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名稱:商海英豪
標題:   鮮魚行校長梁紀昌用心灌溉每一天
來源:   香港商報
發佈日期:   2013-01-07
作者:   吳潔珊、蔡啟文
版面名稱:   A12
全文:  

    鮮魚行學校校長梁紀昌上任10年,期間學校兩度面臨「殺校」,他護校成功,各界均得悉鮮魚行有位疼愛學生有如自己子女的「校長爸爸」。去年9月,「校長爸爸」再次走在教育界的最前線,率先安排學校開辦國民教育科,以開放及多角度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得以全面認識自己的國家。梁紀昌堅守信念,為貧窮孩子爭取最大的支援,校內亦體現中港融合的情況,新移民與本港學生和平共處,他寄語本港要運用自身的優勢,在中港融合的大趨勢下發揮重要作用,達到兩地共贏的局面。

    香港商報記者 吳潔珊 攝影 蔡啟文 部分圖片由梁紀昌提供

    在2004和2007年,兩度面臨「殺校」的巨輪下,鮮魚行學校梁紀昌校長帶領師生及家長奮力反抗,更走到鎂光燈前講述學校的情況,爭取市民大眾的支持,結果成功扭轉了該所「草根」學校的命運,得以保留原校。護校一役,令梁紀昌一戰成名,亦令學校的知名度急升,梁紀昌贏得「校長爸爸」美名。

    正值午飯時候,踏進鮮魚行學校,不難看到小學生們跑跑跳跳,追逐嬉戲,一張張童真笑臉呈現眼前。但當上課鐘聲響起,同學們便立刻自動自覺,在小禮堂內整齊列隊,聆聽老師的訓話。一個高高的身影早已在場視察,不停在同學之間穿梭來回,幾乎逐個叫出學生的名字,詢問他們的情況。那人便是稱呼學生為「孩子」,面上總帶着笑容的「校長爸爸」梁紀昌。

    為窮孩子爭取最大支援

    他每天早上7時多,在校門外迎接學生回校後,便開始一天忙碌的工作,包括安排校內的活動、與供應商聯絡,安排送抵學校的物資、與老師開會商討校務、接見家長,更要準備隨時照顧學生,因為其校長室的大門永遠打開,學生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入內與他傾談。而為了使學校成為學生的第二個家,學校更會在周末開放,讓學生回校使用電腦,他也會回校當值。除處理學生在校的學習問題,梁紀昌和老師亦會定期登門作家訪,了解學生的家庭需要,有需要時更會以學校基金提供財政援助。

    梁紀昌表示,鮮魚行學校內的學生大多來自清貧家庭,「校內有42%的學生來自綜援家庭或需要領取全額書簿津貼,而家長要為口奔馳,無暇照顧子女學習。我認為除了照顧學生的學習困難,亦要關顧學生的家庭環境,試問如果其家人終日吵鬧,要生要死,孩子又怎能專心學習,專注學業呢﹖因此,我認為學校是要為學生掃除學習的障礙,讓他們能專心一致地讀書」。因此他亦在校內設立「食物銀行」,推行「交齊功課換食物計劃」,校長室內永遠常備食物及玩具,獎勵學生。

    梁紀昌說,定期作家訪有助他們了解學生的處境,使學校與家長之間建立起良好的互動,取得家長信任,亦有利於對學生因材施教。加上採取開放校園等措施,校長、教師與學生之間打成一片,在這種親切的校園氛圍下,學生都渴望上課,學習自然就事半功倍。

    梁紀昌校長從不以「窮學校、窮學生」為恥,如此開誠布公,反而贏得大眾支持,市民皆自發送來大量物資。訪問當天,便有家長專程拿來一批禮物,讓校長在大食會上送給學生。鮮魚行校內,亦恍如一個「二手市場」,大至教師桌子,小至花園藤椅、盆栽,都是熱心人送贈。校內的桌椅大小不一,有的木製,有的是L形,有的更大得可以睡覺。梁校長認為,各種不規則的物品,對於學生是最佳的教材,讓他們時刻感恩,學習珍惜、節儉之美德。

    窮學生茁壯成長

    此外,學校亦盡量幫助有需要的學生,如每隔兩星期便把學校收集得來的紙皮、廢紙,送到附近的回收商變賣,所得的金錢用以幫助清貧學生。另外,還有回收舊校服、書包或學期末以每本1元回收校簿等。梁紀昌指出,凡此種種做法,除為學生提供金錢上的支援外,最重要是使同學們領略環保信息,這種言傳身教,令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對其人格塑造和建立積極的人生觀,有莫大的得益。

