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時節,走進農業大市河南省周口市,沃野千里,麥苗嫩綠;11個產業集聚區不斷迎來大項目入駐;60萬農民家門口當起工人。手中有糧食,住上好房子,就近當工人,在新型城鎮化引領下的新型工業化和新型農業現代化的協調科學發展讓周口農民的生活更加幸福,家園更加美麗。周口市委書記徐光說,十八大報告指出,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作為農業大市、人口大市,周口堅持新型農村社區、產業集聚區、現代農業示範區「三區」聯動,把城鎮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向農村延伸,實現農村城鎮化、農業產業化、農民職業化,讓農民就地過上城里人的生活,在中原經濟區建設中,探索出一條具有周口特色的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新型農業現代化「三化」協調科學發展之路。通訊員李向宏王霞
新型農村社區化農民為城鎮居民
走進瀋丘縣老城鎮西關社區,住宅樓鱗次櫛比,健身廣場、陽光舞池、水上公園和音樂噴泉等景觀讓人宛然進入城市社區。老城鎮黨委書記劉貢獻介紹,這些地塊是對廢舊廠房、廢舊坑塘和村民宅基地的整合,社區建有建材、家具市場、大超市、商業街,為村民提供就業、創業平台,實現「入住新型社區,享受城市生活」的夢想。像瀋丘西關新村這樣的新型農村社區示範點,2010年周口在全市首批規劃了100個,目前已啟動67個,取得了較好示範效應,激發了廣大干群參與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周口市總人口1238萬人,其中農村人口848萬,農村人口多、農業比重大,「三農」問題突出,工業化和城鎮化水平較低,城鄉二元結構矛盾突出。周口市把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作為周口新型「三化」協調科學發展全局的方向性戰略任務來抓,取得一舉多得成效。近三年來,周口市本著積極引導、科學規劃、試點起步、穩妥推進的方針,多方破解土地和資金難題,大力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目前,周口10個縣市區已全部完成了縣域村鎮體系規劃、1076個中心社區(中心村)規劃編制。全市各級財政共投入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資金1.1億元,整合各項涉農項目資金8500萬元,有力推動了該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順利進行。周口市因地制宜,根據各地基礎條件、產業特色、群眾要求的不同,探索出4種符合周口實際的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類型:城鄉互動開發型、小城鎮擴張帶動型、整體搬遷重建型和中心村改造提升型。目前,全市啟動建設的67個新型農村社區,已完成投資15.57億元,初具規模的有22個,8個已實現部分搬遷入住。西華縣紅花鎮、淮陽縣王店鄉、瀋丘縣石槽集鄉等10個試點鄉鎮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有序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涉及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商水縣朱集陽光社區建設,經過宣傳發動、參觀考察、耐心工作,村里與群眾簽訂了切實可行的拆遷、安置方案,準備6年內讓656戶村民全部入住,目前,一期工程籌建住房206套即將完工。周口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在舊村拆遷、社區規劃、戶型設計、建設方式等方面,尊重群眾意願,不搞行政強迫,使群眾成為新型城鎮化的受益者。周口這100多個示範社區建成后可節約土地8萬畝左右,土地集約節約利用,為二三產業和產業集聚區發展搭建平台,推進了新型工業化進程;社區居民向二三產業轉移就業,推動農村土地有序流轉和規模經營,加快了新型農業現代化進程;新型農村社區里,農民生產生活環境得到根本改善,農村公共服務水平提升,城鄉二元結構加速改變,促進了新型城鎮化進程。新型城鎮化推動了新型工業化和新型農業現代化。搬進社區的農民,如何才能「留得住、能致富」?迅速發展的周口產業集聚區,為農村富餘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提供了廣闊空間。
