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欄目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專題報道
 
港中大北上試水中國新農業
2013年 09月 28日 00:00    中國窗
 

    「香港智造」深圳孵化(一)

    港中大北上試水中國新農業

    9月25日,第二屆深圳國際生物科技創新論壇暨展覽會揭幕。在這次展會上,來自本港大學的頂尖科研精英以一批高科技項目向各界展示了「香港智造」的實力。在此之前,人們或許只留意到本港大學的教育吸引力,而忽略了包括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在內的多所本港大學於跨境高科技合作領域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他們是深圳虛擬大學園不可不提的重要創新力量,在深港合作、協同創新上付出真誠的努力,在生物醫藥、農業科技、裝備制造、海洋科技、光機電一體化、社會公益等領域結出累累碩果。

    本報記者近日走訪多所本港大學設於深圳的研究機構,親眼見證它們北上征程中煥發的「改變世界的神奇力量」。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院的生物育種科研團隊是記者第一個「親密接觸」的對象,該團隊正在將香港「信譽農場」計劃引入深圳,長期致力於以科技力量破解中國種業市場被外資壟斷、生態失衡和食品安全等重大民生難題。

    香港商報記者 朱求真 杜潔菡 通訊員 趙海燕

    1

    高科技種出好蔬菜 抗衡種業壟斷

    生物科技是當今國際科技發展和經濟競爭焦點。自2005年被納入首批國家級生物產業基地,深圳一直把生物產業作為經濟引領,并在2012年正式將生物產業定位為三大支柱產業之一。由全球植物分子生物學權威、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張建華率領的一支頂尖生物育種科研團隊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於2011年年末通過深圳市政府以吸納海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和團隊的「孔雀計劃」北上。2013年1月,香港中文大學分子育種項目落戶深圳市大鵬新區生態創意農業園;8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院與深圳市龍華新區進行合作洽談,將約200畝基本農田用地(其中包含23畝水塘),主要用於引入蔬菜育種項目建設。

    港中大深圳研究院蔬菜分子生物技術工程實驗室副主任于為常教授日前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透露:「我們在深圳的工作任務之一,就是嘗試解決蔬菜種子市場被外國壟斷的問題。」

    原來,中國是全球頭號人口大國,蔬菜的產量和市場需求大得驚人,可由於本土種子企業規模小、研發能力極弱,許多國產的蔬菜種子無論在產量上,還是在作物的外形美觀度上均遜於進口種子,市場較量中難免節節敗退。目前,種業市場上近九成的高端蔬菜種子是進口品種。許多人擔心,長此以往,中國的蔬菜種業貿易會陷入受制於外國的困境。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在中國最大的蔬菜產區和集散地、有「中國蔬菜之鄉」之稱的山東省壽光市種業市場上,本地生產過的鸡腿蔥、獨根紅韭菜、芹菜等一批地方特色品種現在幾乎消亡殆盡,取而代之的是進口的品種;同時,隨著外資壟斷局面的形成,一些進口種子的價格節節上漲,部分作物的種子價格甚至貴過黃金,再加上后期推廣、銷售體系每個環節層層加碼,令到消費者的生活開支不斷增加。

    「中國的農業科研界必須有所作為。我們現在所做的,就是藉助香港最先進的植物分子生物學技術,在深圳培育出自家的高端種子,同進口的種子抗衡。」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院于為常教授說,港中大深圳研究院農業生物技術創新團隊目前正在探索采用轉基因和非轉基因的傳統方法,開展玉米、大豆以及蔬菜育種研發。

    2

    推廣「信譽農場」借港經驗護駕食品安全

    不過,港中大團隊的夢想并不只停留在實驗室內,他們還有一個很大的產業夢。

    「具體而言,就是將香港『信譽農場』的技術標準引入深圳,在一批示範農場取得成功經驗后再向內地推廣,嘗試幫助內地改善日益嚴峻的食品安全問題;同時,尽快實現技術成果的市場化轉換,解決團隊的資金來源問題。在更長遠的時期,則是以培育一家蔬菜上市企業為目標,形成一種從育種到產業化種植和銷售的可持續發展模式。」于為常說。

    所謂「信譽農場」,是指港府漁農自然護理署及蔬菜統營處於1994年聯合推行的一項農業發展計劃,旨在推廣優良園藝操作及環保作物生產方法,確保農夫生產優質及安全食用的蔬菜,保障市民健康。該計劃推出的背景是,香港經濟起飛之后,農業生產經營活動大幅萎縮,市場所需之大部分生鮮食物主要依靠進口。然而,失去對生產環節源頭的監控,令港人面臨食品安全風險。漁護署認為要有效地改善問題,必須以源頭管理,應早在蔬菜生產種植的階段開始做監管,在產菜地區檢查農戶正確使用認可農藥,保證產品的安全標準,更重要的是,希望設立一個制度令市民一眼便可辨認該菜產品屬安全出品,這樣可同時保障市民健康及生產者利益,於是「信譽農場」計劃便由漁護署、菜統處及本地農民衷誠合作下應運而生。參與「信譽農場」計劃的本港菜農,由香港漁農署為菜農同意提供技術指導,并為蔬菜提供一系列的檢測、檢疫等;收獲后,則由蔬菜統營處負責批銷「信譽農場」的全部產品,并以印有特別標識,以菜統處註冊的「好農夫」品牌批銷至指定的街市菜檔發售。經過20餘年的發展,本港約有2500個農場,務農人口約為4700人,但由本地供應的新鮮蔬菜量仍不足市場總需求量的5%。

