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欄目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香港百達通
 
搭叮叮 游古廟
2013年 06月 14日 00:00    中國窗
 

    香港電車自1904年通車以來,已於香港島北部沿海岸線行走。由初期從堅尼地城至銅鑼灣的單向行走,到今天至筲箕灣的雙向路線,可算是見證着香港島的發展。昔日電車路線途經的唐樓很多都已演變為商業大廈、私人住宅,但是仍有一些具歷史價值的特色廟宇屹立至今。今期就帶大家搭電車,游古廟,發掘中國特色的建築物。

    文:敏圖:洪志富

    部分圖片及資料由古物古蹟辦、東華三院及電車公司提供

    

    基於電車的警示聲會發出叮叮響聲,故電車又被稱為「叮叮」。而是次叮叮之旅由上環出發,途經四座廟宇(上環百姓廟、灣仔北帝廟、銅鑼灣天后廟及大坑蓮花宮)。

    

    第一站上環百姓廟

    

    位於上環的百姓廟,原名為「廣福義祠」,建於1850年。一踏入廣福義祠,便會看見陳列着很多香塔。香塔排得密密麻麻,每一個香塔都是善信於該處購買先人靈位之后,作為上香點燭之用,故廣福義祠里的香塔數目亦反映廟內安放的靈位之多;而基於義祠存放着來自五湖四海華人的神主牌,集百家之姓,故又名「百姓廟」。廟內原本主要供奉地藏王菩薩及六十太歲,到1991年灣仔的濟公廟遷拆,濟公聖佛亦併入於廣福義祠內供奉。

    「廣福義祠」由香港島的坊眾殷商集資興建,現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也是東華三院直接管理的廟宇。

    

    開放時間:9:00am至5:00pm

    地址:香港上環太平山街40號與磅巷交界

    

    第二站灣仔北帝廟

    

    北帝廟原名「玉虛宮」。該廟正門有一副對聯:「環地辟玄宮,萬載威靈敷异域;星垣昭法界,千秋德澤蔭群生」。上聯的「同治元年歲次壬戌重建」數字,以示此廟重建年份是1862年,距今已有百餘年歷史。廟宇內所供奉的是主神北帝,全銜為「北方真武玄天上帝」。這位北帝在三千年前是商朝的一名王子。他幼時修道,元始天尊得知此事后,邀請他列入仙班。商朝末年,魔王橫行天下,荼毒生靈。元始天尊下令玉帝派遣北帝統領十二天軍下凡討伐魔王。魔王亦派遣大龜大蟒助陣,但始終不敵北帝。北帝成功打敗魔王,獲封為「玄天上帝」。因此,人們除敬佩他的英勇行為外,亦深信北帝有消災化厄的神力。

    灣仔北帝廟內神像特色

    灣仔的北帝銅像身高三米,是明朝萬历三十二年(1604年)的文物。北帝神像一般被塑造成跣足披发,玄袍金甲,以表達其在戰陣的英勇氣度,而其腳下一般均有蛇與龜,是邪不能勝正的象徵。灣仔的北帝廟內除了北帝外,亦供奉其他神祇,包括:三清、關帝、觀音、天后、西方佛母、華山聖母、濟公、財神、包公及龍母等等。

    

    開放時間:8:00am至5:00pm地址:香港灣仔堅尼地道隆安街2號電車路線:乘電車到「43E」柯布連道。

    

    第三站銅鑼灣天后廟

    

    天后又稱媽祖,原籍福建,名為林默娘。據稱她常坐在一張席上往來大海,拯救遇溺者,故人們尊稱她為保護海上安全的神靈。銅鑼灣天后廟約於18世紀初由戴氏家族所建,但確實興建年份卻難以考證。戴氏原為廣東客家人,初時定居在九龍舊啟德機場附近的村落。戴氏族人經常到銅鑼灣岸邊割草,相傳其家族成員在岸邊拾得一具天后神像,并為其立廟供奉,吸引很多漁民及其他善信前來進香,祭祀天后,戴氏家族遂募資在此處興建一所天后廟。后來上香的漁民日漸眾多,香火愈來愈鼎盛,廟宇所在地更曾被稱為「紅香爐山」。該廟宇自1868年百多年來一直保持着此面貌,并已納入香港法定古蹟。

