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客户端 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針砭時弊

總商會促全面檢討輸入勞工
2014年 02月 11日 00:00    香港商报
 

    未能滿足需求 須採積極態度

    總商會促全面檢討輸入勞工

    【香港商報訊】人力供應是香港日趨迫切的問題,香港總商會曾透過建議書向多位高官及議員反映,并進行深入討論。勞工短缺不斷惡化,已令本港的經濟增長下跌了數個百分點,并很可能削弱本地競爭力。缺乏人手的公司或要把業務遷移到人力供應較多的地區,又或迫於無奈推高工資通脹,造成連鎖效應。這必然會蠶食本地的服務品質,最終影響香港的生活質素。總商會認為,要即時紓緩勞工短缺問題,政府應就輸入勞工采取更積極的態度。補充勞工計劃推出17年以來,根本未能滿足經濟需求,證明現行計劃需要全面檢討。現在是時候檢討過往的經驗,并調整實施架構。

    

    就當局全面檢討人力方案,香港總商會提出多項建議:

    首先是檢討現時的本地人力供應,以了解有否一些潜藏的多餘人手,可填補當下的空缺。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數據,2012年的潜在勞動力共有240萬人,當中約518800人為30歲至59歲的家庭主婦。政府應研究如何把這些潜在勞工引入勞動市場,其中可行的方案是彈性上班時間、延遲退休年齡及提供其他誘因,以提高年輕人、主婦和提早退休人士的勞工參與率。該會歡迎早前發表的人口政策諮詢文件,并將在諮詢會員意見后,向政府提交詳盡建議。

    支持推學徒訓練計劃

    針對青少年,香港總商會支持政府為嚴重缺人的行業推展學徒訓練計劃,并按情况提供資助及交通津貼。尽管職業訓練局亦有籌辦多項學徒及見習生計劃,但該會認為引入更多涵蓋各行各業的計劃,可收正面成效。尽管如此,這些計劃及其他再培訓措施均需時推行,故充其量只是中期方案。顯然,對於當下迫切的勞工短缺問題,我們需要一個快捷的方案,以免對本港經濟造成更大的損害。

    總商會認為,要即時紓緩勞工短缺問題,政府應就輸入勞工采取更積極的態度。補充勞工計劃推出17年以來,根本未能滿足經濟需求,證明現行計劃需要全面檢討。現在是時候檢討過往的經驗,并調整實施架構。

    倡客觀持平審視計劃

    根據現行安排,補充勞工計劃剔除了26個工種。總商會強烈建議政府客觀持平地審視計劃,考慮所有相關事實和數據,為嚴重缺人的特定行業探討輸入勞工的可行性。

    關於計劃的審批安排,現時以相同數目的勞資代表審理申請的做法并不奏效。在很多情况下,投票結果都是雙方平手,最終停滯不前。在新加坡和澳門等其他司法管轄區,申請和審批過程一般都由政府辦理。牽頭輸入可釋放勞動力

    該會指出,尽管我們認同必須確保本地工人優先就業,但供求長期嚴重失衡,加上技術錯配,輸入勞工當是不二之選。政府應帶頭以項目形式輸入勞工,此舉將可釋放勞動力,讓他們投身私營企業。我們具備豐富過往經驗,能清楚界定企業輸入勞工的限制和條件,故根本沒有拖延的理由。特別是建築業正面臨勞動力急速老化和職位空缺日益增加。尽管業界不斷提高工資,仍難以吸納年輕人入行。我們知道當局會面臨政治挑戰,但持續多時的勞工短缺,已造成健康和安全風險。安老護理業是另一嚴重缺人的例子,而零售及膳食服務業亦面對同樣困難。

    總商會明白到當下的人力難題,令不少本地户員要長時間工作。事實上,户主亦身受其害。根據政府統計數字,長期(超過36個月)面對嚴重人手短缺的行業包括進出口貿易、批發及零售業、住宿及膳食服務業、社會及個人服務業,以及建築業。就某些低技術工作而言,即使户主願意支付遠高於法定最低工資的50元時薪,仍難以吸引應徵者。這個情况不但嚴重影響日常商業運作,還會窒礙經濟增長。工資螺旋增長效應將推高消費物價,這對於有經濟困難及收入固定的人士影響最深。

    促盡早規劃解決人力問題

    除了嚴重的技術錯配,香港未來有一個更長遠、更艱巨的挑戰。年輕人,以及某程度上他們的父母,似乎未能在本港物色到切合他們期望的工作。雖然我們很欣賞那些胸懷大志的年輕人,但要學習所需知識和技能就必須苦干,而很多年輕人似乎并不願意走出第一步,投身一些精采充實、令人滿足、前景美滿的行業,而技術錯配的問題亦因這種態度而加劇。

    隨着人口老化的影響日漸浮現,預期香港的本地勞動力將於2018年后開始收縮。因此,政府是時候仔細研究人力問題,并盡早開始規劃,免得為時已晚。

    

 
(來源: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