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訊】民航局在近日召開的2014年全國民航工作會議暨航空安全會議上透露,積極扶持低成本航空和發展通用航空將是民航2014年的重點工作。
隨著國內低空空域逐步開放,通用航空產業引發新一輪投資熱潮,地方政府和企業不惜斥巨資興建通航產業園,據統計至少已有116個縣級以上城市加入到了這場大躍進計劃之中。然而,目前中國通用航空產業發展并非一帆風順,政策環境市場條件也遠未成熟。據網易財經報道稱,現在很多地方爭建通航產業園,動輒徵地成百上千畝,明顯存在投資過熱隱憂。
116城爭建通航產業園
「通用航空是改革開放三十幾年來唯一一個沒有發展起來的產業」,中航工業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沙長安日前表示。
也許,正是看準了通航產業未來巨大的發展空間,國內多個地方蜂擁而上掀起了一股投資通航產業園的熱潮。據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AOPA)統計,截至2013年7月31日,中國已經有116個縣級及以上城市在建或計劃建設通用航空產業園區。
其中,僅僅披露了規劃面積和投資總額的56個項目中,規劃總占地面積282.55平方公里,計劃投資總額6290.41億元人民幣。平均每個園區占地面積5.05平方公里,平均每個園區投資總額112.33億元。
在這116個在建或將建的園區中,2010年底之前建設的只有21個,2011年之后建設或計劃建設的多達95個。
中國工程院院士馮培德在去年兩會期間指出,幾乎沒有哪個產業像通用航空這樣,在發展剛剛起步階段,就出現投資過熱苗頭。
通用航空是民用航空除去商業航空后其它部分,包括從事工業、農業、林業、漁業和建築業的作業飛行以及醫療衛生、搶險救災、氣象探測、海洋監測、科學實驗、教育訓練、文化體育等方面的飛行活動。
沙長安表示,同許多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航空產業格局呈倒金字塔狀,拿美國來說,人家通航產業占整個航空業比例高達95%,而中國的情况則正好相反。於是在三年前,中央頒布《關於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通航產業至此才看到了把蛋糕做大的前景。中國民航局更是承諾在2015年之前,將在全國範圍內推進低空空域改革。
美國有將近20000個可供通航起降的機場,而中國目前則只有將近400個,根據此前民航局提出的「縣縣有機場」的設想,未來國內通航機場數量至少可以達到3000多個。高達十倍的機場建設目標也為地方政府配套建設通航產業園提供了操作空間。
市場空間受管制
梳理一些地方政府關於興建通航產業園的規劃可發現其相似之處:斥巨資成立投資公司,建立通航基地,引入或收購國外飛機制造企業,成立運營公司,建立配套飛行學院,聲稱年產數百架飛機,預計產值千億等等。
然而,與通航產業園快馬加鞭的建設節奏相反的是,通航產業的發展受低空管制等因素影響反而呈現出放緩的趨勢。瀋陽航空航天大學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通航作業時間同比增長28.5%,而到了2012年則迅速放緩,增長率僅為2.8%。
對此,遼寧通用航空研究院副院長張利國表示,很多通航企業買了飛機回來后,才發現事情并沒有想象中的簡單。某地方通航產業園的顧問則透露:「基地草草完工,空管局到現在都沒有批准飛,政府投的幾個億就那麼浪費在那里。」
誘人蛋糕無處下口
通航市場本身并未發展起來,但是沒能阻止各方力量以提前布局的理由對通航產業園的投資。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通航產業基礎太薄弱,短期內不可能實現盈利,需要一段時間的產業準備期,少則三五年多則十年,這顯然跟許多投資者迫切希望得到回報的想法是矛盾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通用航空研究中心的教授高遠洋向媒體表示,目前通航機場缺口巨大,應該多建通航機場,而不是不根據地方的產業特點都上產業園。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通用航空委員會副秘書長唐繼龍稱,目前各個地方發展通航產業,多頭管理的情况非常嚴重,很容易導致重复建設資源浪費,「目前這一塊的管理涉及到空管局、民航局、安監局、林業局等等十幾個管理部門,我在外考察的時候就見過這麼多部門一起爭論的場面,太亂了。」
當然更為關鍵的問題還是制度建設。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秘書長魏振中表示,空軍管理同民航發展的要求存在矛盾,尽管現在政策在松動,但是低空領域的開放還是個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的話通航產業的發展只能是空談。
「誰都知道通航市場是塊誘人的大蛋糕,但是這塊蛋糕要怎麼啃則都不知道」,尽管通航產業究竟該怎麼發展,還有待各地區根據區位條件理性的研究和規劃,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如果只是因為認為前景廣闊就盲目地投資上項目,后果必定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