    銅鑼灣天后廟的建築特色

    來到天后廟,一定要細心觀察它的精緻建築細節。這所廟宇特別之處是擁有「剪瓷」的裝飾,所謂「剪瓷」是指利用一些陶瓷碎片拼砌而成的圖案。

    廟的屋脊及屋簷均有精巧的石灣陶瓷雕塑。屋脊上有雙龍戲珠的陶瓷裝飾,屋簷下的人物陶瓷更以中國傳統戲曲場景為題。而廟內亦分別有虎及龍為題材的兩幅壁畫,造型生動傳神。銅鑼灣天后廟為一所傳統中式廟宇,分為兩進。第一進設有擋中,兩進中間設有香亭,第二進則設有供奉天后、包公和財神的正殿,正殿兩邊為偏殿。廟內有一口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的銅鐘。廟宇雖經多次修葺,仍保存原貌。1982年,銅鑼灣天后廟更成為法定古蹟。

    

    開放時間:8:00am至5:00pm地址:香港銅鑼灣天后廟道10號電車路線:乘電車於「59E」興發街下車或於「40W」留仙街下車

    

    知多點

    

    為何南方人要拜北帝?

    

    南方人拜北帝,是基於南方的水是由北方流來。廣東人依水謀生,因此既拜南海洪聖大王(赤帝),亦拜北方玄天上帝(北帝)。而北帝位於水源之上,祭祀他,希望他控制水源,使五穀豐收、漁獲大順。

    

開放時間:7:00am至5:00pm地址:香港銅鑼灣大坑蓮花宮西街街尾電車路線:乘電車於「59E」興發街下車或於「40W」留仙街下車

    

    廟宇特色

    廟宇的底部是一座八角形的平台,

    像是配合觀音的蓮花座一樣;頂部更有高低凹凸的角尖。而廟的前半部位於一個平台上,由高十至十二尺的支柱支撐着;后半部則坐落於一塊巨石上,惟現時該巨石被外牆所擋,僅可於廟內略見部分。

    蓮花宮的動物圖案更是維妙維肖。除了位於廟宇正面的兩隻雀鳥圖案,進入廟宇后,抬頭一望,只見天花刻有一條活靈活現的金龍圖案。

    

    第四站大坑蓮花宮

    

    參觀完銅鑼灣天后廟后,往銅鑼灣道方向行走,約步行10分鐘便能到達大坑蓮花宮。

    大坑蓮花宮建於1846年,於1863年重建成現貌。此廟位於一塊巨石上,據稱觀音曾在此巨石上顯靈,故善信建廟以示紀念。

    廟宇內所供奉的觀音是佛教的一位菩薩,以慈悲為懷、普渡眾生見稱。觀音初時以男性裝扮現身,至武則天時變成女性造型。除觀音外,蓮花宮內亦供奉太歲、韋陀及陰財神。觀音廟之所以被稱為「蓮花宮」或「水月宮」,相傳是與觀音坐在蓮花上修道,以及取水與月清净無華、脫離塵俗有關。

    

    知多點

    

    中秋特色景點大坑舞火龍

    

    每逢中秋,來到大坑,便能看見一大群人舞動着一條長67米、插滿逾萬枝線香的火龍在街上飛舞翻騰。而這儀式是源於19世紀大坑居民為求消除瘟疫而起。

    原來這條火龍的起點便是大坑蓮花宮,火龍在蓮花宮內進行點睛儀式后,游走蓮花宮、銅鑼灣道、浣紗街、新村街等一帶。屆時,烟火把整條小巷變得火光閃爍。

    

 
(來源: ) 編輯:
 
香港百達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