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客户端 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專題新聞

透明度幾何態度見一斑
2013年 12月 06日 00:00    香港商报
 

    問卷回覆過半僅招行拒覆    

    透明度幾何態度見一斑

    

    【香港商報訊】記者金研心報道:繼兩周前啟動「全球重要商業銀行透明度」調查問卷以來,多數內地上市銀行積極響應,截至發稿時為止,香港商報金融研究中心收到超過半數的中國內地上市銀行的正式書面回覆。總體而言,不同銀行對調查態度迥异,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等大型銀行的問卷回覆信息豐富翔實,態度謙虛;部分中小銀行回覆顯示,信息披露部門對於該行整體信息把握較少,招商銀行在與記者溝通時,以「年底很忙,非強制性的不參加」為由傲慢回絕,成為此次透明度調查問卷的唯一拒覆者。中國上市銀行股的信披品質近年進步快速,在A股、H股中表現優异,據悉,目前港交所、上交所、深交所對幾千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評價級別中,銀行類公司在上市公司群體中一直名列前茅。

    

      工行自願披露議案占54%

      根據本研究中心獲得的書面回覆數據,2012年內地上市銀行「更正」、「澄清」等性質的公告全部為零,說明各家銀行對於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嚴謹性把握良好。

     本次啟動「全球重要商業銀行透明度」問卷調查,旨在提升上市銀行披露信息的主動性和自願性。數據顯示,越來越多的銀行願意主動披露內容,工行董事會決議公告披露議案54項,其中自願披露議案29項,自願披露的議案占比約為54%,包括主動發布入股金盛人壽、收購美國東亞銀行和阿根廷標準銀行獲批和完成等內容。

     投資者互動工作量差別大

     各家銀行在回覆「年度現場接待投資者頻次」時,發現不同銀行和投資者互動的工作量差別巨大,大型銀行比如工商銀行每年應對5000人次互動溝通,中國銀行會見機構投資者638家,披露數字精確到了個位數,工商銀行現場接待超過200場逾2000人次,農業銀行接待86場次上門調研,交通銀行與上千餘次投資者和分析師進行交流。中小銀行中接待調研次數較多的為興業銀行,60餘場,平安和華夏銀行則不超過50場次。

     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吻合

     今年元月吳曉靈在本報主辦的國際金融透明度發展論壇上,呼吁提升銀行理財產品透明度,中國銀監會強化了各銀行理財產品的數據申報監管,各家銀行也紛紛加強和細化理財信息的發布。回收問卷顯示,多數銀行理財產品到期兌付收益率與銷售時的預期收益率吻合。興業銀行表示其在2012年報中披露了理財產品的銷售和餘額情况,但和眾多銀行一樣均未披露收益率明細。

     所有銀行回避盜刷金額

     針對中國內地所提煉的問卷問題中,理財產品實際收益率和銀行卡盜刷案件發生情况是公眾關注的焦點。從目前收到的盜刷情况的書面回覆,各家銀行均采取了「回避」態度,有銀行認為此信息對儲蓄規模而言比例極小,不構成不利影響;也有銀行擔心此數據未經公告渠道公布或將存在違規風險,更深層的原因是擔心數據的公布會引發市場的擔憂。不過在調查中,有銀行董辦人員坦承,對於自家銀行的盜刷數額并不清楚,因為不在披露要求之內,要和業務部門溝通才知;而業務部門是否有統計該類數據亦難以判斷。

      全球重要性商業銀行透明度

      評價活動調查問卷

      ●2012年度貴行主動性披露有多少文件,內容請列舉。

    ●2012年度貴行發布的公告中是否含有「補充說明」、「更正」、「澄清」等內容,請列明。

    ●2012年度貴行接待投資者上門調研(網上見面會)的頻次?

    ●2012年度貴行管理層(總部董監高)接受媒體專訪的次數是多少?

    ●2012年度貴行訴訟披露的詳細程度及方式是什麼?

    ●2012年度貴行共發生多少起盜刷事件,涉及立案金額是多少?占貴行儲蓄總額的比例是多少?

    ●2012年度貴行發行的理財產品信息披露的方式是什麼?到期兌現收益率與產品銷售時的預測收益率對比情况?

    監管意志和公眾知情權孰輕孰重?

    

招商銀行拒回覆的再思考

    

    本報金融研究中心自11月中旬啟動新年度全球重要商業銀行透明度評價調查活動以來,改變了以往單純依賴交易所及媒體公開信息和報道信息的做法,從單向收集信息轉向雙項結合的方式。

    各銀行對調查內容的回覆簡繁不一,態度多開放坦誠,但拒絕回覆的只有一家招商銀行。理由看似簡單:這些內容不是強制披露內容,年底事情太多,不參加問卷調查。每一家銀行的年底都是非常忙碌的,但是百忙之中眾多銀行都抽出時間完成了回覆,或者積極蒐集信息準備回覆。招商銀行的忙碌不僅表現出對媒體的輕慢,對強制性權力的臣服,更是對提高自身透明度的意願淡薄,更是對社會公眾知情權需求的漠視。

    招行變得越來越「強勢」

    曾幾何時,根植於改革開放前沿的招行以創新和服務著稱,標誌性的向日葵形象,「因您而變」的廣告語,讓人聯想到以用戶為中心的企業理念。而今,這個正從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向國際化邁進的銀行,還能保持對用戶、潜在用戶的社會公眾、作為社會公眾知情權的橋梁和紐帶的媒體的尊重嗎?這個擔心似乎并非過慮。如果說「沒有時間回覆非強制性的公眾關注」,還算是「小事一樁」的話,過去的一年,有件「大事」不能不讓人對招行后來的嬗變產生聯想。這件大事就是,招行行長的任命和上任「程序」。普通投資者包括很多銀行業內人士對馬蔚華認可度較高,馬蔚華也曾表示尊重股東多數的意見,願意繼續服務,但這一切,在股東大會之前都已經選擇性被漠視了;新任行長上任伊始,深圳的數十家支行行長集體換血。招商銀行真的變得越來越「強勢」了。

