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欄目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專題報道
 
香港經濟 如何走下去
2012年 12月 19日 08:43    中國窗
 

香港經濟 如何走下去
在「細小」與「開放」之間覓出路

「細小而開放的經濟體」是香港繁榮的緣由,但亦是一道「魔咒」。在面對世界經濟重心東移以及內地資本開放的未來,因資本流動導致的經濟波動,相信在作為自由港以及中國對外窗口的香港將會更頻繁發生。那麼,面對未來,我們如何減輕「細小而開放的經濟體」的不利影響,令外圍經濟「為我所用」呢?且看經濟專家一一分解。           香港商報記者 陳正偉

正是「細小而開放」的經濟特徵,令香港跟隨外圍經濟一榮俱榮,一衰俱衰。既然如此,我們應當在「細小」和「開放」上適時轉變。「細小」迫使香港需要繼續拓展經濟腹地,提升經濟容量;「開放」則需要香港在扮演內地經濟角色之時,實現從「引進來」到「走出去」的轉變,同時,積極拓展新興市場。
拓寬腹地 保持優勢
「香港的營商和生活成本高昂,削弱香港的競爭力,長遠窒礙香港的發展。」利豐研究中心董事總經理張家敏接受本報專訪時說,如何加強與內地、特別是廣東珠三角合作,尋求更廣闊的市場腹地和空間,是香港保持長遠競爭力的要點。
對此,澳新銀行高級經濟師楊宇霆認為,粵港融合勢在必行。他說,近年兩地之間的經濟交流及合作頻繁,實則是在拓寬及深化本港經濟腹地。不過,他指出,現在的問題是,香港如何在融合中保持獨特的優勢,特別是在法制、人才、服務經驗等。
的確,無論是當年「引進來」還是如今「走出去」,所謂香港的獨特優勢,一概而論就是「國際化」。然而,香港近年變得愈來愈內向,是眼前的隱憂之一。張家敏說,「不少商界人士反映,香港國際化程度正在下降。過去,香港一直是東亞區內的華僑中心,與區內各國的關係非常密切。不過,近年香港逐漸把發展焦點轉向內地,與東南亞區域的關係日漸疏離,其華僑中心地位亦由新加坡取而代之。」
「此外,目前社會關心的議題,大多側重香港本地事宜,忽略區域和世界的視野,這不利於香港的可持續發展。」張家敏認為,香港應一方面重視參與內地經濟發展,同時亦需積極參與區域經濟合作,保持國際化優勢。
外圍經濟疲弱之時,經濟更需內部增長。近兩年,消費成為拉動本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不過,今年以來形勢開始發生變化,投資活動比重有所增加。據政府公布最新數據顯示,本港第三季經濟增長1.3%,期內投資開支增長由第二季的5.7%升至8.7%。
改善結構 改進制度
針對最新經濟數據,浸會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巫伯雄對本報說,因政府推出的十大基建項目全速進行,投資拉動了經濟增長。不過,巫氏看得更遠,他擔憂十大基建項目下馬之後,本港經濟出現斷層。他認為,政府當務之急,應當制訂長遠的經濟政策,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發展高附加值的產業。
有一種聲音說,香港經濟已現「停滯」。當然,這不是說香港的GDP——因為經濟依舊是增長的——而是指香港經濟結構出現了某種僵化。
其中典型的反映就是,經濟從偏向金融業轉變為依賴金融業,這令香港經濟受外圍經濟的影響越發頻繁與嚴重,而內在經濟的自我調解能力缺失。
內在經濟增長需要香港進一步增值服務業以及促進產業多元化。巫伯雄認為,在促進產業多元化之時,政府應當在稅制上做出改革以吸引外資以及扶持企業。安永最新報告指,距離港府上一次全面檢討稅收制度已是36年前;隨□經濟環境變化,特別是內地與香港經濟融合程度加深,有必要重新檢討稅收制度。

 

 

