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客户端 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商報評論

內地貨幣市場恐慌不會延續
2013年 12月 23日 08:01    香港商报
 

     12月19日下午,央行官方微博發布消息,告訴緊張不安的市場,針對年末貨幣市場出現的新變化,已經連續3天通過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Short-term Liquidity Operations),累計向市場注入超過3000億元流動性,并稱目前銀行體系超額備付已超過1.5萬億元,為歷史同期較高水平。而且強調,如果必要,央行將根據財政支出進度情况,繼續向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通過SLO提供流動性支持。同時,將當天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延長了半小時。按照央行的規則,SLO操作要在一個月之后才會宣布的,而這次央行迫不急待地提前宣布該消息,只能說明當前內地貨幣市場又有情况了。

    錢荒引起恐慌

    從11月中旬開始,內地貨幣市場資金就開始出現緊張迹象。11月18日,上海銀行間市場隔夜拆借利率(即上海利率,SHIBOR)已達到4.513%,14天、1個月利率已占到了6%以上,分別為6.198%和6.405%。之后央行連續兩周開展7天、14天逆回購,累計操作量為1190億元。市場的流動性有所緩和。但12月10日,財政部與央行再次向商業銀行釋放300億國庫現金定期存款(十期),招標利率再創新高為6.3%,可見,中長期流動性困境并沒有改善。但是,面對這種流動性困境,央行已連續五個交易日沒有通過常態化的公開市場操作向金融市場注入流動性,加上美聯儲縮減QE規模靴子落地,更是加劇了貨幣市場恐慌情緒,市場利率開始飆升。在這種情况下,央行不得不連續3天向市場注入超過3000億元流動性,但這行為并沒有緩解內地貨幣市場資金緊張的狀况。這表現為,不僅銀行間同業市場的利率全面上漲,而且內地股市指數也在不時地創新低。

    可以看到,受內地貨幣市場資金緊缺的影響,上海綜合指數走出了「九連跌」的行情,19日跌2%至4個月新低,失守2100點關口。同時,在央行注入流動性之后,質押式回購利率一度大幅回落超過200個基點,但之后再次飆升,7天和隔夜質押式回購利率當時最高升至10厘,再次刷新6月錢荒以來新高。而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也全面上漲,其中,7天期利率上漲到7.654厘,而14天期的上漲到7.003厘,1個月期的到7.53厘。

    面對貨幣市場的利率快速飆升,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內地貨幣市場新一輪的錢荒又可能開始。甚至有人擔心,新的錢荒可能會引發內地銀行危機和中國的金融危機。當然,在市場一些人士看來,引發這場突如其來的市場恐慌的直接起因是內地央行,因為央行沒有常態化地向市場注入流動性。

    市場本身造成流動性恐慌

    現在我們要問的是,當前內地貨幣市場的流動性恐慌原因是什麼?是央行所為,還是市場本身的內在性?在這個時候,為何央行會連續五個交易日沒有通過常態化的公開市場操作向金融市場注入流動性?是央行要人為制造市場風險呢,還是有其他原因?還有,當前內地貨幣市場的流動性恐慌會在什麼條件下結束?它真的會引發中國的金融危機嗎?

    首先,從宏觀面來看,內地金融市場的流動性是相當充足的。12月11日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07.93萬億元,同比增長14.2%;前11個月社會融資規模達到16.06萬億元,同比多1.92萬億元。而且,央行的職能就是保證金融市場穩定,管理好金融市場預期,說這次貨幣市場的流動性恐慌是央行造成是不公平的。最近央行之所以沒有通過常態化的公開市場操作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估計是市場對央行過高的預期。一是央行通過常態化的方式向貨幣市場注入流動性,這主要是市場對央行行為的理解,并沒有制度上的規定,因為,央行對經濟形勢理解不同,向市場注入流動性方式與數量也會不一樣。

    二是6月份的錢荒事件本來是央行希望通過流動性注入變化的方式來治理貨幣市場嚴重的融資期限結構嚴重錯配問題,但結果是引發了一場預感中的金融危機。但是,在央行化解這場危機之后,內地貨幣市場融資期限結構的問題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反之,一些金融機構還在利用內地貨幣市場的缺陷變本加厲地讓現有融資期限結構錯配。

    比如,目前到了銀行年結時刻,加上內地各種金融機構有大量資產負債表外的財富管理產品到期。這時,不少金融機構需要大量的資金,以保證今年報表更為華麗,及為2014年信貸擴張創造條件;更需要大量的資金來應對表外理財產品兌付。在資金的期限結構嚴重錯配的情况下,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對需求要求更是會大為緊張。而在這種情况下,央行突然停止市場所認為的常態化流動性注入,造成市場恐慌情緒是不可避免的。造成資金緊張局面的,是市場本身而非央行,只不過,央行點燃了該爆發的導火線。

    未來市場變化不確定

    當然,即使當前貨幣市場的流動性恐慌情緒是其自身的結果,估計也會如6月份所謂的「錢荒」事件一樣,只要央行出手,很快就會消失。因為,尽管近年中國貨幣市場得到快速的發展與繁榮,其對經濟及市場的作用也越來越大,但是與歐美發達國家的貨幣市場相比,根本上就不是一個概念。中國的貨幣市場是一個正在成熟中的市場,既不決定整個金融市場的價格基準,也無法由貨幣市場的價格機制傳導到銀行信貸市場上。因為,中國的基準利率是一年期銀行存貸款利率,整個金融市場的價格是由其主導并起決定作用的,而內地貨幣市場的價格變化只能起到輔助的作用,因為貨幣市場利率變化與波動對整個內地金融市場影響不會那樣大,只反映該市場所存在的問題。

    而且,當前內地金融市場仍然是由央行主導及價格管制。也就是說,央行完全有能力引導整個貨幣市場的價格變化與波動。如果貨幣市場真的有危機,只要央行出手,問題就會化解。只不過,央行希望把貨幣市場的問題暴露出來,以便治理。所以,當前內地貨幣市場所關注的并非是流動性如何短缺的問題,更多關注的是內地貨幣市場整個運作方式發生根本性變化之后,這些金融機構如何生存的問題。內地貨幣市場的流動性恐慌不會延續,只是之后這個市場如何變化,則相當不確定。

    易憲容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黃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