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動幸福生活的支點
--吉林省改革發展成果普惠民生紀事
「我們深化改革、推動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讓人民群眾的生活越來越美好。」吉林省委書記王儒林說,「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落實到工作中的每個環節,只要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就要下功夫去解決;只要是有利於提高群眾生活品質的事項,就要加大力度去推動,無論面對什麼困難、無論需要付出多大努力,都要堅持不懈、一抓到底。」
中共十八大以來,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吉林省在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同時,民生的改善正在向更廣闊領域、更深層次加快推進,彰顯出省委、省政府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讓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的願望和決心。
吉林省委十屆三次全會對改善民生再次進行系統部署,未來將重點推進富民、就業創業、「暖房子」、城鄉飲水安全、城市暢通、大氣污染治理、住房保障、養老服務網絡建設、城鄉教育普惠、特困群體救助、災后重建、傳染病防治、城鄉居民文化、地下管網改造、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等15項工程。
民富邦安 發展性民生系統推進
2013年,吉林省政府重點推進了12個方面的民生實事,首當其冲的便是根本性解決民生問題的富民工程與就業創業工程。
「民以食為天」,而食的獲取靠就業,就業是百姓撬動幸福的支點,是民生之本。2013年初,一幅促進就業、增強社會保障等改善民生的藍圖展現在吉林人面前:城鎮新增就業55萬人以上,開發公益性崗位1萬個;農村轉移就業380萬人,全省社保參保擴面達到3529萬人次……
今年,吉林省大專畢業生就業人數達16.8萬人,就業壓力明顯高於往年。
為深入推進全省就業創業工作,吉林省從2011年開始,連續三年組織開展就業年活動,每年一個就業主題,2013年主題是「優化就業創業環境年」。通過不斷優化創業帶動就業環境、技能培訓環境、政策資金環境、就業服務環境等措施,在吉林省實現比較充分的就業機會、比較合理的就業結構、比較公平的就業環境、比較良好的就業能力、比較和諧的勞動關系。
在開展全民創業帶動就業系列活動中,制定出台了鼓勵大學生、農民工回原籍創業就業相關政策措施。實施創業培訓促就業工程,創業培訓5萬人。擴大創業基地建設規模,新建農村青年創業創富基地300個,青年創業園20個,大學生創業園15個,就業困難人員創業市場55個,農民工返鄉創業基地20個。推介創業項目1.15萬個。
在優化技能培訓環境工作中,開展各類職業培訓80萬人,培養高技能人才4.2萬人。創建了10個省級職業培訓示範城市。繼續實施千名首席技師打造計劃,開展第三屆吉林技能大獎吉林省技術能手評選表彰活動,督導做好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工作。在推動城鎮職工工資收入方面,吉林省積極開展工資集體協商,推動企業建立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健全工資協商共決機制。嚴格落實最低工資制度,及時發布企業工資指導線和人力資源市場工資指導價位信息。開展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用人單位遵守勞動用工和社會保險法律法規情况、農民工工資支付情况等專項檢查執法行動。為有效促進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就業,新開發公益性崗位1萬個。解決零就業家庭比例達到100%。調整就業專項資金支出結構,增加扶持創業方面支出項目。合理安排全民創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用於創業孵化基地(園區、實訓基地)及大專創業平台建設,對推動創業工作較好、帶動就業人數較多的創業企業給予適當補助。為優化就業服務環境,制定了省級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標準。在全省開展「微笑服務」活動。鼓勵大學生到基層就業,農民工就地就近轉移就業。創建充分就業示範社區和高品質就業示範社區(村)。
「春風行動」促農民工就業。2013年元宵節剛過,一股「春風」撲面而來--全省2013年「春風行動」啟動儀式暨就業援助大型招聘會拉開帷幕,這是吉林省今年時間最早、規模最大、人員最多的一次政府組織的批量勞務輸出。120多家用工單位提供1萬多個崗位,3000多名求職者前來應聘,現場達成意向性用工協議1345人,432人與創業項目人簽訂創業協議。
