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訊】記者李彩荷報道:隨着人口老化,患上白內障的長者愈來愈多,但公立醫院白內障手術輪候時間過長,令很多長者得不到適切的治療。有調查發現,逾八成受訪者輪候白內障手術的時間超過1年,部分人輪候的時間長達3年以上。由於白內障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響,例如看不清楚路、認不到人、搭錯車,連夾菜也有困難,因而對情緒造成困擾,有人甚至曾經打算自殺。此外,有受訪者認為公立醫院的醫生對病人態度敷衍,令他們感到不滿。
三成人輪候3年等到想自殺
爭取老人福利聯會早前以問卷調查方式,訪問了136名長者,了解他們輪候白內障手術的情况。調查結果顯示,約五成受訪者指自己患有白內障,當中超過一半人正接受公立醫院的眼科治療,亦有四分一人沒有接受任何治療。被問到選擇公立醫院的原因,七成多受訪者表示,公立醫院的治療費用較便宜,是他們的主要考慮因素。至於未有接受治療的原因,包括醫生指他們的病情未夠嚴重,所以沒有安排跟進;自行拒絕接受治療;不知道跟進途徑等。
調查又發現,白內障患者在公立醫院輪候做手術的時間過長。八成多受訪者輪候時間超過1年,三成多輪候3年或以上,近一成人輪候的時間長達5年或以上。等候接受治療期間,受訪者的日常生活會因白內障而受到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例如「眼矇」、「有黑點睇澫唔清楚」、「睇澫偏黃」、「搭車睇唔到巴士號碼」、「認唔到人」、「夾朢有困難」、「成日跌倒」等。受訪者的情緒受上述情况而受到困擾,他們會感到「憎及不開心」、「擔心及驚」,甚至有想過自殺。
聯會代表稱,很多基層長者根本無從得知自己是否患上白內障,通常是「靠自己估估」。此外,他們因經濟問題,大多依靠公立醫院跟進病情,但現時公立醫院的眼科資源不足,令患者要花長時間等候。有見及此,聯會建議政府每年為長者提供免費眼科檢查,一旦確診患上白內障,便可輪候接受手術,輪候時間不應超過6個月,晶體費用亦應全數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