    「現在內地的農產品主要是由一家一戶的形式種植,無法施行統一的品質標準;分散的生產模式下,政府也無法進行精準管控,令到有毒食品層出不窮,今年山東出現毒大薑、湖南出現鎘大米,都是這種種植模式無法監管的后果。如果『信譽農場』計劃能在內地大面積推廣,實現規模化種植和管理,便有可能在源頭上解決中國人的食品安全問題。」于為常向本報表示。

    3

    科技合作 探路產業升級

    今年1月和8月,港中大深圳研究院與深圳市大鵬和龍華新區簽約,分別獲得大鵬新區約450畝、龍華約200畝的基本農田,據于為常介紹,目前兩塊基地都在進行荒地改造階段,改造后的土地主要用於引入蔬菜育種項目建設。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不論香港還是深圳,皆非農業發達地區。根據漁農自然護理署的數據,2010年的香港農業生產總值僅為6.15億港元。而深圳則是中國內地首個沒有農村、沒有農民建制的城市,深圳約2000平方公里土地中,農業用地僅10萬畝。深港兩地的農業合作會結出怎樣的果實呢?

    對此,于為常的解讀是:「深港兩地可在發展現代農業、生物育種產業上獲得雙贏。」

    他進一步解釋:「在香港,港中大的實驗室只有幾畝的試驗田可用以進行純技術性科研工作,很難實現市場轉換和實際應用,導致許多研發資源和成果不能有效地應用到生產。而通過與深圳合作,港中大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可以得到大面積的試驗田,這是在香港無法實現的;更為重要的是,我們團隊通過深圳可以更及時地了解內地農民的問題和需要,市場需要種子就研究種子,市場需要食品安全就努力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此外,深圳的農業用地已轉為國有,具有政府統一規劃與利用的農業用地資源,從而可以統一發展現代農業生物育種產業,也有利於引入香港『信譽農場』的模式,積累成功經驗后可推廣至全國。對深圳而言,團隊已經有10多年的研發經驗,取得了大量獲得國際認可的研發成果,是一支具有國際水平的農業生物技術研發團隊,可以幫助深圳發展現代農業生物育種產業。可以說,雙方的牽手,是港中大的需要,也是深圳的需要、內地的需要。」

    4

    觸角伸向內陸 「節水妙計」助建生態平衡

    目前,港中大深圳研究院的「舞台」不僅局限於深港兩地,而是遠遠地伸向了廣闊的中國內陸腹地。日前,本報記者隨港中大深圳研究院的生物育種科研團隊赴內蒙古考察河套灌區,親眼見證本港科技精英團隊是如何「長袖善舞」的。

    本次領隊的張建華教授是港中大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主要研究植物在乾旱環境中的分子組織和生理變化,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他曾於2008年獲國際權威科學期刊《自然》評為「五位可改變世界的農作物研究者」之一。

    張教授告訴本報記者,位於黃河上游的河套地區的種植業發展得比較好,因為它靠近黃河,擁有得天獨厚的灌溉條件。但是土地用水量極大,而且水中的鹽分在土壤中積累過多就會形成鹽堿地,破壞農業種植生態。當地原來采用的傳統挖深溝方法雖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土壤的鹽質化,卻需要浪費更多的水資源。總體而言,黃河水資源屬於稀缺性的水資源,上游節流太多,就會影響到下游的用水,令整個黃河流域的乾旱問題加劇。港中大深圳研究院的這支科研團隊,就是應當地政府之邀去探尋節水良策的。

    香港中文大學農業團隊此前已有許多成功的節水案例。以西北地區為例,當地的水資源極少,主要是靠祁連山流下的雪水灌溉農田,如果農田用水量增加,生態水量就會相應減少,進而產生生態沙漠化的大問題。張建華以其研發的「分根區灌溉」為他們帶來新出路,令到玉米、葡萄等作物在用水量減少50%的情况下不會出現減產。經多年推廣,有關灌溉法已被西北的農田廣為采用,而澳洲、土耳其、非洲及其他國家亦不乏用家,他對世界的改變正逐漸累積及顯現。

    本次率團隊考察河套地區后,張建華向本報表示,此前在中國西北地區的成功節水經驗可運用到內蒙古的河套地區。在后續階段,港中大的農業團隊還將進一步跟進當地的水資源以及氣候情况,研究開發最適合當地的作物品種,以及節水模式,有關成果為提升全球農業的效率,以更少灌溉產生更多收成的目標帶來新的方向。

    

 
(來源: ) 編輯:
 
專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