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欄目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商報評論
 
香港聯繫匯率三十周年
2013年 10月 17日 00:00    中國窗
 

    香港聯繫匯率(聯匯)制度在1983年10月17日推出。今天是推出聯匯制度的30周年。

    30年以來,聯匯一直是支持香港貨幣和金融穩定的基石。香港在這段期間經歷過多次經濟周期和金融危機,聯匯一直行之有效,運作暢順。聯匯制度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當年聯匯推出前,港元匯率大幅貶值,引起社會的動蕩。經過30個年頭,有些市民對當時的情况可能已經印象模糊,年輕一代或許從未聽說過。藉着聯匯30周年,我在此重申聯繫匯率對香港的好處和重要性。

    回想1983年時,香港實行浮動匯率制度,當時適逢中英就香港未來進行談判,市場對香港經濟和港元的信心不足,港元匯率急速下滑,由1983年6月初1美元兌6.5港元,跌至9月21日1美元兌8.36港元,到9月24日更跌至9.6港元。當時市民都害怕港元貶值,不少人恐慌性地在市面搶購糧油和日用品,連廁紙也成為搶購的目標。當時,我剛剛加入政府,擔任沙田助理政務專員,負責社區建設,記憶非常深刻。

    聯繫匯率就是在這個背景下誕生。政府實施聯繫匯率后,港元匯價穩定下來,市面回復平靜。這件事情清晰地告訴我們,穩定的匯率與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聯匯提供穩定貨幣環境

    過去30年,聯繫匯率制度有效地維持港元匯價穩定,也提供了一個穩定的貨幣和金融環境。這對依靠貿易的香港經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香港對外貿易大部分都是使用美元交易,入口貨品也多以美元計價,而港元與美元挂恥,商業機構在估算成本和定價方面就變得比較容易,不用擔心因港元兌美元的大幅波動而蒙受虧損,亦可節省防範匯率波動的對冲成本。

    穩定的匯率提供良好的環境,讓香港發展成為國際貿易樞紐。香港對外貿易總值與本地生產總值的比率由1983年的190%升至現在的450%,外貿及相關行業的受户人數占整體就業人口的30%。

    穩定的匯率亦為香港發展成為金融中心提供一個重要的平台。美元是國際常用的貨幣,大部分的國際投資者都持有美元作投資用途,投資的收益亦多以美元計算。舉例來說,全球很多對冲基金及互惠基金都是以美元記帳。這些投資者在買賣港股的時候,也因為港元兌美元穩定,不需要做對冲,比較方便。銀行業和股票市場在這30年的資產和市值分別增長了13和152倍,更帶動了服務業(例如會計、法律及其他專業行業)的發展。

    聯匯所提供的穩定貨幣環境,也是支持香港過去30年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元素。本地生產總值在這30年內差不多增長了十倍,人均生產總值達港元290000(37000美元)。

    香港的信用評級亦在2010年升至AAA級別。現時全球只有14個地方,可以維持最高信用級別,香港是其中之一。雖然聯匯并非以控制通脹為目標的貨幣制度,但香港的通脹情况絕不比其他地方嚴重。以去年為例,香港的通脹率與區內的其他經濟體相若。香港也差不多達到全民就業水平,失業率低至3.3%。

    香港聯繫匯率制度簡單、清晰、透明度高,根據規則運作,無論公眾或市場都容易理解。事實證明,聯匯制度是經得起考驗的。過去30年,香港經歷了1987年股災、1990年波斯灣戰爭、1992年歐洲匯率機制危機、1997至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2000年科網股泡沫爆破、2003年SARS、2007至2008年由美國次按泡沫爆破引起的全球金融風暴、以及近年歐洲國家主權債務危機等等。港元匯率面對這些冲擊仍然能夠維持穩定。經過這些歷練,公眾和市場已經建立起對聯匯的信心。

    港府續行聯匯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匯率制度。有人認為由於聯匯制度,近年隨着美國量化寬松,香港資產價格不斷上升。其實,實行浮動匯率制度的地方,同樣受到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影響。香港是一個細小、開放的經濟體系,也不例外,但聯匯已經把香港所受的冲擊減至最低。

    舉例來說,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導致大量資金涌入瑞士,令瑞士法郎升值。可能大家會想,升值不是令財富上升嗎?應該高興才對。但剛好相反。瑞士法郎升值令出口不振,旅游業受影響,經濟低迷,更加深通縮的威脅,因此瑞士央行立即出手遏止瑞士法郎上升,最后還訂定匯率上限,不讓瑞士法郎升超過1.2法郎兌1歐元。

    在美國次按危機爆發后,其他新興經濟體都面對資金流走的壓力,但港元卻表現出避風港的角色,投資者把資金泊在港元,令港元不跌反升,是導致2008年年底至2009年資金流入香港的其中一個原因。雖然美國近年實施量化寬松政策與最近退市的言論,使區內貨幣大上大落,部分地方甚至要實施外匯管制,但港元仍然保持穩定,這反映市場對聯匯的信心,使炒賣港元活動無利可圖。最近港元外匯交易活動有所下跌,正正顯示投機活動仍然維持在低水平。

    香港是少數實行聯繫匯率的地方,亦是少數能夠長期有效維持穩定匯率的地方。聯匯制度行之有效,因為香港有多項重要的先決條件作為配合:一、靈活的經濟結構令到內部價格、成本與工資能夠適時調整,應付外來變化,維持競爭力。二、銀行體系穩健,資本充足,流動性強,能夠應付外來的波動。三、政府審慎的理財政策使聯匯制度不會因為政府負債或財政赤字而受到冲擊。四、充足的外匯儲備為聯匯和金融穩定提供強大的支持。政府會致力維持這四大條件,確保市場和公眾對聯繫匯率的信心。

    聯繫匯率制度自實施以來,一直都是香港經濟和金融穩定的支柱。現時香港仍然面對很多外來的挑戰,尤其是主要經濟體的量化寬松政策以及未來退市安排,資金流向將會大幅波動。我們維持聯繫匯率制度,并非因為我們墨守成規、不願改變,而是因為我們經歷了多次的危機,這些經驗令我們深信,應付未來挑戰,聯繫匯率制度仍是最適合香港的貨幣體制。

    政府認為無須亦無意改變聯繫匯率制度。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

    

 
(來源: ) 編輯:
 
商報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