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客户端 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商報評論

台灣莫名其妙的限購
2013年 11月 28日 00:00    香港商报
 

    台灣當局日前宣布,從明年1月1日起,將對大陸居民赴台取得不動產采取「總量管制」,規定每年大陸人取得土地上限為13公頃、建築物400戶;長期總量管制土地上限為1300公頃,建築物2萬戶,目的是為了防止大陸人士到台灣「炒房炒地皮」。然而,作為這個防炒賣政策出台的背景,卻是自2002年台灣開放陸資購置不動產到今年9月30日止,11年來只核准許可122件,其中個人114件,多數是陸配取得的小面積住宅,陸資公司僅8件。一般說來,面對如此低迷的數據,本應是采取更為積極的鼓勵政策,放寬陸資在台購房,豈料台當局反其道而行之,要「嚴上加嚴」地管制,不僅令人費解,更是莫名其妙。

    錯亂思維扼殺經濟發展

    據台灣官方的說法,隨着兩岸經貿及交流之增加,陸資赴台取得不動產的需求將增多,總量管制將以動態檢討調整,以強化管理機制。至於辦公室及廠房,則暫不納入總量管制,將於個案審查時會商相關機關依實際情形審慎准駁。但依目前台灣的法令,其實對陸資、陸客赴台購屋管制相當嚴格,原本的「543條款」限制,包括貸款不可超過五成、每年居留不超過四個月、超過三年才能買賣,如此嚴苛的政策限制多年來早已成緊箍咒,令大陸人士在台購房并不積極,進展有限,在台灣房地產市場占的份額少得可以忽略不計,更沒有所謂的「陸資炒房」問題。「總量管制」的政策出台,從某種程度來說,象徵意義要大於實質效果。

    馬政府此時突然對大陸人士在台購房再上緊發條,進行更加嚴厲的管制,說得好聽點就是「未雨綢繆」,但其實是完全不合時宜。過去說是「看到影子就開槍」,現在連影子都沒看見就出手,且只對大陸人士有此限制,這算不算是一種政策歧視?對大陸說「NO」,是否已成為台灣的慣性思維,或者說是一種「政治表態」?有台媒就指,這是當局對陸資一手松綁又一手收緊的管理政策,目的是顯示政府開放陸資赴台投資的業別、限制會松綁,但陸資到台后的管理將趨嚴格,以降低島內民眾對陸資的疑慮。果如此,這種既要「吸引陸資發展在地經濟」,又時刻不忘「守護台灣尊嚴和利益」的錯亂思維,只會徹底扼殺了台灣經濟發展的活力與機會。

    對陸資限制較外資多

    事實上,台當局「陸資赴台取得不動產的需求將增多」的判斷,實不知其自信從何而來,竟然會認為陸資赴台熱潮短期可至,在相當程度上將激勵房價攀升,帶來炒房隱患。自2009年6月30日開放陸資赴台以來,馬英九多次強調要進一步放寬陸資到台,因為這是台灣經濟動能推升的重要途徑之一,「萬萬不可等镕看待」,但截至9月底,累計核准陸資金額僅8.35億美元,與大陸一年對全球投資數百億美元相比相差甚遠;台經濟部擬推出的第四波陸資赴台松綁項目,遲遲只聞樓梯響;在各個開放項目中,各種各樣的「防火牆」設計,讓陸資望而卻步。而最終願赴台投資的陸企呢?據投審會統計,近四年陸資申請赴台投資的核駁及退件比率(核駁率)高達三成,外資投資申請案遭核駁的比率不到一成,陸資核駁率是外資的三倍;截至11月,由於投資限制較外資多,在島內經營的陸企有13%執笠。這種情况下,馬政府的精力,似乎應先放在如何不排斥陸資上,搞限購無疑捉錯用神。

    如今,兩岸服貿協議卡在台立法院遲遲未能過,自由經濟示範區建設龜步前行,相比韓國近年來積極對外洽簽FTA,以及大陸上海自貿區的進取,台灣既沒有廉價、充足的勞動力,也沒有低廉的土地供應,又面臨歧視陸資的自由化瓶頸,對外資的磁吸效應優勢不再,已非投資者眼中的香餑餑。台灣如只算政治帳不算經濟帳,繼續「防」字當頭,而不是想法加快開放扭轉劣勢,就只能等着被邊緣化,屆時,誰還有興趣理會房價的高低?

    

方想

    

 
(來源: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