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欄目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新聞聚焦
 
成龍外捐徽派古建 黃山冀完璧歸趙
2013年 04月 18日 00:00    中國窗
 

    祖籍安徽的成龍,20年前看到古建築瀕臨拆除,便花錢買下10棟。當年險成廢柴的老屋,20年后把成龍卷入輿論的漩渦。從欲捐不得,到如今各方頻拋橄欖枝。擁有1500多萬粉絲的成龍於4月4日連發四條「吐槽」微博稱,收藏20年的4間徽派古民居即將落戶新加坡一所大學,并表示還有6間也想捐給對方。

    在媒體熱議下,該事件引起海內外各界對徽州古建築的高度關注。對此,黃山市文化委主任王恆來表示,歡迎老房子榮歸故里,落戶黃山。昨日,黃山方面希望通過香港商報,再次向成龍傳遞誠意,如果成龍願意將古建築回捐,黃山市政府將會提供資金、人才、土地等各種必要支持。香港商報記者 吳敏

    

    1 十間老屋 大哥自認價過億

    4月4日,抵達新加坡的成龍發微博說,「20年前經人介紹,我在國內買了十間安徽的古建築,包括廳堂、戲台、涼亭的徽派木建築,便一直躺在倉庫里成為白蟻的食糧。如果不擺出來讓人欣賞實在浪費。」

    早在2008年成龍的父親去世時,媒體就披露了成龍的「根」就在安徽,其兩位同父异母的兄長仍生活在安徽。成龍和安徽有著深厚淵源,此舉一經披露,引起眾多皖人的關注。

    成龍新加坡的投資代理管偉強介紹,「這些安徽古建築有200年到400年的歷史。古屋拆下后先運到蘇州修補,再運到香港收藏。而價值方面,成龍曾說,『我想不會有數十億那麼多,數億(港元)啦!』這期間,成龍為了修復并清洗古木,也花了數千萬港元。」

    曾想捐給香港政府

    成龍在微博中說,「在十年前,他曾有意將這些古建築捐給香港政府,但用地問題一直沒有談出結果。兩年前,一位新加坡官員馬上為我在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找到一塊地……」

    香港特區政府新聞發言人4月5日對此回應稱,成龍曾於2002年和2009年兩次通過香港旅游發展局向特區政府提出捐贈古木,注意這裡說的是「古木」而不是「古建」,指的是從徽州原址拆卸的古建築構件。香港旅游發展局新聞發言人則表示當年他們只是起到一個中介的作用,具體問題還是成龍直接在跟特區政府談。

    成龍還透露了急於捐贈的另一個原因:「這十間包括廳堂、戲台、涼亭的徽派木建築,一直躺在倉庫里成為白蟻的食糧。」成龍新加坡的投資代理管偉強說,成龍決定捐獻珍藏給新加坡,是為了替它們找個好歸宿。

    4間古建已在國外

    另據《聯合早報》報道,成龍所捐贈的四間古建築其實早在2010年就已運抵新加坡并被庫存起來。

    4月9日,成龍回應稱:「其實我很想找機會把這件事從頭到尾講一講,只是三言兩語說不完。不過有些話可以乾脆利落地講,成龍不會做犯法的事,更不會做對不起民族的事。」

    不久,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負責媒體聯繫的黛博拉郭女士回應,2010年,學校就已收到成龍捐贈的古建築,這些明清古建築包括,一個戲台、一個二重亭,另外還有兩棟浙江古厝,是民間私宅。據她介紹,學校將與浙江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共同合作,將精心保護這些建築。

    隨后,成龍助理鄧先生回應,目前另外6間還在香港。「它們都得到很好保管,比如請了專家防蛀。」

    另外,成龍之子房祖名在談及父親捐贈部分徽州古建築給新加坡時稱,剩餘的6間搞不好還會送給別的國家。

    2 古建出境 合法性受質疑

    安徽省文物局負責人4月8日回應:20年前買賣古民居在經濟比較落后的農村司空見慣,成龍購買古民居發生在20多年前,如今查證存在較大難度。根據成龍目前發布的信息無法確定「古建築」來自何地以及是否屬於文物,如果屬文物,按照現行法規是不允許流出國門的。

