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欄目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今日吉林
 
一個老工業基地的軟實力支點
2013年 06月 26日 00:00    中國窗
 

    一個老工業基地的軟實力支點    

    ----吉林省文化產業與文化事業十年跨越發展素描

    

    香港商報記者冀文嫺常豔華

    

    對於曾在中國工業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并正在創造新輝煌的老工業基地的吉林來說,狹義的文化或文化產業是其轉型發展的戰略支點,而廣義的文化則是其打造區域發展品牌的戰略支柱,因為一切競爭將最終演變至文化的競爭。目前,吉林到2020年將文化產業推向支柱產業的目標正在如期落定。在新型工業化之外,文化產業正在成為吉林省的新投資熱點,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主力軍之一。在第七屆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上,吉林省獲簽的項目額高達54億元。其在深圳文博會,從第三屆的2.35億元的項目簽約,到第八屆的350多億元,增長百多倍。今年5月,在吉林-深圳文化產業交流合作懇談會上,雙方簽約額達93.4億元。在產業之外,文化惠民富民則成為吉林文化事業發展的一個特色標簽,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延伸至每個吉林人身邊,其市縣鄉圖書館聯盟獲文化部、教育部、科技部在全國推廣。就像工業吉林不止汽車、石化一樣,文化吉林也不止二人轉。

    

    走向文化繁榮的制度根基

    

    實行文化體制改革,促進文化發展繁榮,是中國進入全新時期的五位一體發展戰略構成,也是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根本要求。自2003年起,吉林省率先在全國進行了文化體制改革,經過10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已經完成了中央既定的文化體制改革階段性任務,奠定了文化繁榮的堅實根基。吉林省的文化體制改革與國家振興東北戰略同步實施,并作為全國首批進行文化體制改革的試點之一,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以近乎「拓荒性」的艱難探索和推進,首先長影集團和吉林出版集團在全國率先完成改革試點任務。此后,改革由點到面,逐漸擴大和深入國有文藝院團體制改革、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電影發行放映單位改革、廣電網絡整合、非時政類報刊出版體制改革、文化事業單位內部改革等逐步有序推開,一場以創新體制、轉換機制、面向市場、增強活力為目標的文化體制改革戰役在吉林大地全面打響。十年來,吉林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了《支持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吉林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吉林省國有文藝院團體制改革實施意見》、《吉林省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體制改革實施意見》和《關於調整完善市(州)、縣(市、區)宣傳文化管理體制的實施意見》等多項政策措施,為文化產業發展和文化體制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為其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在制度保障下,全省共有256個文化單位完成轉企改制,共注銷文化單位288家,有10861人實現了事業身份向企業身份的轉變。改革,破除了束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一批發展勢頭比較好的文化企業脫穎而出,公益性文化事業也生機盎然。長影集團從一個幾近倒閉的老廠,成為中國影視產業新主力,產出了《斗牛》、《大太陽》和《辛亥革命》等叫座叫好作品;2008年以來,吉林出版集團一般圖書連續5年在全國整體圖書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二;吉視傳媒股份公司2012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2003年全國文化體制改革以來第一家整體上市的網絡集團公司。吉林歌舞劇院集團具有吉林地域特色的大型歌舞《長白神韻》,曾受到中央有關領導的高度評價,并赴俄羅斯、韓國等國進行演出,受到熱烈歡迎。吉林動漫集團創作出了《白山神》、《長白精靈》等一批動漫原創精品。

    「民辦公助」是吉林文化改革的另一項措施,助推文化企業走向市場,形成了國有文化企業和民營企業同步發展的良好局面。吉林動漫集團就是國內首家國有資本相對控股,民營資本廣泛參與,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搭建起來的文化企業集團,是文化體制改革的典型成果。

    

    產業集群戰略制造文化艦隊

    

