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欄目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專題報道
 
深圳邁向質量時代
2012年 12月 01日 00:00    中國窗
 

    三次華麗轉身城市巨變    

    深圳邁向質量時代

    

    【香港商報訊】記者童越報道:前不久深圳創新科技大會上,科技部高官表示支持深圳申報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這意味著作為首個國家創新試點城市的深圳,將再上新台階。而這只是深圳以創新引領產業轉型升級,提高城市質量的一個新起點。在邁向質量時代的征程中,只用了短短5年的時間,深圳就累計淘汰了逾十萬低端企業,六大新興產業已成為深圳經濟增速最快,決定未來經濟質量的制高點。在一次次華麗轉身中,深圳正在醞釀質的突破。

    

    自主創新引領轉型升級

    從引進「三來一補」加工制造業起步,到發展以電子信息產業為龍頭的高新技術產業,再到打造四大支柱產業,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深圳持續推動著產業發展和轉型升級。但過往任何時候,都沒有像現在這樣對自主創新如此的依賴,自主創新在深圳經濟生活中已起到決定性作用。深圳六大新興產業今年上半年能以超出GDP 2.5倍的速度高速增長,憑的就是自主創新。之所以在出口下滑的情况下,還能保持GDP 9%的增長,靠的還是自主創新。

    創新載體九成在企業

    并非每一個城市都能將自主創新駕馭得如此得心應手,回顧已經舉辦的14屆中國高交會,深圳無疑是從中獲益最多的城市,在科技與金融雙驅動之下,這個并沒有太多高校的城市,創新卻始終走在中國的最前列。目前,深圳已經擁有新建國家、省、市級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各類創新載體514家,其中國家級44家。近3年,新增各類創新載體300餘家,相當於之前28年存量總和的近兩倍。不同於其它城市,這些創新的載體九成以上存在於企業,就是深圳技術轉移明顯快於內地的其它城市的秘籍。

    海歸創業首選之地

    為何會有那麼多新興企業如雨后春筍般迅速崛起?這里不談中興、華為這樣包攬內地專利前三強的大戶,單看2008年金融危機后新成立的企業,中科院深圳研究院籌建3年就躍居廣東科研院所專利申請首位。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建院僅4年,基因測序及基因組分析能力已位居全球第一。光啟研究院成立兩年,申請專利1700多件,占全球超材料專利的80%。

    目前,深圳已經組建了基因、雲計算、移動互聯網、超材料和新材料等一批「產學研資」聯盟。深圳這座城市的發展現在更多的是憑靠智力,而這里也成為海歸回國創業的首選之地。深圳光啟研究院的創始人劉若鵬,即是其中的佼佼者。

    或成最大自主創新示範區

    新近深圳市又通過《關於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決定》和11個配套政策文件(俗稱「1+10」),為自主創新注入新的活力。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深圳高官說,由於是以整個特區來進行申報,一旦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獲批,它將超越現在已獲批的北京中關村、上海張江、武漢光谷,深圳將成為內地面積最大的自主創新示範區,其所釋放的能量,將比深圳成為首個國家創新城市還要大。

    多方發力鑄創新之城

    深圳如磁場一般吸引著全球各地的創新人才和創業資本的同時,其內源培養人才的短板也在明顯改善之中,新成立的南方科技大學明年招生名額將達到400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區明年也要首次招生。繼港科大、港中大在深圳設立研究院之后,香港理工大學等香港高校也在加入這一陣營。入駐深圳大學城的內地名校也是與日俱增。同時每年來深圳的大學生也超過了2萬人。在深圳居民結構中,大專學歷以上已達到半數以上,人才結構正在影響并改變著深圳。

    政府超前支持拉動投資

    深圳在政府方面,當初在出台六大新興產業規劃時,是對每一個產業提供每年5億元的財政支持。但據記者從深圳經信委最新了解到的情况,為扶持生物、互聯網、新材料、新能源、文化創意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六大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深圳設立了規模達180億元的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截至今年10月,先后組織實施了9批戰略新興產業專項資金扶持計劃,共扶持項目3119個,扶持資金約53.7億元,其中產業化項目458個,總投資約314.3億元。

    正是這種大幅超前扶持,拉動了社會投資,新興產業2011年超GDP增速2倍以上,上升到今年前三季的2.5倍,占GDP比重達到近25%,互聯網產業同比增長六成以上。

    新興高端產業蓬勃發展

    在新興產業蓬勃發展之際,傳統產業的改造也是有聲有色。蛇口網谷、華僑城創意城、南山雲谷等一個個耳熟能詳的新經濟聚合區,誰能想到他們都是由當年「三來一補」舊廠房改造而成。舊工業區改造升級不僅提升深圳產業的空間承載能力,更提高了深圳產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在傳統產業領域,深圳的服裝、珠寶等勞動密集型產業正變身時尚產業、創意產業。擁有YINER音兒、詩篇、歌中歌等五大品牌的深圳影兒時尚集團,成為服裝產業中率先轉型升級的標杆,銷售年增幅超30%。以深圳珠寶產業基地為核心的深圳珠寶整體發力,不僅造就產業轉型升級一支全新的力量,更成為深圳外貿出口的主力產品。據深圳海關統計,今年前8個月,深圳貴金屬或包貴金屬的首飾出口116.6億美元,激增2.3倍,躍升至第3大品種。

