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欄目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針砭時弊
 
造紙商護林拓綠色工業
2013年 09月 19日 00:00    中國窗
 

    砍伐自然林 自植人工林

    造紙商護林拓綠色工業

    【香港商報訊】記者李素瑩報道:造紙業傳統上被視為極不環保的工業,但隨着現代工業技術的進步,一些造紙商已發展成綠色工業。世界五大造紙商之一的亞洲漿紙集團(APP)現已全面停止使用砍伐來自天然林的木材作為生產原材料,自行培植人工木林,并與非政府組織聯手保育具高保育價值的雨林。集團表示,其在印尼及中國海南造紙廠的環保標準更勝歐美國家,而隨着亞洲區內高效益造紙業的發展,歐美傳統造紙業正值結業潮。

    

    APP於去年6月發布了「可持續發展路線圖2020」,并於今年2月發布了「森林保護新措施」,計劃原定於2015年全面停用天然林木材,但該集團及其木材供應商提前於今年2月全面暫停涉及天然林的作業,并規定所有供應商於2月前砍伐的天然林木材只可於8月31日前交付,該集團又會派出專責人員往供應商點算2月前砍伐的木材數量,至8月后已不再接收天然林木材。

    Greenbury:新技術提高產量

    該集團現時擁有250萬公頃的林地,當中100萬公頃列為保育區,即占全部的四成,比印尼政府所規定的三成為高。用以供應木材的150萬公頃人工林主要種植桉樹和相思樹,由於自設科研中心,透過雜交嫁接等技術,達至高速生長和高產量,一般只需5至6年的樹齡即可砍伐,惟當中不會涉及基因改造。林地不會使用化學殺菌劑或化肥,而會采用生物肥料及生物控制,透過自然天敵控制真菌生長,研究人員并會時刻監察土壤和植物的健康。

    APP可持續發展董事總經理Aida Greenbury介紹稱,現代造紙業於70至80年代間在印尼迅速冒起,再於近20年間在中國發展,而歐美的現代造紙業則早於50年前,甚至100年前已經興起。歐美造紙商采用50至100年前的技術,生產過程會對環境造成高污染,生產效率也較低,所用的木材一般要待樹齡達至25年以上的才可用於生產線。

    APP在印尼取多個環保認證

    相比之下,APP在印尼及中國海南的造紙業務由於是后起之秀,采用最新的生產技術,在生產過程中不會釋出黑烟,耗電量低,廢水亦有嚴格的處理。她坦言,集團在印尼及中國海南的造紙業務比歐美區內的造紙業更環保,效益也較高,所用的人工林木材也只需5至6年的樹年齡。「我每個月都聽到北美和歐洲有造紙廠結業,他們的生產成本高且效益低,缺乏市場競爭力。」

    APP旗下在印尼的9間造紙廠全部取得多個環保認證,包括ISO9001、ISO14001和PEFC(森林認證體系認可計劃),確保生產流程和原料合乎環保要求。該集團亦有向其他木材供應商購入木材,供應商必須取得可持續森林管理認證(SFM)。除森林保育規定外,木材的砍伐作業也不可損害地區和諧及人權,并要遵守國際勞工組織核心公約(ILO Core Con-ventions)。

    為防止非法木材的流入,廠方對所有運送木材往廠房的貨車都會進行檢查。貨車須持有廠方發出的執照,并要出具由林業部發出的證明,以證明該批木材來自可持續林場,并須登記車牌號碼、司機身份證號碼、木材種類和數量。職員會檢查木材品種,一旦發現受保護的瀕危品種,會即時將有關木材扣起并通知政府相關部門跟進,違反集團保育政策的供應商會被取消采購合約。

    APP允許在供應鏈內存在最多5%的合法殘留木材,這是基於印尼政府要求漿紙公司使用來自建立在退化及過度砍伐林地上的人工林所產生的殘留木料。印尼林業部早前強調,這并非天然林砍伐,而是善用木材及廢料,以免因焚燒或任其退化而造成更多的碳排放。此外,在廢紙回收當中,也難免會有紙漿來自天然林木,而城市發展亦會涉及伐木,將城市發展所砍伐的木材應用於造紙,聊勝於焚燒造成碳排放。

    人工植林利吸碳抗濫伐

    Greenbury指出,社會上普遍認為紙張是不利環保的產品,但APP透過人工植林,既不涉及天然林的濫伐,更促進林木的吸碳能力。她指出,集團所種植的桉樹會在樹齡達5至6年時砍伐,桉樹會隨着樹齡的增長在碳吸收能力上有所增長,但到達10年樹齡后,碳吸收能力便停止增長,而5至6年的樹齡則是碳吸收能力最高的時候。因此,在人工林上持續植樹,并在碳吸收能力最高的5至6年的樹齡時期砍伐,便能持續為地球吸收更多的碳量。

    APP目前擁有的250萬公頃林場每年每公頃可吸收30公噸的碳量,為地球降溫。她認為,只要消費者小心選擇由負責任生產商生產的紙制品,反而更有利環保。現時,消費者對負責任紙品的需求正在增長,造紙商需要持續研發新的綠色技術,有關研發成為了業界發展的挑戰。

    

 
(來源: ) 編輯:
 
針砭時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