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欄目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專題報道
 
外銀聲譽風險防範更周全
2013年 07月 31日 00:00    中國窗
 

    【香港商報訊】記者王小椰、鄧建樂報道:在香港商報金融研究中心開啟2013年度全球銀行透明度研究之際,應讀者及投資人要求,本中心將前一年度全球重要系統性銀行、亞太區重要上市銀行透明度評價綜合排名進行公布。商報金融研究中心研究成果表明:內銀聲譽風險管理理念稍顯狹隘,外銀的聲譽風險管理更為周全。與此同時,本研究中心將對監管層、專家學者觀點進行進一步梳理,并與各大金融機構、專業中介、各監管機構就透明度研究與推廣作進一步探討。

    

    內銀信披有質的進步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 潘功勝

    近年來,內地銀行業通過強化信息披露要求、推動會計準則持續趨同、強化場外市場監管、加強外部審計機構監管等措施,不斷提高銀行機構的透明度水平。近十年來,隨著銀行業金融機構相繼登陸境內外資本市場,信息透明度取得了質的進步。中國主要銀行按照國際會計語言,按照監管孰嚴的原則對外披露信息。接下來,應進一步采取有效措施,繼續加強透明度建設,確保銀行機構高效、穩健運行。

    在信息披露方面,對商業銀行(特別是上市銀行)的信息披露提出了嚴格要求,一些銀行機構需要滿足多地、各個監管部門的監管要求。今后,應繼續強化信息披露要求,積極推動國際相關披露原則和建議的執行。

    在國際會計準則趨同方面,中國已實現與國際會計準則的持續趨同,并得到廣泛認可。下一步,應積極參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制定過程,促進全球會計準則充分考慮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的實際情况。

    在場外市場監管方面,中國已通過多種措施推動場外衍生品市場的標準化。已建立上海清算所作為境內的中央對手方承擔場外衍生品市場的中央清算職能,并要求所有的場外衍生品交易都報告數據。接下來,應進一步加強支付、交易、清算等核心基礎設施的建設。

    在外部審計監管方面,中國已實現與國際審計準則的持續趨同,并得到廣泛認可。對金融企業聘用外部審計機構也有相應規定。今后,應密切關注國內、外審計業務發展形勢,及時修訂完善審計準則體系,加強對外部審計機構的監管。在加強評級機構建設方面,中國信用評級行業發展歷史較短,發展的空間較大。下一步,在適度支持本土機構發展的基礎上,應引導投資人特別是大型金融機構加強內部評級體系建設,減少對外部評級的依賴。探索投資人付費模式和雙評級制度,完善信用評級行業的執業規範,增強市場競爭。

    透明度關乎金融機構存亡

    國研中心金融所所長 張承惠

    透明度問題是金融機構誕生以來始終與金融機構相伴相隨,隨著跨國金融業的興起,因為透明不足引發的問題日趨嚴重,不少金融機構就是因為存在透明度缺陷而導致經營失敗,并引發了嚴重的后果。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在相當程度上就是透明度不夠以及隨之而來的金融監管約束不足,投資者的知情權未能得到有效保護而引發的,這也正是危機爆發后國際社會對金融機構提高透明度呼聲高漲的重要原因。

    探討金融透明度議題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對於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國家而言,金融穩定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之一,特別是在今天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型,金融進一步深化的時期,進一步提高金融透明度不僅有助於強調金融機構的自律,提高監管部門的效率,將各種金融風險的隱患消滅於萌芽狀態,而且有助於金融機構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更加有助於與公眾的溝通,更加努力提升服務品質和創新能力,縮小中資銀行和國際一流銀行的差距,增強國際競爭力。

    作為日益開放的金融市場,充分的透明度也有利於吸引各類投資者提高金融服務水平和金融交易活躍程度,因為一個高度透明的市場可以使投資人更準確,更便捷地度量和評估風險,發現投資機會,樹立市場信心。從這個角度看,透明度不僅關系到銀行,關系到資本市場,也關系到其他的金融與準金融機構,關系到學術界、政府和媒體。

    銀行透明度的研究,體現出公眾對金融機構特別是商業銀行關注度日益提高。希望各界更多的關注銀行透明度的研究,這有助於進一步完善透明度的評價方法,有助於改善銀行等金融機構信息披露的質量。