經過努力,「環境年」活動取得積極進展。截至9月末,全省城鎮新增就業53.31萬人,完成年計劃96.9%,城鎮登記失業率3.68%,低於年計劃0.82個百分點。全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98.2萬人,完成全年計劃的104.8%,同比增長5.4%;全省實現勞務收入390.5億元,同比增長11.1%;人均勞務收入9807元。
面向未來的工作部署,富民工程依然列於首位。省委十屆三次全會決定,一方面,將及時跟進國家收入分配改革,實現城鄉群眾政策性增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另一方面,將通過加快發展,進一步完善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完善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健全農民增收長效機制,提高全社會工資水平。
解困疏難 生存性民生細緻溫暖
改革紅利當然不止表現就業一個方面,2013年,吉林省各類社會保障等民生紅利不斷派發到城鄉居民手中。
在增強社會保障能力方面,吉林省著力提高城鄉低保保障標準和補助水平,城鄉低保保障標準分別達到上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25%以上,城鄉低保平均補助水平分別達到月人均267元(2012年為243元)和年人均1385元(2012年為1259元);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養老服務網絡;提高農村五保供養對象生活水平;提高社區公務服務和管理水平。加強退役士兵職業教育與技能培訓。搞好醫療保險异地就醫即時結算平台建設。建立城鄉居民大病救治制度。
2013年5月,吉林省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人均每月上調115元,增幅高於10%,同時補發1月至5月新增的養老金。對高齡人員適當傾斜,年滿70周歲至79周歲人員每月再增加60元;80周歲及以上人員每月再增加80元;實行新農保和城居保制度并軌,參保農村居民和城鎮居民的養老保險待遇實現同步發放、同步增長;7月1日起,對最低工資標準進行調整,提高低收入勞動者收入水平。調整后三個檔次月最低工資標準比調整前各增加170元,平均增長幅度為16.29%;農民工按年交保費按月領「工資」的願望變為現實,城鎮就業的農村居民可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及以上的,可按規定辦理領取養老保險待遇手續。
讓百姓住得好、住得暖,吉林省保障性住房「八路安居」工程和「暖房子」建設再發力。這是該省的兩大突出民生工程,受到全國矚目。實施以來,全省超過四分之一人口的住房條件和居住環境得到了根本改善,保障性住房覆蓋面已達到28.7%。2013年,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開工33.87萬套,竣工33萬套,發放廉租住房租賃補貼25萬戶。「暖房子」新增供熱能力6000萬平方米,撤併改造小鍋爐房500座,改造陳舊供熱管網1000公里,同步實施老舊小區綜合整治1000萬平方米。同時加大調峰鍋爐房、區域鍋爐房和多熱源聯網工程建設力度。初步統計,本采暖期全省城市供熱總面積約為5.19億平方米,相比上個采暖期增加近1900萬平方米;全省新開工建設鍋爐房項目78個,今年新增加供熱能力近7000萬平方米,完成計劃的117%。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財政住房保障支出86.8億元,增長14.1%。
在困難群體救助方面,2013年5月,吉林省先於國家將大病救治病種擴大到了40種。針對特困群體開展了「城鄉困難群體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行動。救助對象包括參保(參合)的農村五保供養對象、城市「三無人員」、城鄉低保對象、重點優撫對象(不含1-6級傷殘軍人)等,個人負擔費用5000元以上部分,按不低於60%比例救助,封頂線不低於12000元(含5000元以內救助部分);農村五保供養對象和城市「三無人員」的醫療費用扣除醫保(農合)和大病保險報銷額后剩餘部分在封頂線內全額救助。
在養老服務方面,吉林省著力構建「省、市、縣、鄉、村」五級養老服務網絡。2013年,續建、新開工和前期準備省級公辦養老機構2個,其中,吉林省肢體傷殘康復醫院主體已完工,預計2014年可投入使用;吉林省養老服務示範中心已全面進入施工階段,預計2014年完成主體工程。市級公辦養老機構5個,目前,3個主體工程完工,2個正在施工建設中。縣級養老機構27個,12個主體工程完工,15個正在施工建設中。今年,全省公辦養老機構將增加床位1600張左右。與此同時,積極推進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建設,目前,全省建設城鄉示範性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22個,其中城市12個,農村10個;各地建設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400個,其中城市260個,農村140個。
