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客户端 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商報評論

瘋炒比特幣後果嚴重
2013年 12月 09日 00:00    香港商报
 

    估計誰也不會想到,比特幣作為網絡世界的一種軟件工具,竟然一到中國會引起如此之瘋狂。在2013年初比特幣交易價為15美元,然后3個多月上到了266美元,這時才引起市場關注。隨后在5個小時內暴跌過60%,到100美元左右。然后又回穩上升到330美元高位。而比特幣真正暴漲,是11月18日美國參議院召開了一次聽證會對比特幣正面肯定之后,中國一些投資者開始對比特幣瘋狂,最高價格上漲至1250美元。在11月下旬,比特幣在中國的日交易量達到3.5億元人民幣,從事二級市場交易的平台接近30家,總註冊用戶超過20萬,日均交易用戶近4萬。進入11月,中國比特幣持有量已經穩居世界第二,交易量居世界第一。

    虛擬產品轉化為投資品

    本來,比特幣作為網絡世界的一種虛擬產品,它背后是一個科技進程的副產品。其概念可以說是以物件換物件,用家以P2P形式借出剩餘的分析容量,協助處理复雜程式,以換取以比特為單位的報酬。

    也就是說,按照比特幣這樣的特性,它既不是一種金融產品,也不是一種貨幣。因為,它既沒有實質性產品來支撐,也沒有物品作抵押品,更沒有任何主體來承擔其信用,更沒有任何人來為這種信用擔保。在這種情况下,貨幣法償性與強制性當然是蕩然無存的。正如有些分析的那樣,比特幣具有匿名性、無監管、無實體支撐等特性,當然它不能是一種金融產品,更不是貨幣了。

    但是,比特幣為何又轉化為一種在虛擬世界某種程度上認可的金融產品或貨幣?為何這種比特幣一進入中國,立即成了炒得瘋狂的投資產品?《經濟學人》認為,比特幣的風行就在於這種產品可在虛擬世界擔當交易媒介,無成本或低成本成為交易媒介,而交易者在其過程中不要承擔任何責任。但如果一種產品僅是交易媒介,或僅是交易成本較低的交易媒體,投資者是不會瘋狂進入這個市場的。比特幣之所以能夠炒作得瘋狂,在於這種虛擬世界的商品已經由交易者轉換為投資品。

    可以看到,比特幣2009年產生時,1比特幣只兌換約0.000764美元,當時根本就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到了2012年中,也只不過1比特幣值10美元。到2013年初1比特幣才值15美元。但是從2013年起,特別是11月為中國投資者看上為投資品之后,比特幣的價格就出現火箭般的飆升,特別是最近幾周飆升得更快,最高時達1250美元。如果以2009年的比特幣的價格相比,其上漲達160萬倍了。

    也就是說,在2009年,如果購買比特幣10000美元,那麼現在就可飆升到160多億美元了。同樣,2013年比特幣從15美元上漲至1250美元,也上漲了83倍。也就是說,如果在2013年初購買10000美元的比特幣,那麼12月初就上漲到83萬美元了。這才是最近比特幣狂升的實質所在。

    內地環境誘發瘋炒

    比特幣之所以能夠進入中國后如此暴漲與瘋狂,主要與中國制度背景與經濟環境有關。近十幾年來,由於教育傾向的精緻的極端個人主義,由於體制原因導致一些人能夠一夜暴富,比如十幾年前持有財富很少的民眾,就在這一輪房地產的暴漲過程中一夜暴富;又比如股票的發行也成就了成千上萬的億萬富翁等。在這過程中,不少人的財富增長也如今天比特幣一樣的瘋狂。現實生活告訴我們,無論是房地產開發商,還是炒作住房者及不少政府官員等,都在這一輪房價上漲過程中一夜暴富了。而這種一夜暴富不僅成了內地許多民眾追求的時尚,也是內地媒體極力宣傳與推崇的榜樣,也成了國人基本的價值取向。

    不過,少數人的一夜暴富不僅造成整個財富越來越向少數人集中,社會收入分配越來越不合理,而且讓絕大多數人財富創造與財富增長的機會越來越小。有炒房之經驗及移動網絡潮興起,比特幣自然令一些人認為也可能是一種一夜暴富的機會。所以,比特幣進入中國后,進入比特幣市場的投資者自然願意把這個市場炒得瘋狂,再加上國內外的新聞報道把這些一夜暴富的信息無限擴大,更是誘發了內地比特幣炒作的瘋狂。

    負面影響不容低估

    比特幣等虛擬貨幣能否成為網絡上最有潜力和普遍的支付工具,目前難以定論。不過,對比特幣的瘋狂炒作給整個社會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是不可低估的。

    首先,尽管比特幣的瘋狂炒作是否一種「龐氏騙局」目前難以下定論,但是這種瘋狂炒作一定會把泡沫越吹越大,最后直到泡沫破滅。這種泡沫吹大絕對會強化社會一夜暴富之心理,進一步把整個社會價值取向扭曲。同時,瘋狂吹大的泡沫最終破滅是必然的。這種泡沫的破滅不僅會冲擊和影響中國互聯網產業及剛興起的互聯網金融,而且可能冲擊中國金融業。

    其次,由於比特幣不是一種貨幣,如果允許它瘋狂炒作,并逐漸成為市場支付工具,不僅可能產生貨幣替代效應,弱化人民幣的法定性,而且這種沒有擔保沒有信用的支付工具,在交易過程中會面臨許多問題。比如承諾如何履行,不能夠履行時誰能夠為之擔保。如果不存在,那麼一定會影響交易過程中許多糾紛。而這些問題會嚴重弱化最近三中全會所強調的市場在配置資源過程中起到決定作用。

    再次,由於比特幣的特性,比如世界性、匿名性及可瘋狂炒作,這自然為不同的犯罪創造條件。所以,人民銀行等五部委及時出手給比特幣瘋狂炒作降溫,是因不僅感覺到這種泡沫風險正在迅速傳遞,

    而且也希望把這種瘋狂炒作對內地經濟的影響與冲擊降到最小程度。估計其效果會比較顯著。但政府對此決不可掉以輕心,還得密切關注。

    易憲容

    

 
(來源: 香港商報) 編輯: 黃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