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欄目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商報評論
 
遵制度守程序 多溝通消誤解
2013年 10月 21日 00:00    中國窗
 

    香港電視意外落選免費電視申請,一些市民同情港視,亦不滿港府未能清晰充分公布原因細節,昨日不少人參加游行,支援香港電視員工的請願。市民有情緒和意見可以理解,但其實政府和市民的目標一致,都是希望通過開放免費電視市場,引入競爭,為市民提供更多收視選擇。問題癥結在於,市民雖不滿解釋,但行會卻礙於保密原則這一傳統制度,不能因為個別事件而破壞程序正義。何况事件現已進入司法程序,政府更不可多說。相信隨着司法程序展開,越來越多資料披露,市民會更清楚了解事實,漸消誤解。經此一役,政府亦需檢討和改良行會保密制度,是否要因應市民對透明度要求的提高,而對某些公眾關心的議題作適度公開,以更好滿足市民知情權。

    港府顯然支持開放免費電視牌照,否則也不會作大量前期研究討論,并主動接洽有實力企業加入免費電視申請,并一次就大幅批准兩家電視台的申請。這一點正是對市民訴求的積極回應,以有效引入競爭,滿足需要,促進行業發展。但畢竟市場容量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增加太多。任何新生事物均須謹慎、逐步的培植,否則很可能對原有市場造成重大破壞。如果免費電視牌照不加限制,會對現有電視生態產生大量負面影響。所以,在考慮一些市民傾向意見的同時,還須關注持牌人的相關經驗、商業計劃等。而且,這些一攬子標準都是一視同仁,完全按專業標準進行檢視和評估,不涉所謂的「既得利益」,更不涉政治。而且,正如招標一樣,主動邀請并不意味着一定能保成功。

    政府相關部門和人士已對事件屢次作出回應。昨日律政司司長袁國強表示,港府審批免費電視牌照嚴守程序公義;行政會議召集人林煥光回應,行會就免費電視牌照的決策過程,是經過長時間的多番討論才達致決策,根據十二項條件決定發牌,恪守程序和公義準則;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發表聲明,重申政府決定是想確保市場健康及有秩序發展,不是為了維護既有利益,亦沒有政治考慮。是考慮申請機構財政能力、節目投資、技術水平等多項準則,循序漸進引入競爭。

    市民應對港府一向秉公執政的專業水準給予信任。事件既已進入司法覆核,公眾須尊重本港法制社會的核心價值,給予時間等待相關調查取證。公眾應珍惜維持本港運行的各種制度,不能因個別事件就徹底否決。行會審批牌照涉及申請機構各種商業機密,貿然公開對相關企業不公平,亦違背法律規定。而港府也要就此次風波汲取教訓,須明白公眾的要求與日俱進,各項制度必須相應調整,以爭取最大限度地維護公眾利益,才能最大程度地贏得市民支持。

    香港電視的牌照雖暫被否決,但并非完全失去機會。以當局循序漸進開放市場的原則,只要有實力有專業水準,香港電視將來仍有獲發牌照的可能。香港電視三年來的努力不會白費。以兩地影像市場的巨大需求,有實力的制作公司前景遠大。港府和業界均應珍惜、愛護香港電視這群創意產業生力軍,設法為他們的作品尋找出路,設法吸納安置因事件失去工作的從業人員。

    香港商報評論員 殷翔

    

 
(來源: ) 編輯:
 
商報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