    這是一個汰弱留強的過程,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深圳已累計注銷、吊銷、清理低端企業10餘萬家,為新興產業和高端產業發展騰出寶貴的空間。深圳正在籌建的20多個新興產業基地,不少將是從這些已離去或消失的企業土地上,拔地而起。

    「深圳質量」明顯提升

    在這些改變之中,深圳GDP含金量正變得更高。深圳經信委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雖然深圳的勞動密集型行業下滑幅度較大,但計算機通訊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等主體核心產業比重提高,說明深圳產業轉型升級加快,主導產業具有較強的發展和競爭優勢,「深圳質量」明顯提升。

    從效益向質量跨越

    深圳市委書記王榮書記在今年深圳轉型升級大會上曾說過,過去30多年來,深圳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本身就是一個產業不斷轉型升級的過程。

    淡化GDP 邁向國際先進城市

    在這個轉變過程中,深圳從一個小漁村,已躋身為內地一線城市,并正在向國際先進城市邁進。在這個過程中,深圳至少經歷了三次華麗轉身。

    第一次,靠著改革開放先行政策發展起來的深圳,1995年實施「二次創業」,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其標誌性的事件是「中國科技第一展」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在深圳舉辦。由此深圳進入告別依賴「特殊政策」的新時代。從引進「三來一補」加工制造業起步,進入到發展以電子信息產業為龍頭的高新技術產業新時代。

    接下來,深圳的「自我革命」誕生在「四個難以為繼」討論聲中,2005年,深圳提出從「速度深圳」向「效益深圳」的升級轉型,深圳由此成為內地最早提出淡化GDP排名、更加看重發展的效益指標的城市。在這個過程中,深圳打造出金融業、物流業、文化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等四大支柱產業,正是憑著這四大支柱產業的共同發力,2011年深圳首次進入萬億俱樂部。

    最近一次的轉身,發生在2011年,也就是深圳特區的第31個年頭。當年深圳「兩會」上,許勤市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共有19處提到「深圳質量」。由此揭開深圳以質取勝,實現有質量的穩定增長、可持續的全面發展新時代。在2011年深圳轉型升級大會上,許勤市長發出「打好產業轉型升級這場硬仗」的動員。今年轉型升級大會上,深圳又再次加碼,專門出台了產業轉型升級的配套政策,每年將安排財政資金7億元,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未來5年,深圳各區將建設不低於20萬平方米的優質中小企業總部集聚區,重點支持戰略新興產業和上市公司的總部及研發機構入駐。

    前海將引領現代服務業

    實際上這一輪提升質量,已在產業升級中率先打響,深圳領先於內地,形成了生物、互聯網、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創意、信息資訊等六大戰略新興產業的規劃和政策體系,從而完成了新一輪產業轉型升級和現代產業體系的規劃布局。正是由於動手早,深圳現在增速最快的也正是這些新興產業。

    那麼,未來「深圳質量」新標杆是什麼?這一點在許勤市長報告中有提及。讓我們把目光稍微向前延伸,在深圳成立30週年之際,2010年8月國務院批准了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的總體發展規劃,今年6月前海先行先試政策獲國務院批准,正是因為前海上升為國家新戰略,所以它無疑是「深圳質量」的新標杆,目前的前海還在完成最后的填海,但整個施工都是以國際最先進的理念和目前深圳基建中最高的標準建設。作為中國「十二五」規劃重點發展區域和粵港現代服務業重要合作載體,前海將引領著深圳現代服務業的未來。

    GDP會更綠

    在轉型升級過程中,深圳已率先突破「四個難以為繼」,僅2011年,萬元GDP的建設用地下降11.9%,萬元GDP能耗和萬元GDP水耗分別下降了4.85%和16.3%,能耗下降了0.47的標準,水耗下降到17立方米,繼續處於內地領先水平。但是,相比較於香港、新加坡等亞洲一流城市,深圳能耗水平還相差兩倍以上,因此,深圳還有相當大的追趕空間。深圳在規劃中提出,到2015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35%,現代服務業在第三產業中比重達到60%以上,自主知識產權高新技術產品產值比重達到70%以上。而隨著這些結構調整的完成,深圳將在內地扮演引領綠色GDP角色,也有理由相信,屆時深圳天更藍,水更碧,在深圳生活會更有質量。這里不僅是夢想之城、創業之城,更是宜居之城、樂業之城。

    深圳的三次華麗轉身

    時間成就1995年「二次創業」:進入到發展以電子信息產業為龍頭的高新技術產業新時代2005年「自我革命」:2011年深圳首次進入萬億俱樂部2011年「深圳質量」:完成了新一輪產業轉型升級和現代產業體系的規劃布局

 
(來源: 深圳新闻网) 編輯: 庄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