本港金融關鍵
在體量與創新
——訪澳新銀行高級經濟師楊宇霆

談到香港經濟,繞不開金融,而展望香港金融發展則繞不開「人民幣國際化」。隨□內地資本項目開放,人民幣自由流通,香港將配合內地成為離岸人民幣中心。如何提升本港資本市場體量是市場關注的焦點,而人民幣產品的發展創新是香港發展離岸人民幣中心的關鍵。未來,本港金融體系能否承受大量資金流動並配合金融發展值得關注。
澳新銀行高級分析師楊宇霆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香港對於銀行、證券行業的監管一直做得不錯。而作為亞洲區國際金融中心,香港資金一直就是自由進出的,即便內地開放資本帳目,香港金融體系都有經驗去處理資金流動帶來的影響,這是香港金融成功的基石。
金融基建積極升級應對
楊宇霆指,人民幣產品需要金融創新,而金融創新對於金融市場發展有促進作用。雖然本地投資者在經歷過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及2008年金融海嘯,風險意識有所增強,但由於結構性產品對於一般投資者而言,信息不透明,因此,監管部門要時刻了解市場發展,做好協調工作,解決市場信息不對稱問題。
人民幣國際化毫無疑問是香港金融未來得以繼續繁榮的重要機遇,香港無論金融還是基建都需積極升級應對。楊表示,在現階段內地資本市場未完全開放之時,香港應積極配合內地金融發展,並保持自身優勢。
人民幣產品今年在香港有顯著發展,但人民幣資金池表現平平。截至9月底,本港人民幣存款5457億元,略低於8月的5522億元。「我覺得,目前香港人民幣發展情況,已從『量化』轉為『深化』發展。」楊宇霆說,人民幣存款增速放緩不阻止人民幣在香港的發展勢頭。
今年市場不斷有新的人民幣產品推出,如今香港擁有較為完善的人民幣流通機制,從清算再到投資產品。他表示,香港人民幣資金量受到內地貿易增速放緩的影響,隨□內地經濟改善,相信本港人民幣存款會改善。
配合內地金改擴充市場
本港亦有聲音擔心,未來內地資本市場徹底開放後,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將被削弱。對此,楊宇霆認為,香港和上海分工不同,而兩地都有各自比較優勢。他說,作為內地重要城市,上海在市場和體制上直接與內地經濟體融合,這方面優勢香港確實無法比擬。但香港作為國際城市,外向型經濟結構以及普通法系制度環境,則是上海目前無法比擬的。
楊氏認為,香港需要側重的是,作為中國的一部分,如何把握制度獨特優勢,在目前內地資本市場未開發時期內,把握政策先機,配合內地金改,積極擴充和佔領市場。
實際上,香港毋須擔心上海競爭。一國貨幣國際化需在岸和離岸市場之間相輔相成。境外流通的貨幣終究需要回流到在岸市場進行投資,人民幣國際化亦是如此。香港和上海,一個作為離岸人民幣市場,一個作為在岸人民幣市場,之間應良好互動,令人民幣形成「活水」,把「餅」做大。      香港商報記者 陳正偉

 

 

香港應成內地經濟轉型支點

回歸以來,香港把握住內地經濟發展機遇,經濟得以繼續發展。毫無疑問,內地經濟發展支撐起香港繁榮,但需明白的一點是:香港不能單純依附內地而坐享其成。在內地經濟結構轉型之際,香港應通過自身優勢,帶動內地經濟轉型,並成為內地經濟戰略的重要支點。
認清優勢應對新挑戰
如何幫助內地經濟轉型,幫助內企「走出去」,這是香港對於國家經濟戰略的重要作用,亦是香港未來得以發展而不可錯過的機遇。香港服務業北移,港企迎來新機遇,這就是現實。但在認清優勢的同時,香港不應故步自封,不能忽略眼前挑戰和隱憂。香港經濟高度依賴服務業,金融、貿易和物流,創造了本港50%的本地生產總值和30%的就業職位。如今,「這些支柱產業正面臨日益激烈的競爭。」利豐研究中心董事總經理張家敏說。
張氏舉例稱,2010年國務院批准《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就擬定上海三大戰略地位,包括亞太地區重要的國際門戶、全球重要的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中心等。此外,新加坡正積極加強其東南亞金融中心地位。張又指,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協議》的落實深化、《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敲定以及珠三角港口群的形成,香港傳統的作為中國的經貿橋樑和中介角色將受到考驗,貿易、金融和航運物流等支柱產業及其所帶動的就業職位亦將受到挑戰。
面對環球經濟環境變化以及單一經濟結構,對服務業進行升級成為香港保持固有優勢勢在必行的一步。張家敏稱,香港可以發揮供應鏈管理的功能,成為內企「走出去」總部中心、供應鏈管理中心以及利用法律優勢發展知識產權交易中心等。
大力培育新增長產業
長遠而言,在提升鞏固優勢產業的同時,張家敏強調,香港需要培育新的經濟增長產業。他說,希望政府能夠借助提出「六大優勢產業」的契機繼續探尋香港中長期經濟機遇。
而在開拓服務業市場方面,他認為,面對未來調整和全球經濟格局變化,特別是當區域與區域之間的經濟合作和競爭成為世界潮流,香港需要檢視區域經濟合作的取態和定位,主動參與區內經濟體以及探討加強與區外國家進行雙邊或多邊域經濟合作的可行性,強化香港在國際經貿實務中的參與,強化香港作為國際都市的影響力。

