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客户端 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針砭時弊

穴居人自願流浪 救助站尷尬
2013年 12月 07日 00:00    香港商报
 

    日前,一則關於北京「穴居人」的報道引發網絡關注。據稱,在北京朝陽區麗都花園路的兩口井內,分別住著七旬夫婦和中年打工男子。他們以井為家的年頭都不短了,那名男子甚至在井下住了20年。當地派出所已經聞訊而動,進行了一些救助。目前多名「穴居者」返鄉,多處井口被封。

    據報道,住人的地下管道內空間呈長方體,長約2米,寬約1.5米,高度約為1.8米。除了地上鋪著的被子和涼蓆,兩個裝著衣物的塑料袋放在角落,四壁都是水泥牆面,鏽跡斑斑的管道破牆伸出。一把雨傘、兩個未吃完的饅頭、半袋泡麵、數張撲克牌,這些零碎的物件分布在牆角。

    據一名老人回憶,住在地下管道這些年,周圍的管道內曾陸陸續續住過一些外地來北京的人。「一個哈爾濱的就住過這邊兩年。」老人稱,最多的時候,有10人左右居住在此。至於這些「穴居者」為何不去救助站,有人對此稱,沒流浪自由,而且流浪的時候可以撿拾和賣廢品,獲得一些收入。

    「救助兩難」頑疾待解

    近年來,在許多城市的不同角落,常常能看到乞討者、流浪兒童、拾荒的、求醫的等流浪人員。他們尽管各有各的不幸、各有各的難處,卻又存在流動性大、分散性強、身份識別難等特點,使得對這些特殊群體的社會救助一直處於窘迫境地。此次受到關注的「井下居民」雖然是個案,但也折射出城市邊緣群體的生存境遇。

    但目前,諸如救助對象錯位、救助對象甄別難、救助範圍小等因素,導致了救助的「兩難困境」不同程度存在。一方面是民政部門提供救助而被拒的尷尬;另一方面則是「該來的不來,不該來的常來」,諸如「山寨流浪者騙吃喝」「假乞丐輾轉救助站年收數萬」的報道時有耳聞。這些難題,暴露了救助機制的軟肋和漏洞,亟須加以完善。

    

 
(來源: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