    流失因管理落后

    黃山方面坦言:古徽州區域內古建築點多、面廣、量大,保護和管理的難度大。早年保護制度、管理機制并不健全,造成一定程度的流失。2003年,皖南休寧縣黃村的古民居「蔭餘堂」就被拆成700塊木件、8500塊磚瓦、500塊石件,被裝進40個國際標準貨櫃,漂洋過海運至美國的埃塞克斯博物館內,消息當時震驚全國。

    中國知名古建築專家、國家特許一級註冊建築師程極悅表示,徽州建築是徽州文化的物化載體,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應該保護好留給子孫后代。對此,國家文物局副局長董保華表示,「我們關注到此事,也希望積極促成(回歸),有關部門對古建回歸應給予支持、嘉獎和引導。」

    回歸可傳承文化

    黃山市休寧縣委宣傳部外宣辦主任黃俊軍說,不管怎樣,他還是希望這些古建築能夠回歸「故土」,因為離開本土的建築已經沒了承載乃至傳承文化的作用。

    此前,曾陪成龍為古建築找歸處的著名詞作家王平久透露,目前成龍還未決定將古建築捐給新加坡,但要大哥捐回安徽,需看到對方在保護歷史遺存上的真正行動。他還說:「大哥做的是全世界的公益事業,他是真正拿自己的錢來做慈善。」

    對於成龍外捐古建一事,網友有力挺的,也有反對的。

    3 黃山發邀 用地維護全支持

    4月7日下午,黃山市文物部門負責人稱,早在2009年,該局就根據媒體公布的涼亭照片,組織專家進行過辨認,發現和黃山地區的涼亭風格不太像,黃山的涼亭多數只有一層。

    政府表態全面支持

    成龍微博還引起了這些徽派古民居最可能的「老家」、安徽黃山市的普遍關注。黃山市相關方面在第一時間予以密切關注,并設法與成龍本人取得聯繫,希望能通過恰當的方式讓其回歸本土。

    面對成龍的捐助意願,黃山市方面4月8日表示,如果成龍願意將徽州古建築捐獻回家,黃山市方面願意提供最好的地塊、技術最精湛的工匠和相關經費予以支持。

    成龍經紀人Joe女士受訪表示,對於各方對這批徽派古民居的關心,他們表示感謝,會將這一信息轉達給成龍先生。

    去信千文表露誠意

    4月9日,黃山市文化委向成龍發出長達2000字郵件傳遞接「古民居回家」意願,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4月15日,經過數番精心斟酌,黃山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長、黃山市「百村千幢」古民居保護利用工程領導組組長萬以學給成龍先生去信,邀請他在適當時候來黃山考察。并表示如果成龍先生願意讓自己收藏的徽派古建築落戶黃山,黃山市將提供各種必要支持,確保成龍先生願望得到最完美的實現。

    當日,邀請函傳遞給北京成龍慈善基金會負責人,隨后經確認成龍已收悉。

    休寧縣長有意「迎娶」

    4月16日記者獲悉:黃山市轄下的休寧縣已備下優厚「彩禮」,有意「迎娶」成龍收藏的剩餘的6間老房子。

    當日下午5時30分,記者聯繫上正在合肥出差的休寧縣長金濤,他表示一直密切關注此事,同時也委託香港商報向轉達成龍誠摯邀請,希望成龍能將徽派古建回歸故里,安家休寧。

    金濤承諾:如果成龍先生願意,休寧將拿出最大的熱情和誠意,休寧會在萬安老街拿出最好的場地,來接納成龍拋來的「繡球」,安放呵護好那些老房子。他同時歡迎成龍及其工作人員到休寧考察。

    金濤特別提到,為真正守住古村落、古民居的「筋、骨、肉」,傳承徽州文化的「精、氣、神」,目前,休寧縣正著力將萬安老街打造成徽文化走向世界的窗口。「徽州建築青磚黛瓦的建築風格只有在青山綠水之中才能最好地呈現其美學特點。我相信這個地方一定會讓成龍先生滿意」。

    4 保護古建 黃山已有經驗

    今年4月初,香港媒體高層參訪團聚焦黃山市,曾到徽州府衙、唐模古村等地進行采風,紛紛感慨:「黃山人民把徽文化保護得很好,很完整,給后人留下了巨大的財富。」

    政府推動民居保護

    「將民族民間文化遺產原狀地保存在所屬區域環境中,使物質文化遺產『凝固住』,非物質文化遺產『活起來』。」記者從黃山市政府了解到,自2009年開始,黃山市大力實施「百村千幢」古民居保護利用工程。使一大批亟待保護的古村落、古民居得到有效呵護。賦予了近千幢古民居新的生機。成為徽文化旅游亮點。為護航這項龐大工程,黃山市委、市政府先后編制、出台了7個配套規範性文件。計劃投資60個億。