 

 

支持新產業可改變思路

為維持經濟增長和金融體系穩健,港府近年亦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強融資擔保計劃,提供1000億元信貸保證承擔額,以協助中小型企業獲取銀行信貸。而為促進經濟多元化及中長期發展,港府還□力發展「六大優勢產業」。
早在2009年,港府就接納了經濟機遇委員會建議,發展香港具有明顯優勢的六項產業。根據最新調查數據顯示,六大優勢產業2010年增加價值同比增長15.6%,佔本地生產總值8.4%。因政府不斷提供土地供應及資金扶持,社會對於六大優勢產業期望較大。
亦有分析認為,政府與其提供產業扶持政策,倒不如對中小企業貸款繼續加大力度。業界亦認為,政府可在稅收制度上改革,扶持中小企業。憑藉本港中小企業靈活、適應力強的特點,相信中小企業若資金獲得鬆綁,將有助於其尋求自我尋找、自我升級的道路。
安永香港及澳門稅務主管合夥人何淑芬(右圖)表示,距離上次檢討稅收制度已是36年前,在這30多年間,經濟形勢和發展模式已有很大變化。她說,本港稅率看似僅有16.5%,但對在內地的港商而言,情況並不如此。
她舉例說,越來越多港商在內地設廠,但在內地購置的生產機器無法享受稅收優惠,這令港商承擔的稅率可達30%至50%的水平。她還說,本港在吸引外資上的稅務缺乏支持。例如本港總部經濟方面的稅務優惠支持甚至沒有,已經落後於其他地區如內地、新加坡等。

 


香港本地生產總值
與一年前同期比較的
實質增減率
10年平均增長
(2002-2011)
經季節性調整與對上季度
比較的實質增減率
* 2012年第3季為初步數字
資料來源均為:政府統計處

 


本港六大優勢產業經濟貢獻

序號 產業名稱 2009年 2010年 同比
  (百萬元) (百萬元) 升幅
1 文化及創意產業 63266 77683 22.8%
  (4.1%) (4.6%)
2 醫療產業 24156 26040 7.8%
  (1.6%) (1.5%)
3 教育產業 16517 17542 6.2%
  (1.1%) (1.0%)
4 創新科技產業 10733 11783 9.8%
  (0.7%) (0.7%)
5 檢測及認證產業 5081 5157 1.5%
  (0.3%) (0.3%)
6 環保產業 4697 5603 19.3%
  (0.3%) (0.3%)
六大優勢產業合計 124450 143808 15.6%
  (8%) (8.4%)
本地生產總值 1550851 1702966 9.8%
注:
1、括號內數字表示佔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率;
2、上述本地生產總值計算方法是以總增加值計算的名義本地生產總值,與以當時市價計算的本地生產總值有不同。

 

 

 

巫伯雄認為,政府當務之急,應當制訂長遠的經濟政策,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發展高附加值的產業。
楊宇霆表示,人民幣產品需要金融創新,而金融創新對於金融市場發展有促進作用。
張家敏希望政府能夠借助提出「六大優勢產業」的契機繼續探尋香港中長期經濟機遇。

 
(來源: 深圳新闻网) 編輯: 庄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