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欄目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專題報道
 
北上養老一床難求 民資外資門檻宜降
2013年 09月 19日 00:00    中國窗
 

    期待已久的「廣東計劃」於今年8月正式推行,移居廣東的香港老人可在當地領取高齡津貼,3萬多名在粵養老的港人受惠。但與此同時,隨著「銀发」熱潮的逼近,廣東養老機構也面臨困境:公立養老院一床難求,民辦養老院一半空置,港資養老院生存困難。為突破瓶頸,國務院本月提出,支持社會力量舉辦專業化養老機構,鼓勵境外資本投資養老服務業。同時,粵省也計劃年內提供土地優惠,支持民間和港資養老機構的舉辦,在「銀发」熱潮到來之前,破解養老困局。香港商報記者王曉蕾

    

    1

    

    港人在粵養老需求旺盛

    

    記者獲悉,受惠於香港本月推出的「廣東計劃」,3萬多名在粵居住的香港老人不再需要回港住滿60天,也可以領取每月1135元的高齡津貼。同時,在「廣東計劃」推行首年,即本年10月1日至次年9月30日,允許已符合其他申請資格并在緊接提出申請日期前已連續在廣東居住一年的申請人,無須符合緊接申請日期前連續居港一年的規定,也可受惠於計劃。在沒有「廣東計劃」以前,所有在粵居住的香港老人,必須每年在香港住一段日子,不能長期地離開香港還拿這個津貼。這一規定導致了很多有意北上的香港老人望而卻步,甚至不少人被迫回流,而此次「廣東計劃」的推出,將會緩解這一難題,給居粵的香港老人帶來便利。記者了解到,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香港老人青睞於北上養老,深圳、廣州、東莞等珠三角城市地由於地理優勢,成為港人的首選。香港的養老院主要有三種,一種是政府資助,一種是私營,一種是私營與政府資助結合。但目前香港的公立養老院需要排隊,私立養老院收費又十分高昂,少則每月8000港元,多則過萬。相比香港養老院的高昂收費,粵省養老院則具有明顯優勢,平均每月的收費在2000-4000元人民幣左右。而且,香港寸土寸金,大部分養老院都不可能為每一個老人提供獨立房間,內地廣闊的空間可以緩解香港的社會養老壓力,必將會吸引越來越多的香港老人北上養老。

    養老需求越來越大

    與此同時,粵省也將迎來「銀发」熱潮。據統計,截至2012年底,廣東共有60歲以上老人1101萬,占全省戶籍人口的12.8%,預計2015年,這個數目將會達到1300萬。據了解,廣東省提出到2015年全省養老體系的目標是「9073」,即90%的老人通過家庭照顧養老,7%左右的老年人由社區提供日間照料和托老服務,3%的老年人可入住養老服務機構。相比這一目標,廣東在養老機構的建設仍有較大空間。且據統計顯示,廣東的養老機構還存在區域不平衡的問題,珠三角地區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23.5張,而欠發達地區每千名老人僅有床位12張。事實上,隨著老年人的增多,入住養老機構的需求隨之水漲船高。東莞東城敬老院在前兩年,入住率僅有30%左右,但記者近日致電諮詢時,工作人員稱「只有幾個床位了,而且優先提供東城區的老人,非東城區的老人則需要排隊,目前已經有8個老人在排隊」。深圳南山區社會福利中心的床位也已全部滿額,且排隊等床位的多達幾百人,該福利中心負責人稱,只能等二期工程完工,便可增加600個床位,「但至少要一年之后」。此外,包括深圳福利中心養老院等在內的公立養老機構,記者致電時,都紛紛表示,「多少年來,一直是滿員的」。

    「這是未來的大趨勢」,深圳南山區福利中心養老院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現在有些老人不是很能接受在敬老院養老,但隨著社會觀念越來越開放,大家的文化程度越來越高,未來的養老需求也會越來越大。

    

    2

    

    民辦養老機構人氣低迷

    

    但與公立養老機構的「一位難求」相比,民辦養老機構卻「門前冷清」。廣州、深圳、東莞等多地的民辦養老機構,入住率均低於五成。究其原因,主要在於收費多、位置偏、門檻高,另外,民眾普遍認為公立養老機構更值得信賴。據了解,深圳有敬夕陽頤養院、康復會頤康院、任達愛心護理院、金奧護老中心、深慈頤養院、麒麟養生苑6家民辦養老院。其中,深慈頤養院共有100多個床位,卻僅有30多位老人入住。康復會頤康院可容納300名老人,目前僅有100多名老人。記者了解到,老人之所以不願意選擇民辦養老機構,一方面是因為民辦養老機構收費略高,公立養老院每月平均1000-2000元,而民辦養老院平均每月2000-4000元;另一方面民辦養老院的地址都相對偏僻,家屬去探望較為不便,而公立養老院大多地處繁華市區。位於廣州白雲區太和鎮的享福老年公寓,距離市中心天河區20多公里,全面護理的單人房,每月收費在3000元左右,公寓設有床位近300張,但僅有100多老人入住。其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民辦養老院屬於市場化運作,獲得的財政支持較少,價格明顯高於公辦養老院,導致部分老人難以入住。除此之外,還有不少養老院自設門檻,把一些有需求的老人擋在了門外。樟木頭的真情敬老院費用為每月2500到4200元,據其工作人員透露,該院只接收莞籍的老人,以及廣州、深圳、香港戶口的老人,還有做生意的新莞人父母,但不接收打工的新莞人父母,擔心他們把老人送過來,就甩下不管了。