12月19日,吉林省啟動了國內首個「關愛失能老人,共享生命尊嚴」的老年希望工程。據了解,該項工程將探索建立救助失能老人的常態機制。
城鄉一體 公共服務走向均等化
教育、衛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使每一個人中國夢的重要構成。
在推進城鄉教育普惠工程中,2013年,吉林省新建改擴建300所公辦幼兒園,新增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3870人,培訓幼兒園園長、教師3790名。實施大專「雙困」畢業生就業能力幫扶培訓新的三年計劃,由年培訓5000人提高到1.5萬人。加強校車規範化管理,全省7000輛校車全部裝設安全管理信息系統。提高校園警務室建設水平。統一城市、縣級市所在地和農村義務教育公用經費標準,擴大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政策範圍。2014年,吉林省將設計新建一批標準化公辦幼兒園,改擴建民辦普惠性幼兒園,以有效緩解吉林省幼兒入園緊張的狀態。再經過一兩年的努力,特別是通過政府獎補和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民營資本介入,將有效解決入園緊張和辦園不規範的問題。
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方面,吉林省著力解決吉林省區域、城鄉、校際間義務教育發展不均衡的問題。從2014年起,將在原有實現初步均衡目標的基礎上,啟動城鄉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工作。到2014年底,25%的縣(市、區)實現基本均衡,到2015年,65%的縣(市、區)實現基本均衡,到2018年,所有縣(市、區)全部實現基本均衡。具體措施方面,將在城市推行「大學區」制,即校長、教師統籌由學區聘用的體制,以此促進區域均衡;在縣(市)推行校長、教師「縣聘校用」和鄉鎮中心校監管村小的體制,制定有效措施,加速校長、教師向基層和薄弱學校流動,推進城鄉均衡發展。此外,通過加強信息化建設,利用電視、網絡、多媒體等手段,加速優質教育資源向偏遠、農村地區的擴散、遷移速度,利用名師在線工程,推動區域、城鄉和校際間的均衡發展。
在文化惠民工程中,2013年,吉林省實施了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全年完成放映11.2萬場;實施4萬戶的廣播電視戶戶通工程建設;實施廣播電視覆蓋和基礎設施建設改造工程。扶持建設農村文化大院3319個,實現全省行政村全覆蓋;扶持建設社區文化活動室400個;「送戲下鄉」演出4000場。繼續深化全民閱讀,建立貧困村、民族村屯、邊防哨所書屋400個,向進城務工農民、貧困學生、低保戶等提供保障類圖書100萬冊,雜誌60萬期。
在醫療服務均等化方面,2013年,吉林省啟動實施了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項目。每個行政村建設面積不少於80平方米的村衛生室標準化用房。繼續實施社區衛生服務「健康小屋」和無償獻血屋項目建設。紮實推進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四年促進計劃。實施了農村改水改廁工程,農村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等。
在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程中,2011年-2013年,吉林省組織實施了三批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範項目,對全省41個縣(市)及28個區的1989個示範村的人居環境進行了綜合整治,受益人口達360萬人。截至目前,共建成農村飲用水源地水源保護房371座、保護圍欄19.2萬米、水源保護警示牌1717個,對1300個村的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進行了保護;建成處理農村生活污水的人工濕地114處,對114個村莊的生活污水進行統一收集和處理;購置垃圾箱8.7萬個,各類垃圾收集、運輸車輛9.2萬輛,建設農村垃圾分類站1909座,對1989個示範村的生活垃圾進行統一收集和清運……
民惟邦本。吉林省細緻入微的系列惠民工程,正不斷升高幸福吉林的溫度。
香港商報記者 冀文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