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欄目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專題報道
 
融合內地趨向 拓獨特人幣產品 保港地位
2012年 12月 19日 08:49    中國窗
 

 

雖然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迅速,但面對各地區擬發展為人民幣離岸中心,香港如何突圍?專家認為,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香港可比喻為人民幣「批發」中心,具領先地位,但亦不能自滿,要不斷警惕後有追兵,認為香港要和內地經濟融合,開發具有獨特性的人民幣產品,以保持優勢。
香港商報記者 林德芬

自中央確立香港為人民幣離岸中心,香港一直處於領先地位,但近年多個地區均積極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有意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繼倫敦之後,連巴黎亦表示積極尋求成為人民幣離岸市場。面對各地區的競爭,香港如何走在最前?
中信銀行國際高級副總裁兼中國業務首席經濟師廖群接受本報訪問時指,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最終肯定會有多一個人民幣離岸中心,但有主次之分。
港人幣業務屬批發概念
他說:「現在有很多地區如倫敦、新加坡等計劃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但我相信離岸中心不止是一個的,但會有主次之分,我想香港是人民幣的主要離岸中心,這個地位應該不會變的。不論新加坡、倫敦、紐約,從各方面來看,這些地區的人民幣業務均無法與香港相比。」
廖群指出,某程度上,可以用「批發」與「零售」來比喻各地區的人民幣業務。如新加坡是東南亞的金融中心,會成為人民幣業務的東南亞中心;倫敦則可能是歐洲的人民幣離岸中心,但他們都是區中心。人民幣「批發」時,均從上海和香港出來。某程度來講,上海、香港的人民幣業務屬於「批發」的概念,意味□全球的人民幣業務均須經過香港或上海來進行交易。
面對各地區的競爭,有分析指,香港在人民幣業務確有一定優勢,但亦不能自滿,不斷警惕後有追兵,本港金融機構須做好營銷工作,從而吸引更多海外投資者。資深銀行家黃遠輝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由於在本港借了的人民幣不允許回流內地,只可以海外使用,是目前限制下的一種窒礙。即使其他地區亦面對同樣的問題,或者其他地區面對的問題更難以解決。
不能自滿
警惕後有追兵
不過,黃遠輝提醒道,本港不應自滿。他說﹕「香港不應原地踏步,不要以為內地只給予香港做人民幣產品,要保持最高的警戒,本港金融機構必定要大力進行營銷。就算香港現時走先別人一步,亦不能自滿,不斷警惕是有人追緊上來,要將那個領前的優勢更加鞏固。」
他指出,本港需要在金融技術、金融基建及人才培訓等做好充足的準備,從而令本港在人民幣業務上,繼續跑在最前面,在其他地區亦想染指人民幣業務時,保持本港領先的優勢。
除了海外的挑戰外,來自上海的競爭亦不容忽視。根據國家發改委公布的《「十二五」時期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規劃》中,2015年將基本確立上海全球性人民幣產品中心的地位,意味□上海將承擔部分人民幣離岸中心的角色。
分析認為,到2020年內地應可容納兩個國際金融中心,而香港與上海在人民幣業務上可互相配合,但香港要保持優勢,先要和內地經濟融合,並發展獨特的人民幣產品。
廖群指出,2020年上海也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即上海也可做人民幣離岸和在岸業務,這對香港肯定存有競爭。到2020年以後,中國內地可能有兩個國際金融中心,一個是香港,一個是上海。但因內地經濟體系龐大,到2020年後,料超過美國,成為第一大經濟體,所以有兩個金融中心,是可以容納得到的。當然,誰大誰小,取決本身的競爭力。
港滬既有競爭又有分工
他又指,到2020年以後,兩個國際金融中心有一定程度的分工,也有競爭。 未來香港與上海在離岸人民幣業務上可互相配合,香港的經濟腹地為珠三角以及泛珠三角地區,上海的經濟腹地為長三角及北方地區。
「上海與香港各有優劣,香港的優勢是本身已國際化,為國際金融中心,如法治、經濟,成熟的金融市場和國際人才。但今後,香港也必須正視上海進步很快,跟它肯定有競爭,在競爭過程當中,香港肯定也要不斷進步,不能滿足於現狀。」他說。
廖群進一步指出,香港可從兩方面去改進,第一,和內地經濟要進一步融合。上海本身屬於內地的一部分,肯定和內地融合得很緊密,香港要做到如上海般,有一定困難。不過,為了和上海競爭,香港必須採取主動,更大規模地進入內地市場,擴大自己的經濟腹地,並和內地市場、人才等融合。
第二,香港要發揮國際化、現代化的優勢,香港必須學習新的東西,以令自己更現代化、更國際化。 尤其人民幣產品方面,香港要開發具有獨特性的人民幣產品,令投資者只來香港買產品,而不到上海去買。
黃遠輝亦指,本港與上海一直都存在競爭。其實,現時雙方已在競爭中,只是現時在岸及離岸人民幣業務分得很清晰,上海只能做在岸人民幣業務,香港則做離岸人民幣業務,字面分得很清楚,但兩者現已在競爭當中,可被視為良性的競爭。再且,內地經濟本身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即使香港和上海一起發展,也可以有適度的合作。
港購LME能增競爭力
學者同樣表示,香港與上海可互相合作。獨立經濟學者關焯照指出,全球有多個國際金融中心,一個地區不一定只有一個國際金融中心,而且國際金融中心亦有不同時間性,不同時區關係,自然會出現多個國際金融中心。同時,國際金融中心所從事的金融活動可以很廣泛,如美國紐約主要做股票買賣,芝加哥則主要做商品期貨。香港與上海正正可如紐約與芝加哥,各專所長,互相合作。
他又指,香港能夠成功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這將更增強香港的競爭力,令香港金融產品不會單一化,變得更多元化。同時,香港股票市場的集資能力高,這是內地難以挑戰。