    

    3

    

    港人醫保報銷仍存障礙

    

    自2007年CEPA補充協議四,允許港資以廣東為試點獨資養老機構以來,目前,在粵港澳獨資舉辦的養老院目前共有3家,肇慶伸手助人護老頤養院,床位300張;深圳康復會頤康院,床位350張,廣州紅升僑頤養老院,床位210張。其中,紅升僑頤養老院自開業以來,一直虧損,院里入住港人最多時只有10多人,而目前僅剩下1位香港老人。據養老院負責人稱,最初辦院的目的是為了能讓港人在內地安享晚年,但由於津貼領取限制、醫療跨境報銷難等問題還未解決,特別是醫保跨境報銷問題,使得港人赴粵養老遭遇瓶頸。據記者了解,在香港公立醫院看病,住院一天只需100元的花銷,這樣的福利在內地卻很難享受得到。此外,加之內地醫院排號難、過度治療等詬病,使得香港老人對內地的醫療缺乏信任感。此前,香港賽馬會和NGO合作在深圳設立了老人院,肇興也有與香港NGO合作老人院,專門收香港的老人,但是因為醫療條件難以保障,而少有人願意去。看病需自付費用,已成為北上養老最大的負擔,也是較多老人北上的主要顧慮之一。據統計,近年工聯會內地中心年均協助近200名長者回港,新家園協會近兩年亦每年幫助過百名有經濟困難長者返港求助。對於粵港醫療社保未對接的現狀,已成為港人到粵養老的瓶頸問題,兩地相關部門曾多次交涉未能找到解決方法。業界認為,港府此次對生果金全面「松綁」,已為吸引更多港人廣東養老「開個好頭」,希望粵港政府對相關問題能有所進展。

    

    4

    

    養老困局亟需破冰

    

    目前,養老機構的結構性失衡成為廣東養老面臨的一大難題:公立養老院一床難求,民辦養老院一半空置,港資養老院生存困難。針對這些問題,業界呼吁政府,在加大養老機構建設力度的同時,對一些家庭有困難、但又住不進公辦養老機構的老人給予一定的經濟補貼,讓他們能夠入住民辦養老機構。此外,還應在醫療、交通等配套設施上給予民辦及外資養老機構一定的支持。在日前發布的《深圳市養老設施專項規劃(2011-2020)》中明確提出,深圳民辦養老機構缺少扶持。截至2011年底,深圳社會養老機構養老床位1894張,占全市機構養老總床位的48%。但由於社會辦養老設施在建設、運營和勞動力成本等方面缺少扶持,願意入住社會辦養老機構的老人比例不高。由於受財政制約,街道養老機構主要接收本街道「五保老人」,設施入住率偏低;另外由於街道級養老設施居住和配套條件較差,老人入住意願不強。這些問題不僅存在於深圳,記者了解到,廣州有93%的民辦養老機構是依靠租地,經營缺乏穩定性。而且目前公辦養老院不用交城市污水處理費,但民辦養老機構不能享受同等待遇。另外,民辦養老機構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堤圍防護費等減免的呼聲很強烈。有港資養老院負責人建議,在粵港醫療社保未對接的現實情况下,港府可根據CEPA協議在廣東興建醫院,為北上長者提供「就地看病就地報銷」等便利。

    

    5

    

    扶持民間及境外養老投入

    

    如何在「銀发」潮到來之前破解養老困局,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在8月1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在政府「保基本、兜底線」的基礎上,推動社會力量成為發展養老服務業的「主角」;支持社會力量舉辦專業化養老機構,鼓勵境外資本投資養老服務業。同時,要分層分類提供養老服務。公辦養老機構重點做好為無收入、無勞動能力、無贍養人和撫養人、失能半失能等生活困難老年人提供無償或低收費服務。通過簡化和規範程序,減免行政事業性收費,支持社會力量舉辦專業化養老機構。這一政策對於民辦和外資養老機構的設立,無疑是一大利好消息。人口老齡化形勢日益嚴峻,而廣東的養老服務業還處於發展初期。專家認為,僅靠政府力量難以滿足養老需求。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境外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不僅可以破解養老難題、改善民生,還可以充分吸收其養老服務業的先進管理手段和服務理念,借鑒經驗技術優勢,促進相關產業服務質量和水平的提高。此外,記者了解到,為進一步支持港資獨資在粵辦養老院,目前廣東省民政廳正牽頭制定提供土地優惠條件,計劃年底前出台,優先安排有關項目用地計劃指標,對符合條件的養老機構以劃撥形式供應用地。下一步,還將開辟「綠色通道」,再降低港資養老院的資金准入門檻和運營成本。據悉,《深圳市養老設施專項規劃(2011-2020)》提出,未來深圳的養老設施涉及新增建設用地的,如果是社會投資養老設施的,規劃建議在用地供應方式上可以采用協議出讓免地價、產權歸政府的方式。一系列的政策推出,為民間及海外資本投入粵省養老行業提供了保障,支持養老機構的興建,更為緩解養老困境,注入了有力的「強心針」。

    

 
(來源: ) 編輯:
 
專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