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客户端 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香港百達通

認識本港特色飲食文化
2014年 02月 26日 00:00    香港商报
 

    民以食為天,中國人愛吃,也懂得吃。香港有美食天堂之美譽,非但菜餚種類繁多,就連進食的環境,都滿有歷史及特色。文、圖:敏

    香港舊時的大排檔、大笪地、車仔檔等街頭食檔,老字號酒樓食肆,到本地出產的醬油、乾糧及特色小食,全都是港人的集體回憶。面對着香港經濟急速發展,社會進步,我們對飲食的要求已經由過往的果腹,演變到對食的色香味有所要求;食肆亦由樸素簡陋,變得裝潢華麗;菜式更加是集各國特色共冶一爐,足見港人飲食態度上的轉變。

    而是次為大家介紹兩種本港已近絕迹的特色飲食文化--大排檔及懷舊茶樓。

    「大排檔」平靚正

    這種街邊流動食肆源於50年代,當時在館子進餐消費較高,一般老百姓根本負擔不起。「大排檔」的消費便宜,食物選擇又多,間接締造香港人要求「上餐快、價錢平、選擇多」的港式飲食文化,除了能滿足普羅大眾的飲食,又基於檔口前擺放了大量齘椅滿足了食客社交需要,故在香港得以快速盛行。事實上,香港早年人口較少,可開設食肆的舖位不多,公共空間則相對較充裕。當時,市民對環境衛生的要求不高,自然可以容許街邊的「大排檔」成行成市地經營。

    中西合璧的「大排檔」

    「大排檔」提供的食物種類繁多,中西兼備。最初「大排檔」以供應粵式家常小菜為主,以標榜「鑊氣」著名。漸漸發展至炒粉麵飯、魚蛋粉麵、白粥油條、火鍋及煲仔飯等。其后,有些更將「大排檔」融入西方文化,以西多士、三文治、奶油多士、菠蘿油、港式絲襪奶茶、咖啡、鴛鴦及夏日冰品等作招鶼,更演變出所謂西式「碟頭飯」套餐,即西式餐湯,配豬扒飯、牛扒飯、鸡扒飯或意粉,加上咖啡或茶為餐飲;成為香港大眾飲食文化的重要部分。

    但隨着人口增加、經濟起飛,住宅樓面及商舖面積增加,大型商場相繼出現,公共空間變得越來越少。加上市民大眾又有足夠的消費力,願意負擔較高消費去換取較佳的用餐環境,光顧沒有冷氣、上蓋的「大排檔」,縱使風味依舊,仍難免在衛生及環境方面比下去。時至今日,傳統「大排檔」已買少見少,全香港只剩下不足30檔。

    位於香港中環的大排檔,是老香港人的至愛,常常客滿。大排檔稱得上是香港發展出來的獨有露天熟食檔販,常置於街頭或巷尾,只要備有數張摺疊椅桌已成檔口,提供地道街頭方便小食等。早年香港華人集中的中上環、灣仔一帶也是大排檔的發祥地。

    受嶺南文化的影響,香港兩所大茶樓在1840年開業,一為「杏花樓」,另一是「三元樓」。其后,香港的茶館、茶居、「茶樓」恍如雨后春筍,照顧不同檔次、階層的需要。當年茶樓的雅座,多設於二、三樓,收費也較高,故俗語有云「有錢上高樓,無錢地下澘」。

    八十年代茶樓術語多

    上世紀八十年代,顧客通常會在飲茶時,配搭兩款點心(當年的點心分量較大,以包類為主,兩款點心已差不多等同一份正式餐膳),故當年流行「一盅兩件」的說法。當茶客結帳時,侍應會逐一點算客人齘面上點心碟數目,來計算客人應付的帳目,此舉亦有所謂「睇碟」或「睇數」。

    但此舉其實頗為落后。一則吃罷的蒸籠與碟仔擺滿齘面,消費越多,齘面越窄。二則客人眼見一大堆點心籠或碟,感覺上已經消費很多,難免會忍一忍手,最終影響顧客的消費意欲。隨后,有茶樓嘗試用「蓋印」的方法計算客人的「消費」。此方法既省人力,也增效率,時至今日,已在行內通行。

    上茶樓品茗

    另一個稱得上是本港特色飲食文化者是茶樓。收音機、痰罐、鳥籠等名詞,全是茶客的集體回憶。事實上,上茶樓「飲茶」的風尚,早在清朝盛行;廣州更是茶樓文化的發源地。

    為何要揭起盅蓋才會有人加水?

    這個習慣是源自清末,據聞一名愛玩鵪鶉的滿洲人,慣將鵪鶉置於茶盅內。某日,茶樓侍應不察,揭開水盅加水時,不慎將鵪鶉燙死。該滿洲人恃勢凌人,敲詐索償數十兩銀,茶樓因而損失慘重。從此以后,茶樓業一致議決,若茶客并非自行揭盅,便不加水,此例沿用至今。

 
(來源: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