 

 

待人幣國際化 港元可與掛蘷

面對人民幣持續升值,本港物價亦持續上漲,有指聯匯制度是導致本港出現輸入通脹的元兇,認為本港應與美元脫蘷,改與人民幣掛蘷。各經濟師、專家等均預期,人民幣最快可望在2020年自由兌換,料港元最終會與人民幣掛蘷。
隨□本港與內地貿易頻繁,不少人均探討港元應否與人民幣掛蘷,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於今年更曾發表研究報告,建議檢討本港實施近30年的聯匯制度,並提出可能的變化,包括擴闊港元與美元的兌換範圍,轉為浮動匯率,又或採取新加坡模式的「匯率走廊」,將港元與美元、人民幣或一籃子貨幣匯率掛蘷。
港與內地貿易金額已超美
資深銀行家黃遠輝認為,以今天本港經濟發展情況,最適當的是應與人民幣掛蘷,因本港與內地經濟融合程度這麼高。當初港元與美元掛蘷,也是因為本港以出口為主,並主要出口美國,今天若以同樣的道理,顯示本港與人民幣掛蘷是最適合,因本港與內地貿易已遠超與美國貿易額,但先決條件是人民幣必須自由兌換。
黃遠輝認為,即使人民幣能夠自由兌換,相信仍要等1、2年的試驗,市場才有信心,資金真的能夠自由進出內地後,港元才可考慮與人民幣掛蘷。
獨立經濟學者關焯照亦指,人民幣完全可兌換時,相信港元屆時會與人民幣掛蘷,但預期人民幣完全國際化,能夠自由兌換時,要等待10年以上,因目前內地經濟仍有結構性問題,銀行體系仍不穩健。當內地經濟轉變到以內需為主導,銀行體系穩健時,沒有資本帳管制下,人民幣才能真真正正邁向國際化。
2020年可望自由兌換
就人民幣自由兌換時間表,黃遠輝表示,在中線來看,5年、7年之間,若長線來看,10至12年之間,人民幣會成為自由兌換的一種國際貨幣。
首先,上海長遠計劃2020年成為國際金融中心,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先決條件是其貨幣要自由兌換,根據此計劃,2020年人民幣應該可自由兌換。
中信銀行國際高級副總裁兼中國業務首席經濟師廖群則指,估計人民幣最快於8年後,即2020年可望自由兌換,因上海目標2020年成為國際金融中心,要成為國際金融中心,貨幣必須自由兌換,即意味□人民幣可望於2020年自由兌換。因此,內地當局有此目標,相信不到10年時間,人民幣應可基本上可自由兌換。

 

 


