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周刊》11月3日一期封面專題是《港視黑盒子曝光揭開當局決策過程權力與媒體博弈》,引述特區政府高層消息:10月15日行政會議做決定時,26名行會成員中,23人同意不發牌照予香港電視,理由包括香港電視主席王維基聲稱設立多達30條頻道,卻沒有英文頻道,不符合香港需要。
讀這則報道,我即時反應是消息提供者在政治上愚笨,無意中破壞了行政長官梁振英和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正竭力捍衛的行政會議保密和集體負責制,同時,印證10月17日《明報》和「有線電視」新聞節目所披露顯然來自另一渠道的內幕消息:在10月15日會議上,三位資深政務官出身非官方成員發表了不同意見。
深入分析,我便為香港管治危機迅速惡化而憂慮。
管治重心發生移動
一年多前,反對派煽動國民教育風波時,若干行政會議成員表示不同意政府已然制訂并即將實施的一項政策,行政長官則以該政策系上屆政府的作品為藉口,所以,國民教育夭折固然對新上任的現屆政府管治產生冲擊,卻沒有引起管治危機。這一回,免費電視牌照風波所反映的,不只是政治意見分歧和對立,更重要的是,行政會議不同政治傾向和利益關系的成員都視制度如無物。也許向《亞洲周刊》透露內情而替行政長官辯護者是無意中破壞了行政會議保密和集體負責制,卻正因為很可能是「無意」,就證明香港政局演變是客觀規律在起作用。行政會議現行制度開始遭到不同政治力量共同破壞,做與時俱進的修訂或改革成了香港政治無可回避的一項議程。
港英時代建立的行政局保密和集體負責制之所以成功,是因為當時香港管治有一個無可挑戰更無法動搖的重心港督擁有絕對管治權。眼下,沿襲港英行政局的特區行政會議保密和集體負責制之所以開始遭遇全面破壞,是因為香港管治重心正發生根本性質的移動,表現不同政治力量展開不可調和的決戰,不同利益集團展開難以妥協的爭奪。行政長官及其核心幕僚認識和應對如此錯綜复雜的政治局面有沒有主觀上的錯失?有,但相比較,主要是客觀形勢超過了他們的主觀能力。
香港當前管治危機尤為嚴重的是,不僅行政會議制度開始遭遇全面破壞,而且,各種政治力量、政治人物競相表演,所發出的聲音嘈雜不堪,所顯示的意圖大都偏離《基本法》和「一國兩制」軌道。
政局恍如戰國時代
本來,在政府總部大樓前的空地上靜坐和集會抗議的香港電視員工大部分撤離政府總部之后,免費電視牌照風波有望平息。王維基在事件中的表現基本理性,應當給予肯定。但是,10月底、11月初,屬於愛國愛港陣營的政治團體和政治人物居然接過反對派的「接力棒」,又是推動立法會議員聯署,又是支持立法會爭取運用特權法來審查政府發牌,又是公然揚言政府如不予改正則將支付政治代價。尤其,在11月7日立法會否決反對派要求動用特權法審議發牌后,行政會議召集人林煥光竟然在11月10日公然敦促行政長官深刻檢討發牌過程。我在10月30日發表於《中國日報》(香港版)專欄文章預言因發牌事件而惡化的管治危機不容易結束,不幸而言中。
眼下,香港政局可以比喻為「戰國時代」。兩大對立政治陣營在重大政治原則問題上的對壘未變,但是,愛國愛港陣營呈現較「拒中抗共」陣營更明顯更嚴重的分化;若干通常被歸入愛國愛港陣營或建制派、但是喜歡以獨立人士或政治中立面世的政治人物,更是不放過曝光機會,頻頻發表不利於特區政府主要領導人的意見,所爭取的是個人政治利益。
可以估計,目前管治危機將隨關於2016年立法會和2017年行政長官產生辦法的公眾諮詢展開而愈益惡化、愈益深化,因為,所有已然發生、正在發生和將要發生的,統統屬於爭奪香港特別行政區管治權的決戰。
就愛國愛港陣營而言,在急劇變化的政治形勢下,要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必須由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首先和同時回答如何進行依法施政。毋須贅言,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很難就如何進行依法施政提交令人滿意的答卷,從而,愛國愛港陣營也非常不容易對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提供穩定和有力的支持。周八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