    在體制改革的穩步推進中,吉林省於2010年適時做出了將文化產業打造為新支柱產業的決策。提出要大力發展廣播影視、新聞出版、演藝娛樂、動漫游戲、數字傳輸、網絡服務、文化會展、休镕娛樂、藝術培訓、工藝美術品經營10個重點產業;建設7個在全國有較大影響的大型文化企業集團、10個到20個各具特色的文化產業集聚區;構建文化產業投融資、技術支撐、人才培養引進、展示交易4個服務保障平台,力爭到2020年,使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達到6%以上。為實現上述目標,吉林省提出了建立跨區域、跨行業一體化的文化產業發展思路,即建設以長春、吉林、集安等歷史文化名城為核心的歷史文化集聚區,以四平、白山、通化為代表的紅色文化旅游集聚區,以查干湖、向海、莫莫格、干安泥林為代表的民俗文化及草原濕地生態風光開發利用集聚區;推動成立吉林工藝美術集團,將富有吉林特色的文化、廣電、出版文化產品推向國際市場;加大推動文化企業上市融資力度,促進長影集團、吉林出版集團等有條件的文化企業上市;發展網絡廣播、網絡電視、手機電視、移動電視等廣電新媒體產業,推動數字出版產業發展,建設版權產業發展服務平台等。「十二五」時期,吉林將重點謀劃實施100個超億元的文化產業項目,打造約50個大型文化產業園區,引導項目向園區集中、企業向基地聚集,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產業群。融資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瓶頸。吉林省通過政策資金引導、構建市場化融資平台,有效破解了這一難題。其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由每年1000萬元增加到5000萬元;新設立6000萬元吉林省文化產業投資引導資金,并以其為種子資金,正在發起設立規模為5億元的文化產業投資基金,鼓勵文化企業通過銀行貸款、發行企業債券等方式,投資開發文化產業項目。2007年以來,吉林省累計投入資金近20億元用於支持文化改革發展,積極為文化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在產業集群戰略實施中,「國家級文化產業試驗園區」東北亞文化創意科技園從2010年底創辦至今,已經集聚動漫游戲、創意設計、新媒體、軟件及服務外包、金融投資、教育培訓等企業200多家,形成了具有較高科技含量和文化創意特質的核心產業體系。在跨行業一體化戰略實施中,長白山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亮點頻現。近幾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長白山文化建設,制定并實施了《長白山文化建設規劃綱要》。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為著力推動旅游與文化的融合發展,相繼與文化企業合作制作推出了大批文化精品,包括電視劇版《非誠勿擾》等,進一步提升長白山旅游的文化內涵。

    

    走向國際化的開放交流與融合

    

    相對於其它產業,文化更加需要開放交流與融合。吉林省在提速文化發展的過程中,高度重視對外開放,并在省內搭建了多個交流平台。在去年第八屆東北亞博覽會,首次亮相的文化產業館博得一致喝彩。該館以「博覽、貿易、合作、發展」為宗旨,旨在成為一個面向世界、服務東北亞的國家級、綜合性優秀文化產品集中展示和交易平台。參展企業涵蓋文化創意、影視傳媒、新聞出版、數字動漫、演藝娛樂、工藝禮品等各領域,描繪出一幅文化科技融合發展的生動畫卷。重點文化企業特裝展區則藉助高新技術手段,使省內龍頭文化企業、蜚聲海內外的文化品牌、文化「走出去」的累累碩果精彩呈現。其所推介的23個文化產業項目,充分展現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魅力,引起境內外資本的濃厚興趣,達成交易額1500萬元。項目涵蓋了影視、動漫、創意、廣告等各個方面,都是文化產業中具有代表性和成長性的項目。東北亞文化藝術周是另一個以文化為主題的國際化平台。2013年6月8日,由中國國家文化部、中國文聯、吉林省政府、長春市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四屆中國長春東北亞文化藝術周再次相約長春。本屆藝術周繼續秉承「多元多彩、共建共享」主題,追求國際性、國家級、品牌化,搭建文化平台,增進藝術交流,展示吉林形象,促進共同發展。第四屆東北亞文化藝術周開幕式暨中國吉林國際動漫游戲論壇、中國(長春)國際動漫藝術博覽會等六大動漫主題活動參展企業以北方地區為重點,涵蓋台灣、上海、廣州、長沙、常州、杭州等全國動漫發達地區。參會企業帶來具有特色的動漫產品及衍生品,集中展銷展示最新動漫產業發展成果,包括動漫電影、電視、音像制品、圖書、報刊、服裝、玩具、電子游戲等動漫周邊產品。本屆文化藝術周的第二個亮點便是東北亞特色的文藝薈萃。韓國現代綜藝晚會專場演出、俄羅斯「小丑嘉年華」專場演出等具有東北亞元素的文藝演出爭奇斗豔,异彩紛呈。吉林省著名美術家作品展、第三屆中國農民攝影大展暨吉林省首屆白山松水攝影雙年展佳作繽紛,展現了高端藝術之旅。吉林省著名美術家作品展首次集中展示「關東畫派」吉林省著名美術家的經典作品77幅,代表了吉林省美術藝術的最高水準,是一次吉林美術史的總結,是一次吉林美術實力的展示。第三屆全國農民攝影大展暨吉林省首屆「白山松水」攝影雙年展由中國文聯主辦,將展出全國農民優秀攝影作品,同時,吉林省首屆「白山松水」攝影雙年展體現「白山松水」美麗吉林的風采,展示吉林省攝影的整體水平和創作實力……