    內銀聲譽管理理念仍狹隘

    對於各大銀行媒體報道透明度的統計,香港商報金融研究中心采用的是華文媒體搜索引擎。本以為中文搜索標的對於中資銀行來說,應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在香港商報金融研究中心的研究中卻意外發現,媒體報道最多的并非中資行,而是擁有外資背景的匯豐控股,該行在2011年的華文報道總量為61347篇,比排在第二位的中國銀行多了6500篇。原因在於匯豐控股對待銀行聲譽風險、媒體關系擁有獨到的管理方法。匯豐將旗下各分支機構、分行管理層每年接受的媒體訪問量作為其業績的考核指標,且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亦有公關部人員在旁提供相應輔導,把握發言尺度。

    近日,銀監會內部人士在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時表示:中資銀行的銀行聲譽風險管理理念仍顯狹隘,更多的是通過一個部門對銀行聲譽風險進行管理。

    而在匯豐控股、澳新銀行的聲譽風險管理理念中,將銀行每位職員均視為聲譽風險發生節點,并在銀行產品設計流程、內部環節、員工日常行為等方面進行事先防範;并對或將出現的風險,做有全面周到的防範措施,尽量將負面影響降到最低。但縱觀國內,當銀行執行系統技術升級的任務時,會認定為技術部門工作;并不會與聲譽風險管理部門知會與溝通。

    但若升級環節出現問題(近期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系統出現此類問題),銀行的應對處理方式并不完美。

    防風險 銀監會列職責重點

    銀監會第一職責是防風險,主要是要守住系統性和區域性風險底線。具體一般按照風險的重要程度或者風險的占比總量來對每一種風險進行指導,每一年的關注點不同。

    2013年除了關注從鋼貿風險暴露出來的行業類風險,還要重點關注新型產業風險。比如理財產品風險,理財產品更多的是需要規範;代銷和飛單實際是違規,違規代銷的本身不是理財產品,這類行為屬於新型業務的潜在風險。

    第二任務是服務實體經濟,銀行業是服務業,要堅持支持三農業務和小微業務,支持國家的重點建設和新興產業。

    第三任務是促進銀行業改革和轉型,這包括推出的新巴III即新資本辦法。銀行改革轉型是內地銀行業的長久話題,但是一直以來,銀行重視規模化、簡單粗放的盈利模式,改革動力不足。現正好借巴III之勢來推動銀行業轉型邁入實質性進步,將銀行從原本的規模化盈利轉向真正的節約化經營。當然,轉型任務不是一年能夠完成的,但希望今年能夠藉助新標準、新的資本約束來促進轉型邁入實質性階段,除此之外后期還要有其他配套制度的配合。

    春華資本主席 胡祖六

    銀行透明度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建立有效合理的透明機制,將有助於降低風險。香港商報研究中心在未來的研究中,應讓透明度理念發揮更加實質的作用,尋找出適合銀行階段發展的透明度建設方法。

    雖然并未知悉去年各大銀行的透明度排名,但胡祖六一語中的指出:美資銀行的透明度情况要高於日德系銀行,因為美國資本市場較為成熟。成熟資本市場中的銀行透明度將會更高。

    上海交大中國金融研究院副院長 費方域

    銀行透明度的研究是一個新鮮事物,對於金融穩定很有意義。

    銀行透明度的理念若要深度推廣,建設通過從上至下的方式,讓銀行管理層有所認識。

    雖然其暫未對銀行透明度研究提出很多建設性建議,但費方域願意對透明度評價體系提供一些意見。

    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經濟學教授 陳志武

    研究銀行透明度事情有意義,且一定要堅持,最好對其他行業也開展這樣的評價。

    作為交通銀行獨立董事及風險管理委員會委員,他毫不掩飾地自豪舉薦交通銀行。

    陳志武表示,在交行任職的三年間,每個季度都要對交行各方面數據進行查看和評估,深刻感受到交行在董事溝通、信息披露等方面的開放透明。

    浙江泰隆銀行副行長 金學良

    對於銀行透明度持非常開放樂觀的態度,只有讓媒體掌握真實情况,媒體才能主動幫助銀行傳遞正面信息。銀行透明度建設對於小銀行尤為重要,因為透明度不高則容易遭受聲譽風險。

    對於銀行「軟性」建設,需要更加重視與媒體、投資者和股東的溝通。對於泰隆銀行自身,金學良自信滿滿,主動與媒體、投資者和股東溝通,并成為常態化。

    

 
(來源: ) 編輯:
 
專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