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客户端 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商海英豪

楊良棟拓綠色新領域
2013年 12月 02日 07:18    香港商报
 

    遠東化工總裁
    楊良棟拓綠色新領域

    成立於1983年的香港遠東化工(集團),今已踏入30個年頭,由當初作為主要向中國市場提供美國和歐洲化學品、礦產、設備和機械的代理商,發展成目前兼具國際性貿易及投資的公司。伴隨內地消費市場的成熟,遠東化工總裁楊良棟意識到,愈來愈多消費者更注重將綠色、健康融入生活,並在近幾年開始開發北歐市場的投資,試圖將北歐市場綠色及傳統式的食品,以及個人護理產品引入香港及內地。香港商報記者 鄭丹莉 攝影記者 洪志富 部分相片由被訪者提供

    現在的消費市場對健康關注度愈來愈高,天然食品成為當下注重綠色飲食達人的新追求,順着這股熱風,遠東化工引進了產自歐盟立陶宛的啤酒、果脯和果仁、護膚品等,將北歐綠色生活帶入香港與內地市場。楊良棟說,過往由於距離遠、價格高,香港及內地消費者對北歐產品較陌生,但隨着人民幣升值和香港物價上升,北歐產品漸為香港及內地普羅大眾接受。
    引入北歐綠色生活
    內地經濟持續增長,對香港公司而言,預示着更多的商機,楊良棟亦愈加關注拓展內地市場的生意,今年新進入市場的果脯和果仁產品,就是他有意重點推廣的新業務。
    楊良棟說:「在香港及內地華南地區的消費者思想較成熟,故他們更嚮往自然的生活模式。」他表示,目前有關產品的銷售處於起步階段,是次考慮將以全手工與全天然的角度出發,通過健康食品和有機食物舖、網上營銷等方式,優先在香港和廣州市場推廣,並首先針對一些合適群體進行市場推介,尤其是傾向選擇少添加劑食品的人群。
    冀尋年輕創業者作夥伴
    公司力拓綠色產品商機的同時,楊良棟亦透露,希望在廣州廣泛尋找年輕創業者作為公司的合作夥伴,共同拓展綠色產業及高品質生活物品市場,並將這些綠色、天然的產品通過共同合作,分銷至廣東其他地區和整個華南地區,有意者不妨主動聯絡遠東化工。
    楊良棟心儀的合作者最好具備哪些條件?他說:「更偏向中小企或創業者,利用環保、綠色、自然、生態平台作為事業的發展。」
    不畏朝鮮半島緊張局勢
    遠東化工在中國鄰近朝鮮地區亦有不少投資業務,業務伸延至吉林延邊。面對朝韓關係惡化,楊良棟不僅不擔心,更因部分國際投資者面對朝韓軍事對峙的情況,或對當地的投入持審慎態度,故對香港中小企在該區的發展,說不定反而是個機會。
    現時佔公司收益約70%及約30%的仍是主要傳統業務,分別是造紙原料及來自香港及內地市場出租的房地產收租物業。而剛剛起步的北歐產品業務,以及於2011年始在內地進行的旅遊生態業,均暫未對公司的盈利帶來貢獻。
    自公司創立之初從事的造紙原料,包括化工、工業礦產,楊良棟稱,30年裏曾想過在香港或內地對造紙化工進行投資,但由於當時各種條件未成熟,故計劃擱淺,現在30年過去了,在內地進行投資的時機也已過。
    紙品隨需求變化
    造紙業經歷過去幾年大規模擴張後,近幾年面臨着產能過剩及盈利下降的困擾,與造紙行業打交道多年的楊良棟指出,該行業現處於融合期,各種紙的產品會迎合新一代人的需求而產生新的應用渠道。另一方面,遠東化工產品主打特殊用紙,收益和利潤均很理想。而隨着國內很多生活方式的改變,除了有些創新紙品仍有空間,在國內特別是二、三、四、五線城市,由於是來自一個較低的基數,發展相較更加快速,亦有不小的消費增長潛力。
    楊良棟舉例說:「譬如在超市,買蔬果時使用的激光打印貼紙,用量很大;專門用於抹枱櫈的抹紙,亦有不少人使用,故現時這種銷路也愈來愈廣。」
    對於旗下另一業務,記者原以為公司是順應熾熱的房地產業掘金潮參與其中,不料楊良棟稱,開發有關業務的出發點是鞏固公司的實力,方便做其他的業務,不是考慮投機。
    他說:「在公司成長過程中,將房地產作為長線的投資產品,作為一個好的資產擔保。房地產有固定的收入,亦有一定的資產升值,在公司各種業務發展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必需的。」