產業集聚區化農民為產業工人
在西華縣清河驛鄉凱鴻鞋業加工車間,60歲的余桂英每月能掙1200多元。該縣有1萬多名像她這樣的農村留守婦女在家門口就業。在鄲城縣鼎祥制衣公司做工的農民,像城里人一樣,堅持8小時工作制,讓加班?不干!家里還有農活和家務等著呢。在培養「海燕技工」的周口科技職業學院,院長李海燕說:「近兩年,選擇在本地就業的學生明顯增多。」
「村姑村嫂不愁镕,既能顧家又賺錢,在家打工就是好,何必外出到處跑。」短短兩年多,周口在家門口就近就業的勞動力由20萬迅速增長到60萬,超過該市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六分之一。作為農業大市、人口大市,周口市常年外出務工人員300多萬人,破解「人往哪里去」難題尤其迫切。近年來,周口把促進勞動力家門口就近就業當做最大的民生工程,承接產業轉移步伐加快,產業集聚區迅速發展,產業集聚區一些企業還將配套加工項目延伸到鄉鎮和行政村,越來越多農民家門口就業的夢想變為現實。
「產業轉移和招商引資工作,要探索中心商務區進市區,項目引進區進縣區,產業集聚區進鄉鎮,廠房和車間進村,市、縣、鄉、村聯動,具有周口特色的路子。」周口市長岳文海說。周口市在財力有限的情况下,多方籌集資金建成11個產業集聚區,規劃面積170平方公里,已建成90平方公里,累計投資超過800億元,對企業進行集中布局,傳統支柱產業進一步壯大,新興產業發展步伐加快,擁有9大行業、48個專業園區。鄲城縣的化工、鹿邑縣的醫藥食品和尾毛、扶溝縣的紡織和機械制造、太康縣的鍋爐制造和紡織、瀋丘縣的聚酯網、開發區的食品等產業都顯現出了規模集聚效應。
「借船出海」,借力發展,周口市發揮農產品資源和人力資源優勢,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積極承接產業轉移。三年時間,30家沿海和台灣制鞋企業相繼落戶周口。周口被省政府命名為「河南省制鞋產業出口基地」。目前,周口鞋類產品出口量占全省半壁江山。雨潤集團、晉煤集團等國內知名企業和益海糧油、富士康集團等世界500強企業先后落戶周口。周口將2012年定為「承接產業轉移突破年」與「招商引資項目落地年」,實行項目制、責任制、考評制、獎懲制「四制」推動工作法。「大上項目,上大項目」潮涌周口。富士康、大用、麥當勞三大項目在西華縣得到強力推進,這三個項目總投資達100億元,全部建成投產后年產值可達200億元以上。9月11日,美國福喜集團河南麥當勞熟食加工基地項目在西華產業集聚區奠基。該項目建成后將成為亞洲最大的肉類加工廠。紡織產業在太康得到集聚發展。1月6日,總投資100億元的鴻閩紡織產業集群項目在太康產業集聚區開工奠基。10月13日,由周口市人民政府參與主辦,太康縣人民政府和河南鴻閩實業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紡織產業高端論壇在江蘇省蘇州市吳江縣舉行,周口市共簽約承接紡織產業轉移項目53個,涉及資金360多億元。不到4個月時間里,先后兩批100個項目相繼集中開工,成為周口擴大開放、招商引資、承接產業轉移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今年6月18日,周口市100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373.8億元,是該市有史以來集中開工項目數量最多、投資規模最大的一次。10月20日,該市又有100個項目集中開工。截至10月底,周口今年已開工338個重點項目,總投資1300多億元。今年1-9月份,周口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工業用電量增速一直居全省第一位。目前,周口市11個產業集聚區入駐企業800多家,27.3萬農民在集聚區就近當起產業工人。有些集聚區企業還把加工車間設在鄉鎮,讓當地農民過上「不離土不離鄉」就業的幸福生活。就近就業提高了周口農民生活的幸福指數,曾經的「人口包袱」正在轉化為「人口紅利」。
現代農業示範區
化農民為職業社員
