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客户端 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商報評論

港競爭力下滑響警號
2013年 12月 18日 00:00    香港商报
 

    最近內地的中國城市競爭力年度報告,帶來了一個可令港人警醒的結果:連續11年居於首位的香港終告失守,被上海追過而屈居次席。自會有些人對此不以為然,但無論如何這確是警號,如港人仍不思進取,則前景堪虞。

    競爭力報告與其他此類評比研究一樣,都建基於一個特定的評估方案,而每個方案都自有其分析上的限制,但若循相同方案連續多年評估而出現重要變化,則必須更細心了解箇中因由,絕不能輕率地忽視之。此外,關鍵也不在於是否被上海超越,這種比賽是沒有完場的,落后了可重新追上再奪桂冠。關鍵反在於香港的競爭力早已處於下滑軌上,而這在不同的評比報告中都可見到,如是問題便大了,若不止住下滑,不單難再奪冠,即使次席也早晚難保。香港的貨櫃港狀况便是前車可鑑,在保持多年桂冠后被星洲超越,之后又被上海超越,很快便第三席也難保,今后排名很可能會繼續下滑,反映香港的港口貨運業務正走向沒落。香港若不急謀應變,則整體經濟的命運也將如貨櫃港一樣下滑難止。

    港不易吸引投資及人才

    報告指香港仍具有制度、人才及文化上的獨特優勢,且在世界級大都會、安全城市及資產質量等的評比上仍居首位,因此并非全盤皆輸,仍有良好基礎可助搶回首位,就看香港能否發奮圖強,若不能,則難挽敗局,事實上,根據其他方面的反映,目前情况很可能已比一般人想像的更為嚴重,香港若不急速行動,將悔之已晚。

    香港總商會的最新調查顯示,在受訪的工商界人士中,六成認為本港競爭力正下跌,認為上升的只有8%。此外,有73%受訪者指出,作為商業及金融中心,星洲比香港好。在另一項調查中,香港集思會訪問的「港漂」人士,即內地在港居住未滿7年的學生或工作者,發現本港對他們的吸引力并不很高。調查顯示73%只想在香港作短暫停留,只有28%認為香港是理想的長期發展之地,而有44%則認為內地的發展機會比香港好。與此相符的,乃只約三成人想取得在港的永久居留權,而學生想在畢業后留下來的也只有15%。

    與內地合作地位已削

    這些調查顯示,香港對吸引投資及人才均有問題。這樣便很難維持發展,并會形成惡性循環:越不發展則吸引力越減,結果必將是才財兩失而滑向沒落。由於周邊地區特別是主要的競爭對手如星洲、上海以至珠三角等,都在力謀加快發展,故很易吸走本港的才財兩寶,何况上海及廣東都在建立自貿區,實即盡量趨近香港的自由港模式,更會加快削弱本港的優勢及吸引力。

    香港的主要競爭力來源就是背靠祖國,與內地有緊密合作關系。尤其是在CEPA、自由行及建設人民幣離岸中心等政策施行以來,香港均好像是獨占鰲頭。事實上,在與內地合作中,香港確有些領先優勢,但卻非處於壟斷地位,后來的對手均正努力追趕,如人民幣離岸業務,星洲與倫敦均正急起直追,且各有特點,潜力不少,最近英相訪華時,中國便表明會支持倫敦發展人民幣業務。

    但同樣值得注意者是,英國與內地企業合資興辦的一系列醫療服務,包括專科醫院、護老、培訓及知識普及等項目,內容廣泛且深入,和香港與內地的醫療合作相比實不遑多讓。雖然內地市場廣大,可容各方同時進入,但絕不能再輕率地「迷信」香港有領先優勢,必須準備好應對更多的競爭。

    台灣與內地的合作同樣值得注意。最近大陸海協會的陳德銘訪台,倡議進一步加強產業合作,台灣海基會的高孔廉亦積極回應,希望兩岸企業能結成「策略聯盟」,實行全產業鏈合作,并可考慮互相持股及投資等。這樣對帶動兩岸作新的合作探索自然甚有裨益。事實上,香港以外地區與內地的合作,無論在規模上及方式、模式上都發展迅速,正在繞過香港甚至分流香港的中介功能。香港切勿以為在與內地合作上仍是龍頭老大,在有些領域甚至可能已經落后了。

    ——凌昆   

 
(來源: 香港商報) 編輯: 徐明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