程」發展最快時期,也是管理水平全面提高的時期。在團中央,李克強還就讀了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的碩士(導師是經濟學家蕭灼基)、博士(師從經濟學家厲以寧)研究生。1988年,他以《農村工業化:結構轉換中的選擇》一文獲得經濟學碩士。1995年,他更拿到博士學位。

    主政豫遼

    1998年,從未有過地方從政經驗、年僅44歲的李克強被調赴河南,出任省委副書記、省長,後任省委書記。當時,他成為最年輕省長,第一位博士省長。河南七年,歷練了他的實際管理經驗和從政底蘊。隨着對河南政經社情逐步熟稔和行政經驗豐富積累,李克強開始發力。那時,「中部崛起」還未進入國家戰略層面,他率先提出「東引西進」,拓展河南發展空間。他強調要改變河南落後面貌,實現「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力推中原城市群經濟隆起帶。離開河南後,李克強出任遼寧省委書記。從農業大省到工業大省,他對中國國情認知更加全面,執政經驗積澱也更加厚實。2004年,經過多年改革磨礪,東北迎來國家東北振興戰略的時機,此時的李克強已駕輕就熟。李克強在遼寧堅持「兩條腿走路」──發展經濟遼寧和構建和諧遼寧。其中,棚戶區改造至今令人印象深刻,這個遼寧「一號民心工程」讓近120萬棚戶區居民開始了新生活。

    全面歷練

    對李克強來說,由中央到地方,由農業大省到工業大省,不僅完善了履歷,更重要的是能在不同挑戰前接受全面歷練。2007年10月22日,在中共十七屆一中全會上,李克強成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由此,李克強進入北京中南海,去為整個中國謀略施政。2008年3月17日,李克強成為國務院副總理,是4位副總理中唯一的政治局常委,也是最年輕的一個。這位「50後」副總理還是近20年來最年輕的副總理。很明顯,他是中國未來政治領軍人物之一。2012年11月15日,李克強再次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出身法學和經濟學專業的李克強,成為近年來湧現出的人文社科背景官員的代表人物,這種趨勢正好同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治國理念的轉向相契合。事實上,幾年來,李克強在中國新醫改、保障房建設。燃油稅改革、國家食品安全建設等重大改革工程中身先士卒、居功至偉。如今,從李克強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繼往開來、興旺發達的光輝前景。

    2011年8月16日至18日,李克強來到香港,出席國家「十二五」規劃與兩地經貿金融合作發展論壇和香港大學百周年校慶典禮活動,並視察香港。此訪是他擔任國務院副總理後首訪香港。上世紀80年代初,李克強就曾率全國學聯代表團訪港,與香港學聯交流,並參觀過培僑中學。1998年,主政河南期間,李克強與香港工商界交往密切,曾向港商們描繪中原崛起前景,力推豫港合作。2004年至2007年,在遼寧,他與香港企業界關係更加密切,邀請華潤集團等港企參與老東北工業基地建設。擔任國務院副總理後,李克強主導的西氣東輸二線、港珠澳大橋等重大工程,繼續惠及港人。值得一提的是,在國務院分管衛生工作期間,李克強與世衛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亦有良好合作。

    惠港「36條」

    去年8月17日,國家「十二五」規劃與兩地經貿金融合作發展論壇如期舉行。李克強出席論壇並發表主題演講,並宣布了一系列中央政府支持香港進一步發展、深化內地與香港合作的新政策,這就是著名的「36條」。他指出,保持國家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事關國家與香港的根本利益,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此訪,李克強先後參觀了本港公營房屋設施,探訪了兩戶公屋及私人屋苑住戶,並到一個社會服務中心參觀,近距離了解香港各階層民眾的真實生活。所到之處,李克強副總理均和當地民眾進行了交流互動,民眾對他的親民態度印象深刻。其間,李克強來到茶果嶺一個公務員家庭。正在上中學的郭律翹為李副總理彈奏了最喜愛的鋼琴曲。她形容李副總理很親切:「他沒什麼架子,笑容很燦爛。我們交流很好。」和他有過交談的長者則說,「他好友善,笑容很好。他的友善讓我印象深刻。」事實上,國家領導人在香港市民心中評分一直處於高位,親民、務實的形象作風深入人心。市民對李克強訪港反應同樣如此。

    李克強簡歷

    漢族,1955年7月生,安徽定遠人,1976年5月加入中共,1974年3月參加工作。經濟學博士。1974至1976年 安徽省鳳陽縣大廟公社東陵大隊知青1976至1978年 安徽省鳳陽縣大廟公社大廟大隊黨支部書記1978至1982年 北京大學法律系學習,校學生會負責人1982至1983年 北京大學團委書記1983至1985年 共青團中央學校部部長兼全國學聯秘書長,共青團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1985至1993年 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兼全國青聯副主席(其間:1991年9月至11月中央黨校學習)1993至1998年 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兼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院長(1988─1994年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專業在職研究生學習,獲經濟學碩士、博士學位)1998至1999年 河南省委副書記、代省長1999至2002年 河南省委副書記、省長2002至2003年 河南省委書記、省長2003至2004年 河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2004至2005年 遼寧省委書記2005至2007年 遼寧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2007年 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2008至今 國務院副總理2012年11月15日 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

    李克強(後排右一)在北大法律系求學。2011年8月16日,李克強探訪本港公屋,看望九龍觀塘平田?楊修舉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