    

    文化事業的惠民富民之路

    

    文化來自民間,亦當為民生重要構成。近年來,吉林省委省政府將文化建設列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把繁榮文化事業作為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納入民生工程,推動文化事業進入惠民富民的蓬勃發展新階段。近年來,吉林省委省政府堅持以人為本,公益性文化事業先行,連續四年把送戲下鄉、文化大院建設、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社區文化中心建設納入省委省政府民生實事。年初公開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作出公開承諾。期間組織工作督查組督查落實,確保這些文化民生實事得到實現。2008年以來,省、市、縣三級共有27項重大城市文化基礎設施竣工并投入使用,目前在建25項。省演藝中心、省文學藝術中心、「二人轉」博物館等重大文化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列入吉林省「十二五」規劃。新改擴建614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農村文化大院4800家、農家書屋7030個。5089個行政村實現廣播電視村村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服務網點達到8792個,覆蓋全省85%的行政村。創新運行機制,組建了圖書館聯盟。每年送戲下鄉3000餘場,覆蓋600多個鄉鎮和40%以上的村屯。在文化事業發展中,吉林省強調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像「車之兩輪,鳥之兩翼」密不可分。在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過程中,吉林省提出文化不僅僅是惠民,同時還要富民。比如,東豐的農民畫,雙陽的剪紙,敦化的刀畫,白城的草編,吉林省使這些農民的手工技藝依託文化大院形成不俗的、初級的產品,進而通過基層干部穿針引線,通過農村經濟人使其走向市場。上述戰略在吉林省各地市州不斷呈現出創新發展的獨特魅力。堅持「文化強市」的琿春,挖掘民間文化資源,全力打造立體化的社會文化,逐步形成了社區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鄉村文化并駕齊驅的文化發展新格局。有「中國松花硯之鄉」美譽的通化市,大力實施龍頭帶動戰略,做大做強以松花石硯為龍頭的文化產業,使其成為繼醫藥、鋼鐵、食品、人參產業之后又一地域特色文化產業。目前,通化從事松花石生產經營的企業已發展到230戶,開發的松花石產品涵蓋旅游紀念品、工藝品、飾品、擺件、保健五大類1200多種。去年,全行業實現銷售收入3億多元,產品遠銷到日本、韓國、東南亞國家等市場。從文化視角觀察吉林,包括二人轉這種在悠久歷史和自然膏腴中所孕育的文化藝術形態,當然重要,亦屬舉國燦爛者;而從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國家戰略審視,吉林省委省政府為其開辟的全新發展路徑,則更具創新價值,因為它讓這片土地上的文化精神由傳統邁向了現代,由一隅跨向了全國乃是世界。

    

 
(來源: ) 編輯:
 
今日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