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名稱:專題新聞
標題:   王岐山解困高手 救火隊長
來源:   香港商報
發佈日期:   2012-11-16
作者:  
版面名稱:   W7
全文:  

    今年64歲的王岐山頗具個人魅力。有學者評價他「沒有架子,講話幽默,懂經濟」;也許是因多次「臨危受命」緣故,甚至有人稱他為「救火隊長」。

    人生轉折

    王岐山是山西天鎮人。1969年1月,他來到了陝西延安當一名普通知青。上世紀70年代,他大多時間都在陝西省博物館工作,其間還考取了西北大學歷史系歷史專業。1979年,中國開啟了改革開放的進程,王岐山也迎來了人生轉捩點。這一年,王岐山來到北京,成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歷史研究所實習研究員。1982年,他進入中央書記處農村政策研究室、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1988年,他出任中國農村信託投資公司總經理,投身金融界。1989至1997年,他先後出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中國建設銀行行長等職,擔綱中國人民建設銀行向商業銀行的轉型工作;他還參與了中國首家擁有外資背景的投資銀行──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的創建。

    為政粵瓊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來臨後,王岐山被中央政府派到當時銀行不良貸款率較高的廣東當副省長,主管金融事務。當時,廣東面臨一個棘手難題:廣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嚴重資不抵債,拖欠外國債權人的債務達數十億美元。無奈之下,1999年1月10日,廣信向法院申請破產。最終,廣信破產案順利執行,清盤結果各方也都能夠接受。而這次處理的結果則被評價為有理、有力、有節。2002年,王岐山在海南省第一次以省委書記的身份發表講話時,按慣例,省委書記和省長要分別做報告,所有的講話都要印發文件。但王岐山說:「汪嘯風省長受我的委託,代表省委常委做一個統一的報告,我就不講了,免得內容重複。」據一些工作人員講,王岐山開的會一般比較短。他說,不希望開太多的會,但是他也明白,不開會是不可能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希望把會開得越短越好。

    臨危受命

    2003年春,由於沙士疫情肆虐帶來公共危機,導致了一場突如其來的人事變動。王岐山再次臨危受命,從海南調任北京市代市長。疫情過後,王岐山開始面臨又一個更艱巨任務:幫助北京籌辦2008年夏季奧運會。有過多個地方執政經驗的王岐山曾說,做北京市市長的最大不同就在於:北京時刻處於全國和世界的目光之下。他坦言:「我們的市政府就是全世界面臨問題最多的市政府,我自然就是那個世界上面臨問題最多的市長。」「要善於在不斷總結中變得聰明起來。」是王岐山的名言之一。「魔鬼總在細節中」也是王岐山最愛說的一句話,他也一直在身體力行地實踐對細節的關注。面對北京日益擁堵的交通,王岐山曾深入考察了韓國和香港特區的公共交通,並提出了北京解決交通問題的三大招:降低公交票價、提高公車利用效率、公交公司上市。此後,北京市大幅度降低公共交通票價,有媒體稱之為「廉價交通回歸公益」。2004年春節,王岐山利用短信平台向北京市市民拜年,並提醒大家注意煙花燃放的安全問題,希望大家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這是北京市歷史上第一次利用這種方式向全體民眾傳達政府的聲音。而今,這已成為當地的一個傳統。

