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欄目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新聞聚焦
 
海島風光 與心靈共鳴
2012年 11月 29日 00:00    中國窗
 

    海島風光 與心靈共鳴

    上川島:自然與歷史的對話

    

    由廣東省旅游局主辦,香港商報承辦的「2012品鑒嶺南--中國著名作家廣東行」作家團昨日抵達台州市上川島與下川島采風,感受最美的濱海風光。

    旅途心繫「釣魚島」

    一大早,作家們就從台山的山咀港碼頭登船開赴上川島。或許因為目的地是一座島嶼,使得河北作協主席、著名作家紅孩聯想到了令中日兩國頻繁發生外交冲突的釣魚島,一路上,他和同行們熱烈地聊起了釣魚島的話題,戰爭、航母、殲15等字眼在他們談話中出現的頻率極高。

    記者發現,即使身在旅途、忙得馬不停蹄,參加「品鑒嶺南」活動的作家們還是通過網絡保持著對新聞、熱點事件的關注。他們,是每時每刻都在觀察、思考與記錄的一群人。

    讓靈魂駐足

    飛艇很快就抵達了上川島。和引起兩國激烈爭端的釣魚島不同的是,上川島是一個平靜祥和的海島。作家一行最先走訪的是方濟閣紀念園。這座白色的古典歐式教堂,掩映在花碗坪海灣濃密的翠林之中,是為紀念被天主教譽為「最英雄的先鋒戰士和最偉大的傳教士」方濟各沙勿略而建。當地旅游局的負責人介紹說,耶穌會在公元1540年創立。12年后,耶穌會士聖方濟各沙勿略神父抵達上川島。本擬等候載他前往廣州的船隻,但不幸在1552年12月2日病逝於上川島。由於聖方濟各沙勿略神父是耶穌會抵達中國的先驅者,耶穌會的神父步其后塵紛紛來中國傳教。1639年(明崇禎十二年),澳門教會在該島立有一塊中葡文字的石碑,并建有小教堂紀念沙勿略。1920年,由澳門教會發起,東南亞教會集資在該島建起一座150多平方米的西班牙風格的教堂,耶穌教會信徒視沙勿略墓為聖地,不斷來此朝聖。1937年,日本軍隊占據該島,教堂及墳地被毀。20世紀80年代初重建。而聖方濟各。沙勿略神父的遺體已分別移去印度果阿,其一手臂骨安置羅馬,另一安置在澳門路環聖方濟各教堂以供教徒,游客憑吊。前任香港特首曾蔭權曾兩度來到此教堂做做彌撒。

    教堂的典雅肅穆,令山西省作協副主席、魯迅文學獎獲得者葛水平女士心生感慨。她告訴本報記者:「在這樣一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地方,有令人敬奉的人和神安在,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不論島上的居民,還是我這樣的遠方來客,都能在此尋得片刻的寧靜,讓靈魂駐足。這和飽食人間烟火的寺廟宗祠很不一樣,我們在這里聽到的,是自然和歷史的對話。」

    「花碗坪」拾珍

    從教堂一路向海邊漫步,作家們看到了一個「奇怪」的海灘,每走幾步就會見到有一些青花瓷碎片,這就是當地人稱為「花碗坪」的海灘。當地居民告訴作家們,花碗坪遺蹟的青花瓷器碎片,是在明朝正德九年至明嘉靖三十六年之間的景德鎮的民窯產品。明朝時,葡萄牙商隊到達上川島,在此立下一個「發現碑」,并且在此走私貿易,上川島成了葡萄牙人走私貿易的一個據點,成了海上的絲綢之路。而花碗坪遺蹟的青花瓷碎片,即是中葡走私貿易的遺留物。

    中國作協名譽副主席、著名作家和文化使者蔣子龍從沙灘上拾起一片青花瓷碎片,置於掌心中凝視良久片刻,又輕輕地將之放回沙灘上。不知道在那一刻,他的內心是否觸摸到了歷史的留痕?

    走訪獼猴的國度

    除了充滿歷史的魅力外,上川島還是一個擁有優美自然風光的海島。抬眼望去,滿目皆是層層疊疊的田園風光,讓人的心情頓時舒爽輕松起來。在海島北端的一片森林里,作家一行「撞見」了島上的「原住民」--一群獼猴。許是平日里時常遇到游客,猴群并不怕生人,紛紛主動上前討要食物。大家趕緊拿出隨身攜帶的零食「派發」給猴群,結果引來了更多的猴子。有的猴子因為搶不到食物,竟然牢牢地抱緊作家們的腿,擺出一副「留下買路錢」的姿態,引得眾人哈哈大笑。

 
(來源: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