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
作風格:務實高效
在胡錦濤赴貴州就任省委書記前,貴州一度風傳他是當時中央一位主要領導的兒子或姪子,到貴州是來鍍金的。但在他就任后,這種謠言很快就不攻自破了——一個客觀的事實是,他在就任省委書記后不到兩年的時間里,足跡就踏遍了全省86個縣市,而且每次出行都是輕車從簡。
在調研中完成交接
1985年7月24日,在貴州各省屬機關「亮相」之后,胡錦濤就在前貴州省委書記朱厚澤的陪同下去了畢節、六盤水和黔西南等貧困地區。那時的貴州,二級公路只有十幾公里,餘下幾乎全是土路。汽車時速最高只能開到60公里,就這樣,一天下來也要跑幾百公里。幾乎從早到晚都在跑路。一般到縣里都是晚上七八點。但胡錦濤有個習慣,到達后不會先吃飯,首先開會,一開一兩個小時,開完會才吃飯,時間就是九十點了,這是常有的事。
前《貴州日報》社長劉學洙接受《香港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說,胡錦濤的工作方法確實與他人不同,下車伊始,席不暇暖,一不聽省級綜合部門匯報,二不關起門來開黨委會,卻一頭直插農村,主要是高寒貧困山區農村。這一次下鄉歷時半個月,走了12個縣,行程兩千餘里。他身邊的工作人員回憶說:胡錦濤與朱厚澤的交接工作,是在下鄉的過程中完成的。
爛泥路上親自推車
在第一次下鄉調研時,胡錦濤一行乘坐著吉普車到貴州省最有名的高寒貧困山區,由於路况極差,車輪幾乎陷入泥沙冲積的淺水灘。胡錦濤、朱厚澤兩任貴州省委書記便與同行的工作人員一道下車,腳踩泥水,在車屁股后面用力推。劉學洙告訴記者,他當時心里就在想,這位來自京華大都市的年輕書記,也許少見這麼落后貧困的山區吧。
書記的活頁筆記本
胡錦濤嚴謹細緻的工作態度也是有口皆碑的。每次下基層,他都很認真地做筆記。他的筆記本是活頁的,回到辦公室,就會將所記筆記抽出分類存留,待下次再去同一個地方時,會把以前的筆記帶上。
有一次他從都勻回來,臨時提出到龍里縣去看看,因事前沒有通知,龍里縣委一位副書記臨時拿了一張紙來匯報,剛說了幾句,就被胡錦濤打斷:「你講得不對,情况不是這樣的。」然后,他拿出他以前的記錄本說了情况,當場把那個副書記鬧個大紅臉。
別人眼中的「萬事通」
曾任省委副秘書長的伍席源(后任貴州省政協副主席)說,胡錦濤有一個特點,任何時候都不講廢話,也從不講錯話。在貴州干部和群眾眼里,胡錦濤是一個「萬事通」,知識面非常廣。伍席源說,「有一次我在車上問他,為何懂得那麼多?他說,在甘肅建委工作時,涉及到許多工程,看了很多書,有的是會觸類旁通的。另外就是注意學習、觀察。向退下來的老干部請教,向基層干部乃至百姓請教。」
曾在他身邊工作過的人說:最令人敬佩的是,從胡錦濤的工作經歷來看,他干過水電站,干過建委,干過團的工作,他其實并沒管過農村以及城鄉的總體協調工作,但他到貴州后,從來不說外行話。每次調研或開會的講話,都很切合當地的實際,當地干部聽后都認為很有指導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