市場需求 主導人幣資金池

自年初至今,本港人民幣存款增長呈放緩,10月份人民幣存款總額僅按月回升1.7%,至5548億元(人民幣,下同),令人關注本港人民幣資金池不足。分析認為,存款增長放慢主要因人民幣升值預期降低,加上本港對人民幣產品的需求下降,並非每日2萬元兌換限制所致。
根據金管局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香港離岸人民幣存款總額終於止跌回升,按月回升1.66%,至5547.77億元,較9月底增加90.76億元。
中信銀行國際高級副總裁兼中國業務首席經濟師廖群指出,人民幣存款來講,2009至2011年其發展比較快,但今年以來,人民幣存款開始放緩。放緩原因主要因貿易結算,香港進口企業減少用人民幣結算,令香港「出口」人民幣比「進口」多,所以人民幣存款在過去半年一路下滑。
問題非在每日兌換限制
廖群又指,人民幣升值預期步伐放慢,但自美國宣布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QE3),人民幣於今年9月份又重新走向升值,預期今年全年人民幣或升1.5%至2%,今後雖會續升值,但升值步伐不會像前幾年5%那麼快,明年大概2%。
他認為,擴大本港人民幣資金池,需要與人民幣業務連接起來,問題並非在於每日2萬元兌換限制。即使現時人民幣存款息率高,但香港人民幣產品種類始終有限,相信這不是資金池問題,主要看市場需求。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早前於傳媒茶敘中亦指,本港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已基本沒有遇到政策上的阻礙,而是取決於市場因素,包括人民幣升值預期。他又指,隨後人民幣工作重點主要是深化現有措施,並與業界保持緊密聯繫,確保各項範疇順利發展。
料明年境外人幣流通增
德銀最新報告亦指,預測內地明年將推出更多新政策以增加人民幣在境外的流通,當中將涉及資本帳戶進一步開放,料在人民幣離岸中心增加下,預計明年離岸人民幣外匯成交量可達每日25億至30億美元。
報告又指,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較今年增加30%至4萬億元,約相當於內地全球總貿易量的15%,境外人民幣存款則合計增至1.25萬億元,而俗稱「點心債」的離岸人民幣存款及離岸人民幣存款證在明年的發行量,預計為3400億元,若扣除現有債券及存款證到期贖回,預計新增供應量為2100億元。

 

 

前海試點為港銀創機遇

前海作為內地資本帳兌換開放試點,據悉,發展目錄內將涉及深港銀行跨境雙向人民幣貸款試點,中信銀行國際高級副總裁兼中國業務首席經濟師廖群認為,前海金融試點將可以帶動香港銀行業的業務發展,相信前海之後,有關試點措施可望擴大到廣東,從而至全國。
廖群指出,當前海發展成金融試驗區,香港和前海融合,可以互相提供貸款服務,將利好香港銀行的發展。 因為現時香港銀行在內地均被視為外資銀行,受到很多限制,若這些限制得以打開時,那內地對香港銀行的需求料愈來愈大。
下一步試點可擴至廣東
他又指,當香港銀行許可在前海向企業提供貸款,這將帶動港銀的貸款業務。除了貸款外,港銀更可提供金融服務等。當前海的試點完成後,那可能擴大到廣東,再後到全國。
經濟學家關焯照則指,若前海成為另一個金融區,將為本港銀行帶來商機,本港銀行可為當地企業提供各類銀行服務如借貸服務,從而令人民幣資金可以回流到內地,並減少內地地區的信貸風險。

 

 


本港人民幣業務發展最新情況

項目 最新發展
非本地居民 已開立逾1.2萬個人民幣帳戶,存款額超過8億元人民幣(截至今年9月底止)
人民幣存款 5548億元人民幣(10月份),按月升1.7%
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總額 1954億元人民幣(10月份),上月為2393億元人民幣
點心債發行量 首9個月938億元人民幣
資料來源:金管局

 


香港作為全球人民幣清算平台

 2012年9月 2011年 變化
香港人民幣清算平台參加行數目 199 187 +6%
 其中:海外銀行分支機構和內地銀行海外分行 176 165 +7%
海外銀行在香港銀行開設代理銀行帳戶數目 1315 968 +36%
資料來源:金管局

 

 


黃遠輝認為,即使人民幣能夠自由兌換,相信仍要經過市場試驗,港元才與掛蘷。
廖群將香港的人民幣業務比喻為「批發」中心。
關焯照指,人民幣完全可兌換時,相信港元屆時會與人民幣掛蘷。

 
(來源: 深圳新闻网) 編輯: 庄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