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改變了她的政黨和國家
戴卓爾主義影響依舊
【香港商報訊】戴卓爾夫人被稱作英國政壇的奇迹,她改變了她的政黨和整個國家。在職期間,她對內推行以抑制通貨膨脹為首要目的的貨幣主義政策,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對外鞏固和發展英美特殊關系,重視西歐防務體系的加強,她的各項政策被稱為戴卓爾主義(Thatcherism)。
多次創造英政壇之最
戴卓爾夫人最初自1970年至1974年,在希思內閣出任教育及科學大臣,并於1975年,成功擊敗希思,出任英國保守黨黨魁和反對黨領袖,1979年重掌政府。作為英國首相和英國保守黨黨魁,戴卓爾夫人曾於1979年、1983年和1987年大選中三度勝出,是英國首相在二十世紀的最高紀錄。然而,雖然戴卓爾夫人在長達11年的首相生涯中,一直在多數制選舉中獲得支持,可是她最終因在保守黨黨魁選舉中未能直接擊敗對手,於1990年宣布辭職,并由馬卓安接任。
雖然,戴卓爾夫人執政后,堅持國內實行貨幣主義的經濟政策,減低稅收、限制公共開支、提倡私有化以及打擊削弱工會力量,但經濟情况到1981年仍未有改善,其支持率更跌到兩成三。然而1982年的福克蘭群島(阿根廷稱為「馬爾維納斯群島」)戰爭,令情况出現轉機。當年英國戰勝阿根廷后,戴卓爾夫人的民望反彈到五成一,趁打勝仗的餘威,再次領導保守黨勝出1983年大選。
人頭稅成下台導火線
1984年,接近長達一年的煤礦工人大罷工中,戴卓爾夫人斥罷工的礦工是「內敵」,并因當時經濟漸有起色下,逐步瓦解工會勢力,亦令保守黨再在1987年勝出。但這一屆政府同時是戴卓爾夫人政治生涯中最后一次領導保守黨執政。
下台的導火線是戴卓爾夫人一力倡導的人頭稅,這項被指不公平的稅項,事前無諮詢全體閣員意見,當推出便引起全國反對。1990年10月倫敦更爆發騷亂,多個民意調查顯示保守黨在她領導下會敗給工黨,加上黨內壓力,戴卓爾夫人宣布辭職。在離開首相府時,戴卓爾夫人極其罕見地公開表現自己的情感,揮泪告別唐寧街。
戴卓爾夫人在1990年辭任首相后不久,即被女皇頒贈地位崇高的功績勋章(Order of Merit)。1992年,戴卓爾夫人被冊封為終身貴族,成為女男爵。
辭職后仍活躍政壇
尽管離開了首相辦公室,戴卓爾夫人仍十分活躍於政壇,她仍然是上議院議員,并經常到世界各地發表演說。但在2002年3月22日,戴卓爾夫人遭受幾次輕微的中風,身體變得非常虛弱,更令她短暫失憶。經醫生勸告后,她宣布不再發表任何公開演說。2003年6月26日,與她共同生活了52年的丈夫丹尼斯戴卓爾去世,對她構成嚴重打擊,導致健康狀况更大不如前。
雖然,她在2004年6月出席美國前總統列根的喪禮,但為免過度勞累,她事先錄制了悼文,在喪禮上播放。2005年12月,戴卓爾夫人因多次暈眩而被送到醫院,短期記憶力亦嚴重衰退。
不過,2006年9月,戴卓爾夫人到華盛頓出席「911」恐怖襲擊5周年的悼念活動。
曾多次輕微中風
最后一次公開活動是2007年2月21日,參加她的銅像在下議院大堂舉行的揭幕儀式,同時作出簡短的發言。
戴卓爾夫人執政的11年半間改變了英國的政治,她的影響至今仍在。她的政治遺產不僅留給保守黨,也留給工黨。這位創造了英國政壇奇迹的第一女首相,不會被歷史輕易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