    目前是創業好時機

    楊良棟對時下香港的營商環境持樂觀積極的態度,他說:「現在是很好的創業時機,較30年前來說好得多,各種條件均具備,社會上應該有更多的年輕人嚮往創業,利用香港有利的條件進入內地市場。」
    在年輕人創業上,楊良棟稱,相信香港政府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CEPA等;不過,在精神上當局須做更多的工作,以起引導作用,譬如建立更多的年輕企業家對接會、創業講座、提供各種融資渠道、邀請成功案例向創業者作出經驗分享等。他認為,整個大環境,即社會亦應勉勵年輕人更多學習管理,創業的同時必須考慮到長線的發展,不應單純追求短期利益,「記住萬事開頭難」。
    萬事開頭難
    現時年輕人面對的問題複雜,經常抱怨社會缺乏向上流動的機會。楊良棟是50、60年代成長的人,憶起當年香港,他說當時香港是一個很貧窮的社會,時常發生水浸,大量難民,以及1967年香港的暴動。他認為港人應該找回50、60年代時社會互相協助的精神,現時情況偏離了香港人的價值觀及社會的傳統精神。
    他說:「在這樣惡劣的情況下,香港人挺過來了,困難的時候是香港人發揮香港精神的最好時候。今時今日,現時社會容易抱怨,香港年輕人的這種悲觀情緒並不代表當時香港人建立的香港精神、香港的價值觀,這值得大家思考一下。」
    事實上,現時整個社會物質條件及公共基礎設施確是較60年代改善太多,楊良棟說:「現在的香港人不可以說是處於一個不好的環境,香港人不僅可以面對世界,還背靠一個強大祖國作後盾支持我們,香港人應該明白香港今日可以有很多機會,好的角色進入新社會,容許我們發展很多產業。在處於那麼豐富的社會,大家應該將50、60年代社會共同發展的精神拿出來。」

    港應持續開放思維

    在記憶中,楊良棟說,香港一直是一個開放的地方,他看到的香港是歡迎各個地方的人,帶來各種不同的理念,各種藝術品、展覽,國內、各地人來都受歡迎,從而令香港更加強大,例如日本文化及韓流,也都慢慢變成香港社會的一部分。他說:「香港有開放的思維,世界各地的人來到這裏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環境,亦可以持續吸引世界各地的人來這裏創業、進行商業合作及生活,若可維持這點便足夠。」
    他提醒大家,不要將自己的思維封閉起來,要有廣闊的心胸及思維,才可以為香港帶來持續的創新。創新不應具體化到某一種類型的文化,各種類型的文化都為香港帶來特色。
    創業30年,楊良棟透露,「在創業過程中經歷不少艱苦的年份,亦有不如意的事情,甚至碰上不少被人拋棄、別人對你做了違背良心的事情。至今日不能說成功,也還有不少的工作需要做,雖然過程中有些事情令自己不開心,但應用另一個角度去看,相對很多不幸的人,已經非常幸運了。」
    應該不停學習新的東西
    走進楊良棟的辦公室,見到桌邊有好幾張剪報,他欣喜的告訴我們,近幾年除了像以往做點生意之外,參加很多論壇、講座、慶典,學了很多東西,對往後業務發展有很好的幫助。另外,公司亦會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顧客,包括近期接待的俄羅斯海參崴16人團體訪問公司,期間亦與合作團體進行探討合作的可能性。
    喜歡挑戰的楊良棟說:「以現在的年紀,仍有很多地方沒去過,想去旅遊,品嘗世界各地的食品,以及了解各個地方的文化,認識世界各地不同的朋友,一個人應該不停學習新的東西,要有創新。」

 

 

 
(來源: 深圳新闻网) 編輯: 庄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