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欄目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商報評論
 
原區就讀才是學童最大福祉
2013年 11月 09日 00:00    中國窗
 

    跨境及雙非學童涌港導致北區幼稚園學額嚴重不足,致使部分學童要跨區就讀,此對小朋友的學習及其家庭都有頗嚴重的負面影響,吳克儉局長卻拒絕保證所有北區學童能原區就讀,這實在令人失望。吳克儉所持的理由是,本地幼稚園均為私營,局方無法影響校方收生的決定,亦難以估計入讀本地幼稚園的跨境學童數目,又指部分家長霸占六七個學位,導致局方難以保證北區學童能原區就讀。

    幼稚園學童幼小,必須由成人接送上學,基層家庭以及部分中產家庭的父母由於沒有聘請外籍傭工,必須親身上陣;倘若學童需要跨區上學,交通費對於基層家庭而言,是一大負擔;再者,要幼小的學童跨區上學,對於學童安全的諸多考慮因素要擴闊層面,譬如在路上遭遇交通意外的處理等。此外,由於父母需要接送子女,難以原區就業,部分更需要辭去原本工作全天候照顧小孩,對基層家庭的經濟進一步造成壓力。

    對幼稚園供求應有預見性

    縱然本地幼稚園為私營,局方對其沒有完全控制權,但教育局作為統籌教育事務的部門,對本地幼稚園的營運與監控有一定的權責,因應北區幼稚園學額不足的問題,教育局便與北區的辦學團體開會,最終達成協議,實施「一人一學位」等六項措施;此外,教育局是幼稚園學券的提供者,大可以因應教育環境的變遷,調整學券政策,對本地幼稚園發揮影響力。

    再者,教育局本身也估計2014至15學年的幼稚園學位需求是16.8萬個,證明教育局有能力預估未來幼稚園學額的情况,如此一來,為何不能評估北區幼稚園學位的供求情况,盡早采取措施應對呢?

    話說回來,幼稚園學位風波搞得滿城風雨,反映政府對於幼稚園教育欠缺預見性及有效監管。政府應該在非常時期采取非常措施,保障本地學童可原區就讀。長遠而言,社會一直提倡十五年免費教育,惜至今仍然未落實,倘教育局能成功推行幼稚園免費教育,統籌全港幼稚園的運作,相信尷尬的情况可以避免。

    新社聯常務理事、北區區議員 劉國勋

    

 
(來源: ) 編輯:
 
商報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