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私人銀行對中國客戶的爭奪戰在未來幾年間料將更為激烈。普華永道近日發布的《2013年全球私人銀行和財富管理報告》稱,未來兩年內私人銀行將把中國列為主要新客戶的開拓市場。
私人銀行是銀行業務的一種,旨在為富裕階層提供個人財產的投資與管理,其客戶的金融資產一般在100萬美元之上。
普華永道中國銀行業和資本市場主管合夥人梁國威指出,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國內擁有較多可投資資產的高净值客戶群的日益龐大,使全球性和區域性的私人銀行均將目光轉向中國市場,準備開拓新客戶。
在全球經濟放緩的大背景下,中國已成為全球私人銀行業務發展潜力最大、增長最快、機會最多的市場之一。根據麥肯錫的預測,中國高净值人士到2015年將達到200萬;超高净值人士人數或將接近13萬,是2012年人數的近2倍。
業內人士認為,雖然與已有百年歷史的歐美私人銀行相比,發展不足10年的中資私人銀行遠未成熟,但面對虎視眈眈的外來競爭者,亦無需過度擔憂。
「外資私人銀行不會造成致命威脅。」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告訴中新社記者,受益於長期的客戶渠道積累和品牌建設,以及網點優勢,中資私人銀行更加熟悉客戶的需求和偏好,可以為其「量身定做」。而外資銀行本土化程度相對較低,阻礙了競爭力的充分發揮。
中國工商銀行城市金融研究所有關人士指出,中資銀行在國內擁有政策優勢,各類產品資質齊全,產品受到的限制少於外資銀行以及其他機構,加之可提供各種周期的產品,故中資銀行的私人銀行在競爭中仍有較大優勢。
雖然目前中資銀行在私人財富市場上仍占據主要地位,但挑戰也不容忽視。
郭田勇指出,目前中國富裕人士將資產向海外轉移的偏好日益明顯,而外資銀行無論是在全球網點的覆蓋,還是在資源配置的專業性上,都優於中資私人銀行,可能會使其面臨威脅。
胡潤財富報告顯示,2012年,中國富豪中擁有海外資產的已達1/3,海外資產在總資產中的平均占比為19%,預期境外投資將進一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