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欄目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商報評論
 
讓創意在香港花團錦簇
2013年 11月 01日 00:00    中國窗
 

    特首梁振英昨表示,現時香港的大學舉辦不少與創意產業相關課程,香港在這方面有優勢和人才,政府重視創意產業發展,未來河套區內一平方公里土地,其中一個主要用途是包括文化產業的創意產業。事實上,創意產業講究的是「挖腦礦」,最重要的是能吸引人才源源不斷地投入,這需要有高回報率來支撐,因此,要想打造創意產業成為新支柱,除了給予必要的政策、土地、資金扶持,須立足於將創意元素與商業元素充分結合,將各種創新成功轉變成現實的商業利益回報,才能支持創意產業持續發展,各行各業因創意而增值拓展。

    提到本港創意產業,人們第一印象是電影、電視、藝術、娛樂等領域,即文化創意產業。作為六優產業之一,在歷史上,香港文化產業確曾輝煌過,從上世紀六十到九十年代,香港一直是區內最重要的電影、電視、流行音樂、表演藝術和設計的中心,一直具有人才、技術、資金以及開拓海外市場經驗的「比較優勢」,只不過近年區內競爭日益激烈,加上本港面臨土地和房租成本高、缺少資金的支援和政策扶持、本地市場狹小的三大瓶頸,造成年輕人和有志者轉投金融、法律等高收入行業,令相關人才嚴重缺失,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舉步維艱。

    但是否就可以判斷創意產業在港看不到前景呢,卻是未必。事實上,如今創意元素不僅作用於文化產業,還滲透到旅游、會展、IT、金融、貿易等廣泛領域。一個好的創意元素,只要具有「創新特性」及「經濟效益」,其發展潜力甚為可觀。不久前「大黃鴨」巡港,引得數以百萬計游客、「鴨粉」爭相前往維港觀賞留影。組織這次「大黃鴨」訪港的商家原本只是希望能夠為商場吸引客流,不料掀起的熱潮和釋放出的商業能量大大出乎意料,帶動旅游、餐飲業、玩具店和小攤販生意等很多行業,這便是相對較低成本帶來甚高效益的創意活動。

    雖然有人批評港人創意激情有所弱化,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片小地方每年都舉辦了不少令人矚目的活動,包括全亞洲最大規模的動漫電玩節等;7月舉行的書展,更是香港一大品牌,甚至成為了一個別具品味和特色的地區文化景點。昨日開幕的香港美酒佳餚巡禮,吸引眾多愛好者趨之若鶩,亦是典型的創意之舉。而各大商場更是爭奇斗豔,創新創意無窮,為的就是爭取更多顧客人流。其中動力,正是創新二字,商家需要為產品結合創意元素重新定位,找到新的概念和行銷方式。同時,通過行銷,將消費者對於好奇、新鮮的追求轉變成高增值的商業利益,也反過來助推創意產業的向前發展。君不見,本港市民、各地游客在創意產業領域的消費方面顯得十分慷慨,各類網游、動漫、IT創意展會上,總能見到大排人龍的景象,甚至誕生出獨特的「炒賣文化」。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曾撰文表示,香港匯聚了世界頂級創意人才,同時具備地理優勢和完善的知識產權制度,有足夠條件成為「創意產業之都」。而創意的根本力量,應來自於與商業運轉的緊密配合。若創意在港花團錦簇,香港經濟自然動力不竭。

    香港商報評論員 周武輝

    

 
(來源: ) 編輯:
 
商報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