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欄目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專題報道
 
風險信息披露重視不夠
2013年 07月 30日 00:00    中國窗
 

    亞太區上市銀行透明度分析

    風險信息披露重視不夠

    

    亞太區上市銀行因同處於東亞地區,具有類似的人文背景和經濟業態,經濟發達程度類似且監管方式總體而言屬同一類型,故而對其進行整體分析、評價,希望對於本港及內地上市銀行在透明度方面有所借鑒和參考。

    今次選擇上市銀行樣本并非該區域內所有銀行,而是選取了新加坡、韓國和中國台灣業務規模最大的銀行,因《香港商報》是本港報紙,故而基本涵蓋了在港上市的商業銀行。香港商報金融研究中心評審委員會評委 關晶奇

    

    亞太區風險信披共性:重視度不夠

    相較29家系統性重要銀行,亞太區上市銀行表現出以下共性:

    (一)對於風險管理文化的披露不夠重視,尤其是對於銀行自身的風險偏好、風險承受度幾乎未作涉及,對於風險文化也鮮有明顯見於文字者,需投資者仔細品讀方能覺察。

    (二)風險管理需要達到的目標幾乎未用明確的文字進行說明,唯有中銀香港有表述,「集團的風險管理目標是在提高股東價值的同時,確保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之內」。

    (三)對於風險管理的量化模型及參數設置均非常重視,但對於風險管理模型的局限性和適用範圍未作合理披露。相對而言,恆生集團和中銀香港在這一點上做得較好。

    (四)各家銀行幾乎都未從風險的識別、評估與計量、監測與應對、控制與緩釋的流程和工具來進行披露,而是對於每個產品線分別進行披露,不利於外部投資者了解銀行風險管理的總體脈絡,便於銀行隱藏不願披露的信息。

    (五)對於經濟狀况在極端壓力條件下的變化關注不足。在總樣本中,僅有恆生集團和中銀香港對此進行了分析和披露。

    本港銀行信披更側重突出貢獻

    在本次進行考評的樣本中,港交所單獨上市銀行平均得分為11.50分,新加坡交易所上市銀行平均得分為18.50分,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銀行平均得分為16.25分,中農工建四大行平均得分17.25分。若從港交所上市銀行中刨除渣本銀行(英國)和重慶農商行(內地銀行)后,則其平均得分為11.21分。

    由圖1可見,新加坡交易所中上市銀行透明度披露狀况顯著優於其他樣本,而新加坡、內地四大行、台灣證交所的披露狀况又顯著好於港交所單獨上市銀行均值,而剔除渣打銀行和重慶農商行后,港交所分值還略有下降。

    港交所上市銀行在本次評分中得分較低,可能與香港的披露習慣有關,如東亞銀行,其中英文對照的年報僅有不足300頁,且其中相當大的篇幅是在介紹該行在社區活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和貢獻,而對於本次評選中非常重視的對於風險管理和公司治理的信息披露不足。

    新加坡華僑銀行信披最有誠意

    尽管亞太區銀行在透明度方面尚有諸多值得提高之處,但在某些領域仍頗有值得贊許之處,比如台灣上市的第一金控,其對於控股公司想要披露下屬企業風險狀况有較大借鑒意義,組織架構和職能介紹得很詳細;新加坡上市的新加坡華僑銀行,其披露誠意被本報金融研究中心專家一致認為是最好,甚至超過了29家系統重要性銀行;中國銀行,其對於風險是如何被具體管理的這一部分的披露中,顯著好於國際其他銀行。

    內銀風險披露遠落后國際競爭對手

    相較於全球性銀行和亞太區其他銀行,內地上市的16家A股銀行,相似性更高。尤其是受監管部門硬性規定影響更深,缺乏評估其績效的柔性管理信息,披露質量較差。當然,我們也坦然承認今次的評價稍顯局限性,因并未將各家所有制結構、經營規模、成立年限、上市年限進行區分,僅限於對其風險管理披露狀况進行評價。

    風險披露霧里看花 硬性痕跡明顯

    內地A股上市銀行表現出以下共性:(一)風險管理披露文字類似銀行內部總結,所有問題均會涉及,但基本不會涉及內部信息,讓儲戶和投資者好像了解了所有信息,但仍有霧里看花之感。

    (二)風險管理披露總體狀况:內地A股上市銀行更關注於監管機構強制要求其必須披露的內容,而對於沒有硬性規定以及無法硬性評估其績效的柔性管理信息,披露質量則較差。信息披露重財報信息和附注信息,對於柔性的管理信息披露不足。這一點與先進的國際大型銀行,如摩根大通、新加坡華僑銀行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三)信息披露中,對於風險管理文化以及風險偏好、風險承受度的披露信息不足。對於風險和資本管理原則均未給予高度重視,除四大行外僅華夏銀行對這一原則進行了表述,如「堅持業務發展速度與資本實力、風險管控能力協調統一」。對於風險管理組織架構的披露重視程度不夠,甚至有些銀行并沒有對其組織架構圖進行披露。在這個領域,四大行及民生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南京銀行、光大銀行表現相對較好。

    (四)風險管理工具披露方面:幾乎都未從風險的識別、評估與計量、監測與應對、控制與緩釋的流程和工具來進行披露,而是對於每個產品線分別進行披露;對於風險量化模型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在這個領域的披露遠遠落后於系統性重要銀行,以及亞太區優秀的上市銀行。在這個領域,僅工商銀行、浦發銀行、寧波銀行披露狀况較為良好。其他銀行或是披露不夠完善或是完全未作披露。

    對未來經濟潜在風險分析寥寥

    內地A股上市銀行相對於在紐交所上市的系統重要性銀行而言,尽管也對未來國際國內的經濟形勢進行了分析,但僅僅在董事長致詞中用三言兩語或是一段話進行了總結(見圖2),很少像系統性重要銀行一樣,用數頁紙的篇幅來說明目前的經濟形勢將對銀行的經營產生怎樣的影響,更遑論分析未來經濟形勢若進一步惡化時,銀行將會怎樣運作來保持競爭優勢了。

    我們無法判斷銀行是未充分考慮未來經濟形勢轉壞的可能,抑或是覺得即便披露也不會改變儲戶或投資者的行為,或是認為投資者缺乏這種分析能力。

    總而言之,內地A股上市銀行在這一領域的披露水平遠遠落后於國際競爭對手。

 
(來源: ) 編輯:
 
專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