    「我們在實施中積極探索建立有效推進機制、完善政策支撐體系、拓寬資金籌措渠道、因地制宜科學保護、科技注入規範實施,走出了一條保護與利用緊密結合的新路。」黃山市委書記王福宏表示。

    王福宏提到,防腐、防蟻、防火、防潮、防露、防雷等一些新技術被引入進去,從而使得「百村千幢」的保護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同時,開展古祠堂保護利用,選擇50座風貌保存較為完好、歷史文化藝術價值較高的古祠堂,以維持產權不變、按收入比例分成等方式做好當地群眾工作,通過單獨選址用地進行集中保護利用,打造成為會展中心。

    多方期待大哥回應

    成龍欲捐古建築,讓更多人對徽派建築有全新的認識。這6棟古建,是將在异國他鄉安家還是回歸故里,目前尚不明朗。

    目前,除黃山市伸出「橄欖枝」外,江浙的兩個城市也已向成龍表達了希望保護這批古民居的意願。

    「這邊有許多地方適合古建築安家。多年實踐,黃山市也積累了豐富的古民居保護經驗和做法,培養出一批從事徽派古民居的專業技術人員。」昨日,黃山市文化委員會主任王恆來再次闡述了其「徽派古民居在原地保護是最佳方式,能最大程度體現其人文、美學、建築及藝術等價值」的觀點及理由。他表示:「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誠摯的邀請成龍或者他的朋友,如果得以成行,希望成龍能帶上老房子的結構圖片,這樣我們就知道哪一塊區域適合安置古建築。」

    安徽最早介入此事報道的新安晚報社記者吳永泉表示,早年由於各種不可抗的原因,徽派古民居遭受了一定破壞。但今天政府重視,民間意識提升,這幾年流失比例逐步下降,說明政府保護條例和「百村千幢」保護工程是有成效的。

    王恆來告訴記者,據不完全統計,黃山市在編工匠近2000人,不包括那些遠在他鄉的工匠。新徽州工匠不僅傳承了老一輩的技藝,并在當地辦學,將徽派建築知識廣泛傳播。他強調,通過這些年實施「百村千幢」工程,如今黃山市對古民居的保護和投入力度都處於有史以來的最好狀態。

    截至記者發稿時,成龍都沒回應。成龍曾在微博上說「很想找機會把這件事從頭到尾講一講」,但顯然,成龍認為的這個機會,目前還沒有來臨。

    5 徽派古建 年底配齊身份證

    中國多名文物專家表示,成龍欲捐古建築給新加坡,事實上是給內地古建築保護重重地提了個醒。巧合的是,記者4月15日從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今年以來,該廳積極貫徹實施省政府辦公廳在去年底專門下發的《關於加強徽派建築特色保護與傳承工作的意見》,大力推動有關市縣對徽派建築實施普查建檔,防止損毀流失。

    含古屋詳細信息

    今年年底前,作為徽派建築所在的核心區域黃山、宣城等地的徽派古建築都將擁有特制的「身份證」。早前記者在黃山市文化委看到一本名為《美麗黃山》的內部刊物,上面詳細標注了黃山市1065幢古民居及101個古村落的情况。「我們讓每一個老房子都有自己的『身份證』。每一個老房子都有圖片及詳細信息。如果讀者自己到現場去,發現老宅子變了樣,可以隨時跟我們聯繫。」王恆來說。

    中國知名古建築專家、國家特許一級註冊建築師程極悅說,當文物保護真正有了違法必究的問責制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的時候,我們的民間古建築才不會因為缺乏保護意識、措施而不斷消逝在歲月的風風雨雨之中,才可能讓成龍先生那樣手頭有珍貴文物或民俗文化器物的人士,對祖國的文化遺產保護有足夠的信任,願意將他們的收藏留在國內或捐贈給相關文化機構。

    保護徽派古建築,需要全社會形成合力,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積極參與的良好氛圍,只有大家都做「有心人」,人人關愛古建築,才能將徽文化的「活名片」擦得更亮,將其內涵發揚光大。

 
(來源: ) 編輯:
 
新聞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