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訊】記者陳績盛、林麗青報道:汕頭是中國最早開放的經濟特區,處於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經濟圈的重要節點,是長三角、珠三角和海峽西岸經濟帶的重要連接點,擁有亞太地緣門戶的獨特區位優勢。汕頭先后被列入國家主體功能區重點開發區域、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國家海洋經濟發展試點區。隨著第五屆粵東僑博會即將舉行,汕頭正迎來新一輪大投資大建設熱潮。
四大產業計劃推動區域升級
數據顯示,前四屆粵東僑博會期間汕頭共簽約投資295個項目,投資額累計達745億元。汕頭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已連續三年位居廣東前列。
為打造汕潮揭城市群和廣東省乃至全國沿海經濟重要增長極,汕頭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轉型升級。市長鄭人豪表示,目前汕頭正全面實施四大產業計劃: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倍增計劃,謀劃推進「中國鋯城」、「數據特區」、衛星應用產業園區、粵東物流新城等一批重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加快培育壯大100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實施現代服務業提速計劃,促進100家現代服務業企業做強做優;實施傳統優勢產業提升計劃,做大做強玩具、紡織品等一批國家級、省級公共技術服務平台,促進100家骨干企業做強做大,加快100家傳統優勢產業企業轉型升級;實施藍色海洋綜合開發計劃,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南澳國際高端休镕旅游島和汕頭內海灣休閒度假產業,加快游艇碼頭建設,培育海洋生物制藥、海洋化工和綜合利用等產業。
目前,汕頭已形成紡織服裝、工藝玩具、機械裝備等8大優勢產業和17個產業集群,是內地最大的內衣產業基地和重要的工藝玩具、文具用品、印刷包裝和機械設備生產基地。汕頭民營經濟活躍,民營經濟單位超過16萬戶,占全市經濟單位比重超過90%;民營經濟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超過70%。
構建珠三角3小時經濟圈
記者了解到,汕頭正加快規劃建設東海岸新城、濠江新城、珠港新城、西部生態智慧新城等一批重大戰略平台,以全球視野規劃定位,通過優化城市功能布局,全力打造「一灣兩岸」的城市形態和「一核多組團」的大特區城市發展格局,提升城市集聚輻射和服務能力,讓更多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都向汕頭匯集,真正發揮區域中心城市的作用。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汕頭正加快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市委書記陳茂輝介紹,投資516億元加快54項交通重點項目建設,推進總長度達186.7公里的汕揭、汕湛、潮惠、揭惠、潮汕環線等5條高速公路汕頭段建設,確保廈深鐵路汕頭段年底通車,力爭尽快開工廈深鐵路聯絡線和廣梅汕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加快廣澳深水港區兩個10萬噸級集裝箱碼頭和10萬噸級航道等項目建設,打造億噸深水大港。前三季度,汕頭交通建設大會戰重點項目完成投資逾15億元。廈深鐵路預計年底開通。隨著現代交通體系的鋪開,汕頭對內對外快速通道逐步互聯成網,形成粵東1小時,珠三角、廈漳泉3小時經濟生活圈,集聚輻射和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強。7月,台中至潮汕、潮汕至高雄空中航線先后開通,汕頭與台灣地區的溝通交流日益密切。
經營國際化營商環境
在交通硬環境大為改善的同時,汕頭投資發展軟環境近年來也明顯改善。汕頭充分利用特區立法權,在內地地級市率先出台《汕頭市行政程序規定》,率先建設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信息系統「汕頭政府在線」,規範政府部門行政行為,全面推行網上行政審批,行政效率明顯提速;行政服務中心的一站式服務窗口目前有進駐單位54個732項業務,累計受理業務305萬多件,按時辦結率100%,為有意到汕頭發展的投資者和個人創造公正、公平的法治化、國際化環境。
汕頭還主動錯位發展,提升集聚服務功能,創新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大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打造區域現代服務中心、交通航運中心、文化科教中心、旅游休閒中心,推進汕潮揭城市群建設;推動汕頭大學與以色列理工學院合作辦學,為打造中心城市提供文化、人才和智力支撐。
鄭人豪指出,辦事效率的明顯提高,吸引了廣大海內外潮商回汕投資創業,帶動了中信、中核、中交、中國航天科技、中國五礦、華潤等一大批央企和海內外大中型企業到汕頭投資發展。
四大產業計劃
●戰略性新興產業:依託東方鋯業,與中核集團合作打造「中國鋯城」,引進中國航空航天集團打造中國衛星民用化南方產業基地,在國家互聯網安全認證中心的支持下,依託5條國際海底光纜在汕頭登陸的優勢發展大數據產業,引進香港中航技術設備有限公司依託原汕頭機場發展通用航空產業。
●現代服務業:加快推進百腦匯、蘇寧電器、紅星美凱龍、華潤萬家、正大廣場等一批商業綜合體項目,粵東物流新城、澄海國際玩具商貿物流城、廣澳國際集裝箱物流中心、谷饒國際針織內衣商貿城、粵東電子交易中心、潮汕文化博覽中心、國瑞會展酒店等一批物流會展項目,高新區電子商務產業園、柏亞電子商務產業園、五維電子商務產業園等一批電商平台和電商應用項目建設。
●傳統優勢產業:扶持企業上市,建設一批國家級、省級公共技術服務平台,促進骨干企業做強做大和支柱產業高端化。
●藍色海洋綜合開發:規劃南澳國際高端休閒旅游島和汕頭內海灣休镕度假產業,加快游艇碼頭建設,培育海洋生物制藥、海洋化工和綜合利用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