周口糧、棉、油占全省總產量的1/7、1/3、1/4。「不犧牲糧食和農業」,周口責任重大!但農業和糧食生產比較效益低,群眾增收難。怎麼辦?徐光說,作為河南省第一農業大市和產糧大市,周口的農業發展注定要有大局觀念和擔當意識。周口必須按照河南省委書記盧展工提出的「有所率先、有所突破、有所作為、有所成效」的要求,努力探索走好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新型農業現代化「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的路子,在糧食生產上發揮核心作用,在現代農業發展上發揮示範作用,在中原經濟區建設上發揮支撐作用。周口市以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工程和發展農業產業集群為抓手,以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為切入點,加快糧食生產核心區、現代農業示範區和農業服務體系「兩區一體系」建設,穩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多年來,周口糧食生產能力持續提升,農民種糧積極性持續高漲。2012年,周口糧食播種面積達1765萬畝,連續9年恢復性增長;糧食總產達154.6億斤,實現9連增;夏糧總產97.72億斤,實現10連增;河南省17個縣市夏糧畝產超千斤,其中周口最多,占8個。周口市長岳文海介紹說,通過破解「糧食怎麼保」這一難題,我們實現了經濟結構優化和產業層次提升,農民人均純收入較快提高,縮小了與河南省、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到「十二五」末,全市糧食生產能力將達到165億斤。周口保糧的決心堅定不移。在西華縣西華營鎮,受國務院表彰的「全國種糧售糧大戶」蓋會章對記者說:「我手里有4000畝地,種的全部是優質專用小麥,品質好,產量比一般地塊高個100來斤,好賣,價錢也高一分、兩分錢。」在周口,像蓋會章這樣的規模化種糧大戶有近800戶,承包耕地將近20萬畝。近年來,周口市把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推動農業生產規模集約經營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切入點,以推進「土地流轉」為抓手,大力發展農業專業合作社,推動農業產業化、農民職業化。積極穩妥推進農村土地流轉。2011年周口市土地流轉面積達152.6萬畝,比上年增加近47萬畝,增加44%。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截至目前,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已有4100多家,居全省第二位,輻射帶動周邊農戶近40萬戶。通過這種形式,周口農業發展的觀念發生了變化,生產方式發生了變化,農民身份發生了變化,「土地集聚」效應越來越凸顯。抓精深加工,提高產業化經營水平。周口依託豐富的糧食和農副產品優勢發展現代工業,現有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戶,省級龍頭企業8戶,規模以上工業達到1037家。蓮花、財鑫、金丹等糧食加工企業不斷壯大,并吸引了益海糧油、五得利麵粉等企業落戶周口。目前,全市各類糧食加工企業1000多家,年加工能力350多萬噸,帶動45萬農戶參與到農業產業化經營當中,農民戶均增收1000多元。發展訂單農業,推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近年來,該市訂單農業面積穩定在450萬畝左右,每年都新增農民收入上億元,摸索出了中儲糧瀋丘紙店儲備庫發展優質小麥的「四統一」、大用邦杰的「五合一」和陳州華英的「五統一」等訂單種植養殖模式,探索出了「公司+基地+中介+農戶」的新型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今年,鹿邑縣金日食用油公司在該縣6個鄉鎮發展訂單芝麻1.5萬畝,免費給農民提供種子、農藥和技術指導,解決了農民種植的盲目性,降低了市場風險,又通過高於市場5%價格回收,增加了農民收入。規模化、專業化生產,提升了現代農業發展水平。目前,周口正加快建設「一縣一特色」的國家和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區,著力實施50個農業產業化生產基地建設工程和50家龍頭企業培育工程,培育10家以上年銷售收入20億元以上的農業產業化集群,快速推進現代高效農業、畜牧業、現代農產品加工業和農副產品倉儲物流業發展。遵循經濟規律,千方百計發揮人口和農業優勢,新型農村社區、產業集聚區、現代農業示範區「三區」打捆、互動發展,周口「三化」協調科學發展路子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