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文件中,金融改革是其中十分關鍵和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中「進一步擴大人民幣在跨境貿易投資中的使用,逐步拓寬資本流出渠道,放寬境內居民境外投資限制,逐步擴大國內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穩步有序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的規劃,對港金融市場具高度的針對性,對香港金融業的發展尤為休戚相關,并將為香港金融業的勃興壯大帶來新的歷史機遇。
金融業占有香港GDP的六分之一,其興衰起落直接影響本港的經濟民生。全會之后,國家明確將進一步加強和促進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未來的數年,業內人士估計,中央將繼續率先在香港設計和推出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擴大人民幣資產的交易規模,試點人民幣資本帳戶開放的相關改革措施等,香港金融業的商機和前景再次被全面看好。
金發局回應內地金改
香港特區政府對這一點是十分清楚的,正因為如此,香港金融發展局有意選擇在三中全會《決定》公布后的首個周一(18日),公布了《關於加快建設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建議》的六份重要研究報告。報告圍繞着鞏固和發展本港國際金融中心及離岸人民幣務等方面的課題,提出21條頗具新意的建議,反映港府對十八大三中全會《決定》的熱烈回應。
香港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以2004年香港銀行正式開辦人民幣業務為起點,歷經人民幣業務擴大、境內外機構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建立與「擴容」等關鍵節點,至今成果豐碩,包括存款、匯款、債券、基金、保險、黃金、股票等離岸人民幣業務多元化發展初具規模。
港金融業發展空間仍大
然而,這還是很不夠的。本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的規模、產品國際使用程度仍屬剛起步階段。目前80%的人民幣外匯交易、約99%的人民幣存款及人民幣債券餘額均在內地境內。相比與已經國際化的美元,三分二的外匯交易、30%的美元存款及10%的債券餘額都在境外,反映了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實體的中國之離岸人民幣市場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這份報告算了一條明細帳,如果人民幣要在15年內達到美元國際化的三分之一,境外人民幣存款量需要達到11萬億。以香港持有離岸人民幣50%以上計算,致2028年在港人民幣存量應達到6萬億元之額度。報告建議特區政府和業界應進一步參與和推動內地資本項目的穩步開放,尤其是擴大資本項下人民幣跨境流動管道的改革,向內地有關部門提出改革的意見。當中提及的建議包括在前海深港現代服務區試點前海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計劃(QDII3)、擴大銀行跨境人民幣貸款的試點範圍,通過提升需求來拉動離岸人民幣資產供給的增長等。
兩地合作一體化
市民欣喜地看到,十八大以后不僅港府正在全面地因應和規劃金融發展,近日消息顯示,北京中央各部委也準備進一步利用香港的傳統優勢,在政策上逐漸推出更為務實開放的新規劃新作為,不斷推動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以適應國家新一輪的改革開放需要,為國家即將到來的世紀經濟發展大變局作好準備。人民銀行將陸續批出新的額度,深化香港人民幣離岸債券市場,中央相關部委也計劃更多地推展以人民幣計價的人民幣金融產品業務,也有不少國營保險公司準備在港辦理以人民幣結算的跨境再保險,同時一批民辦銀行亦正緊鑼密鼓地着手探求申請來港上市……中國內地與本港的金融合作即將掀起一個新的高潮,并建立和進入更為緊密,更為一體化、規範化的統一市場。
可見,僅是人民幣離岸市場的建造和確立,香港對內地的依賴和恃靠就已經如此巨大,更遑論經濟民生之攸關了。沒有中國的發展,也不會有香港的未來,國家好,香港才能好,這不過再一次證明了這一顛撲不破的真理而已。筆者相信,隨着國家的發展,金發局的「人民幣離岸中心」之夢實現之日,就是香港進入新繁榮新富裕的啟程之時。
路敏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