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客戶端 2025-04-02 11:39:43 登陸 | 訂閱服務 | 廣告服務 | 電子報 繁體 | 簡體
2025年4月
2
星期三
歡迎訂閱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專題新聞

新政可見胡式風格
2013年 04月 16日 00:00    香港商報
 

    昨天是胡耀邦逝世24週年紀念日。內地官方報紙《解放日報》及《環球時報》同時刊文紀念引起關注。此外,內地官媒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當日亦發布15張胡耀邦舊照悼念。外界看來,這是體制邊緣的改革力量又一次通過官方平台緬懷這位領導人的卓越功勳。

    4月6日,胡耀邦之子胡德平就前往位於江西省共青城市的耀邦陵進行悼念。雖然在內地媒體上有零星紀念胡耀邦的聲音存在,但官方依然未見有大的紀念活動。事實上,胡耀邦的名字,在內地一些主要的微博網站仍是敏感詞。但亦有分析人士認為因為習仲勳、習近平父子和胡家的密切關系,或許在習近平十年,胡耀邦將會被重新定位。

    習胡兩家關系密切

    當年在胡耀邦逝世後,經過鄧小平首肯,中國官方曾在追悼會上給予胡耀邦極高評價,但至今胡耀邦仍是一大禁忌。不過,隨著胡耀邦長子胡德平2011年所著、溫家寶代序的《中國為什麼要改革--思憶父親胡耀邦》,以及其新書《改革放言錄》熱賣,胡耀邦父子對現今中國的影響力越來越受到關注。

    習近平主政後,官方媒體多次報道習近平之父習仲勳與胡耀邦「在歷史轉折關頭」患難相助的友誼,包括胡耀邦為習仲勳平反、攜手推動改革開放等。習近平主政之前曾會晤胡德平,被海外輿論視為發出堅持改革的訊號。習近平主政後提出轉變作風的「約法八章」,亦讓人看到胡耀邦主政的風格。習近平主政至今,在國內外均是華麗登場,但反貪能否制度化、官場作風的轉變能維繫多久,備受各界關注。

    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劉勝軍認為,重新定位胡耀邦需要時間,亦不可能百分百還原。由於復雜的歷史原因,對其的肯定主要仍將集中於個人的廉潔作風和對法治的追求方面。    顧安安 田詩文

    

 
(來源: ) 編輯: 吳天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