    關切三農

    王岐山的確擅長「救火」,其實他對「三農」的關注同樣非常突出。有人說,他對「三農」問題最看重。上世紀80年代,王岐山師從中國農村問題泰斗級人物杜潤生,全面深入研究中國農村經濟改革問題。在此期間,王曾直接參與了上世紀80年代連續數個有關中國農村問題的中央一號文件的起草。王岐山曾評價中國農民是「相信故事甚於相信邏輯」。他指,中國農民最實在,事實對他們才最有說服力。「他曾經插過隊,又對農村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很了解農民。」有關「三農」專家稱。2005年春,時任北京市市長的王岐山召開了一次農村工作會議。會上,他說,「沒有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北京市整體的現代化。」隨後,他給大家布置一個任務,所有委辦局一把手都要帶隊下去調研「三農」問題。「從那以後,市府的各委辦局開始更多把關注的目光投向了農村,這已經成為了一個傳統。」「救火隊長」、「解困高手」、「軍令如山市長」……綽號頗多的王岐山,2007年底辭去北京市市長職務。走在路上2008年3月17日下午,王岐山在全國兩會上當選國務院副總理。最近幾年,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已舉辦多次,作為副總理的王岐山每次都是以「胡錦濤主席特別代表」的身份與美國總統特別代表舉行會談。去年9月,王岐山訪問英國。期間,他曾在牛津大學與來自英國各個大學的多位經濟金融領域的華人學者交談。王岐山在發言時談到,鄧小平說中國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的努力,才能真正趕上西方。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才成立62年,經濟真正大發展才33年。62年等於康熙統治中國的時間,康熙不能徹底改變中國。我們可以一下子成為世界最好的國家嗎?難。簡單說,我們的路還很漫長。但是,我們正走在路上。

    香港取經成美談

    2006年11月13日,時任北京市長的王岐山率團來港出席第十屆京港合作洽談會。他特意提前兩天抵港,為的竟是參觀考察香港交通。王岐山觀後感很簡單:「我們要實實在在學習香港先進有效的交通管理運作經驗。」當日下午3時許,王岐山與北京市政府近十名官員,在香港時任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陪同下參觀運輸署緊急事故交通協調中心、地鐵香港站和青衣站,了解香港鐵路系統運作。早在上世紀80年代,王岐山來港時就搭乘過地鐵。「我發現香港比20年前又進了一大步。」他嘖嘖稱讚,這令香港地鐵公司行政總裁周松崗笑逐顏開。「大河有水小河滿」「現在,有記者把我們首都寫成『首堵』。」在香港會展中心京港合作洽談會現場,王岐山對到場媒體說,北京擬用「三招」解決交通問題:降低公交票價、提高公交車利用效率、公交公司上市。離開香港前,王岐山更介紹解決北京交通十六字方針:「公交主導、線路調整、體系改革、管理加強」。出任國務院副總理以後,王岐山依然十分關心香港發展。每年,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都要率領銀行公會代表團訪京,而王岐山都會安排親切接見。2009年11月,他盛讚香港成功地抗擊了金融海嘯。王岐山以「大河有水小河滿」比喻香港與內地聯繫日益緊密,表示「看好中國發展前景,首先要登陸香港」。2010年11月,王岐山在中南海會見陳德霖等人時,充分肯定內地與香港金融合作取得的成績,並說「內地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為香港創造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內地要借鑒香港金融業發展經驗,加快組織制度創新」。去年11月,再見陳德霖,王岐山表示,內地和香港要按照「十二五」規劃要求發揮好各自優勢,進一步加強經貿、金融和旅遊合作,不斷鞏固和提升香港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

    王岐山簡歷

    漢族,1948年7月生,山西天鎮人,1983年2月加入中共,1969年1月參加工作。大學學歷。高級經濟師。1969至1971年 陝西省延安縣馮莊公社知青1971至1973年 陝西省博物館工作1973至1976年 西北大學歷史系歷史專業學習1976至1979年 陝西省博物館工作1979至1982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歷史研究所實習研究員1982至1986年 中央書記處農村政策研究室、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處長、副局級研究員、聯絡室副主任1986至1988年 中央書記處農村政策研究室正局級研究員、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聯絡室主任兼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辦公室主任、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發展研究所代所長、所長1988至1989年 中國農村信託投資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1989至1993年 中國人民建設銀行副行長、黨組成員1993至1994年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黨組成員1995至1996年 中國人民建設銀行行長、黨組書記1996至1997年 中國建設銀行行長、黨組書記1997至1998年 廣東省委常委1998至2000年 廣東省委常委、副省長2000至2002年 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主任、黨組書記2002至2003年 海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2003至2004年 北京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北京奧運會組委會執行主席、黨組副書記2004至2007年 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北京奧運會組委會執行主席、黨組副書記2007至2008年 中央政治局委員2008至2012年 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2012年11月 當選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