    梁校長坦言,現今香港,仍有很多人對窮人有誤解,認為窮人「只識扮窮,扮可憐,博人同情」。因此,他說在每天的周會上,會引用不同的例子勉勵學生,更會引用自己苦學成才的例子:「若同學們不生性讀書,孝順父母,人家便看不起我們。校長小時也很窮,經常吃臭蛋,穿二手鞋,以半工半讀完成中學和大專課程,歷盡艱辛,最後才能成為校長。但若當年校長不生性,扮可憐,靠人憐憫施捨,怎可有今日的安樂生活。所以請記着,我們要窮得有骨氣,窮得有志氣,做人要爭氣,不鬥氣,終有一日出頭天!」

    推國教認識全面的國家

    鮮魚行學校在去年9月率先開辦國民教育科,成為社會的焦點所在。梁校長表示,幾個月以來,課程的推行大致順暢,他們會不斷檢討改善之處,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批判思考,讓學生認識一個全面的國家。

    中港互相取長補短

    在中港融合的大趨勢下,梁紀昌認為中港兩地可互相取長補短。他稱:「在90年代,中國內地是剛開放不久,當時他們的制度或學生的表現都較香港落後,因此互相交流時,他們很多時是向我們(港人)取經,詢問我們是怎樣作出管理的。但現時的轉變是,國內經濟急速起飛,投放更多資源在教育上,現時已變成香港要學習國內,如國內教育的重點城市上海、廣州等重點學校,它們的教育表現是較香港優勝的。他們無論是老師的教學方法、技巧,學生的反應、表達能力及成績,都是較香港的學生出色的」。他認為,現時中港兩地的經濟唇齒相依,互相學習,有助兩地的繁榮穩定。

    對於因中港兩地文化的不同,而引發的矛盾問題,梁紀昌有一番見解。他說:「香港的經濟是好過國內的,但因為當初人口政策的失誤,令國內輸入貧窮人口予本港,變成香港輸入經濟及財力入內地,經20至30年後,社會漸有變化,現時香港的經濟停滯不前,運用了很多資源來照顧窮人,而這些窮人大部分是來自國內的,國內則向本港輸入低質素的人,令香港用了資源培育他們。」

    他認為,久而久之,令中港兩地的經濟能力越拉越近,便產生各種相處的矛盾。他認為若要消除矛盾,本港便不要懷着「妒忌」之心,應認清形勢,自強不息。「香港人不要妒忌人家,要接受一個現實是國內的經濟正在急速起飛,香港人就要自強不息,多些去進修,加強自己的競爭能力,亦不要認為內地人來港拿取資源,就要大家攬住死,大家要一起扮窮,如鬥搶公屋,現在好可悲的是,大學生畢業出來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申請公屋,公屋是社會資源,大學生在讀書時期,已拿了社會很多的資源,畢業出來就不要與人爭」。

    梁紀昌指出,港人應換個角度思考,國家由於有本港的協助,令國內的經濟急速發展,因此我們對國內的經濟有重大的貢獻,他呼籲港人「不要看低自己」。

    校長爸爸看香港教育政策

    對於教育局要推行「縮班政策」,以應付未來本港的入學人數下降,梁紀昌坦言:「現時教育局的官員,毫無教育抱負,完全無為香港教育的未來籌劃,現時的教育局局長應告訴市民,香港的教育發展為何,我認為一定要有個發展藍圖。」

    不宜「一刀切」班額

    他認為,教育局不應對每一班的班額人數「斤斤計較」。他舉出例子:「如果這間學校是一間一級的學校,可收多些學生,那些『名校』如可40人一班的也可以,因為他們40人一班都教得很好,學生對功課會更着重;二級學校的可30人一班,可予學生多些照顧,讓他們有向上流的機會;如第三級學校,可以20人一班,讓老師給予多些照顧,為他們打好學習的基礎,我認為不宜『一刀切』班額,而教育界應與教育局爭取,要有自主收生,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訂政策。」

    建議增大學學額

    對於本港教育發展的願景,他表示不贊成15年免費教育,反而應擴展大學的資助學位,增加大學學額,讓多些學生能入讀大學。他指出,現時家長的心態不好,子女在兩歲多時,便送他們入學。他說:「因為外國有很多調查指出,兒童在六歲以前是應該以家庭教育為主,以期讓親子之間的關係更緊密。」

    採訪後記

    訪問當天,梁校長放學後要趕往銅鑼灣會合妻子,為身在英國的女兒添置結婚用品。記者爭取時間,與他邊行邊說。梁校長表示,女兒今年29歲,在英國任核數師。57歲的梁紀昌,還有3年便退休,問及在退休前有什麼最想完成。他說:「我期望可為鮮魚行覓得新校舍,學校能有較大的空間,讓學生走動,現時我們是沒有操場的,如學生要上體育課,便要到街外的運動場,希望可盡快覓得新校舍,造福學生。」「校長爸爸」說時望向遠方,衷心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