    提高透明度是必由之路

    如果招商銀行原來的「因您而變」的您,指的是消費者、投資者,現在的您似乎正變得有所不同。但無論如何,不希望招商銀行僅僅因為「權勢」而變,畢竟作為商業銀行,它的未來和發展都最終要依賴市場,依賴消費者、投資者和其他的社會公眾。尊重媒體和公眾的知情權,主動提高透明度,將是任何上市銀行乃至全體上市公司的必由之路。趙續印

    

    姚剛:註冊制最重要是信息披露

    

    日前,中國證監會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意見》,并舉行了關於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會議。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姚剛(左圖)出席會議時,先后就加強保薦機構的責任、信息披露、定價幾個方面做出總體部署,其中特別提到了媒體對擬上市公司的監督作用非常強大。姚剛強調了重啟新股發行透明度的重要性,他指出:「十八屆三中全會講到註冊制改革,註冊制最重要的是信息披露,以強制性信息披露為中心。信息披露,IPO階段就是與投資者溝通的招股說明書。這次對信息披露的要求更為嚴格,比如:一受理就預披露。中國媒體的監督非常強大,提前預披露,接受社會監督,會對信息披露的品質提高有推動作用。現行情况下,媒體監督是一種有效手段,但是沒有依據的敲詐勒索是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的。」

    財務信息要求事實求是

    姚剛認為其他的發達國家的審核,一受理就披露也很少。但中國從此嚴格起來,今后企業非故意的材料的失誤錯誤和故意的虛、誤、漏的事項,在預披露提前這樣的情况下,都要承擔相應的責任。這也意味著一旦受理,就會發布在網上,任何修改全社會都會看到。此外,姚剛談到第一批企業全社會都會給予高度關注,「所有已過會已預披露的企業,都需要認真把招股書重新梳理一遍,特別是財務信息,該披露的都要披露,要求事實求是。在年底這個重要的時間,年報要與會計師事務所一起認真過一遍。對這半年來發生的重大變化,要進行充分披露。宛伶俐

    

    各大銀行關於理財產品問題的回覆

    

    工商銀行

    

    長期以來,工商銀行十分重視理財產品信息披露工作,通過產品介紹手冊、門戶網站、電郵、信件等方式,積極做好理財產品信息披露工作。工行嚴格按照監管要求對理財產品進行事前、事中、事后的持續性信息披露。在理財產品報告中,披露非標準化債權資產融資用戶或項目名稱、剩餘期限、到期收益分配等信息;在理財產品存續期報告中,披露非標準化債權資產變更情况;在理財產品臨時信息披露中,披露非標準化債權資產風險狀况變化情况;在理財產品到期報告中,披露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實現和銀行收費情况。2012年度工行發行的有預期收益率的理財產品,其到期兌現收益率均達到產品銷售時宣傳的預期收益率。

    

   平安銀行

    

  2012年平安銀行個人理財產品信息披露發布形式主要包括銀行網站、網點公告及寄送用戶對賬單等形式。此期間平安銀行常規理財產品(不含結構類產品)到期兌現收益率均實現產品銷售時的最高預測收益率。

    

    華夏銀行

    

    理財產品以產品說明書的方式在我行官網披露,有預測收益率的,均達到了最高預測收益率。補充一點,理財產品信息同時在支行網點進行公告。

    

    交通銀行

    

    交通銀行理財產品的信息披露主要通過官方網站等渠道,具體可參考鏈接

    (http://www.bankcomm.com/BankCommSite/cn/lcpd/index.jsp)。

    

    興業銀行

    

    在年度報告中披露理財產品的銷售和餘額情况,未披露收益率明細。

    

    農業銀行

    

    數據尚在搜集過程中。

    

    編后    

    自願性披露彰顯銀行開放度

    

    香港商報金融研究中心設計的「全球重要性商業銀行透明度」調查問卷。用設計評委的原話來講:這些問題均非強制性披露內容,我們看的是銀行回答問題的態度、考察的是銀行回答問題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了解的是銀行信批部門在銀行內部的重要程度和溝通效率。香港商報金融研究中心作為扎根於媒體的研究機構,深切關注社會公眾的輿論需求,根據自身的研究方向和社會關注熱點設置了7個問題,并於兩周前啟動了問卷調查工作。本次調查問卷的回覆情况將作為全球商業銀行透明度評價活動的加分項予以體現。本次報道我們針對內地銀行的第一輪回覆從主動性文件披露、更正/澄清公告的發布情况、盜刷事件以及理財產品的披露這4項內容進行了簡單分析。無論回答是一句話還是一段話,是完全的文字描述還是定性定量綜合回覆,都可以讓我們看到了各家銀行對我們調查問卷的重視程度。后兩項偏重於日常經營,要回答這兩項問題,第一涉及到要與不同的業務部門進行有效的信息溝通,第二涉及到對未經公告披露的內容是否可以回覆的考量,第三涉及到披露經營信息可能產生的社會影響力和經營負效應。雖然,本輪調查中各家銀行主動性披露的意願各不相同,但主動性披露更能體現銀行的開放度、責任感和誠信度,而這些又是公眾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穩健成長的軟實力。鄧建樂

    

 
(來源: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