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客户端 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針砭時弊

中西區20地點路見不平
2014年 03月 25日 00:00    香港商报
 

    民建聯調查揭安全隱患

    中西區20地點路見不平

    【香港商報訊】實習記者卜崇軒報道:民建聯中西區支部聯同葉國謙、張國鈞、陳學峰、盧懿杏、蕭嘉怡議員辦事處及楊學明地區服務處於今年1月至2月就該區的道路狀况進行調查,發現中西區內有多達20段道路嚴重的凹凸不平,為行車安全埋下隱患。民建聯中西區支部認為路政署要認真檢討現時的維修路面「小修小補」的現狀,加強對承辦商工程質量的監管;并建議路政署應以道路修補頻率作為重鋪道路的準則,建議半年內修補超過2次的路段須作全面重鋪。

    有長者行經扭傷入院

    民建聯中西區區議員蕭嘉怡表示,經常接獲市民投訴,指區內部分道路凹凸不平。崎嶇難行狀况不一而足,有新補瀝青赫然隆起,亦有路面突然凹陷,更有部分路面破裂,甚或松出石塊,致使過往車輛駛過時「飛砂走石」,險象環生;亦有長者因為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行走而扭傷入院。

    民建聯交通事務副發言人楊開永稱,現時路政署通常使用混凝土或瀝青物料鋪設道路,當發現道路有損毀時,通常使用瀝青緊急修補路面。而瀝青耐用度不高,往往經重型車輛輾壓后便會碎裂或變形,加上部分修補路面工程質量欠佳,承建商只將瀝青隨意鋪上,未有加以平整,馬虎了事,以致路况更加凹凸「難平」。

    他認為,路政署應研究使用耐用度較高的物料作鋪設道路之用,盡量減少使用瀝青物料。此外,亦應加強對承辦商工程質量的監管,如設立扣分制等。

    指小修小補未能治本

    民建聯地區干事楊學明補充時表示,過去曾多次向路政署投訴均益三期對出,德輔道西的一段路面,凹凸不平情况堪憂。雖然,路政署接到投訴后,通常於一兩日內便會派承辦商進行臨時修補,但因物料特性及工程質量問題,路面往往很快便「打回原形」。

    他引述據路政署表示,有關路段過去兩年已經維修過8次,均只是小修小補,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標不治本。曾要求路政署重補該路段,但路政署表示封路重鋪將阻塞交通,并以此為由拒絕重補。

    楊學明認為,短時間內多次修補實屬浪費公帑,路面經常處於凹凸不平狀况更會嚴重影響行車安全,此舉豈非因小失大?因此,路政署應以道路修補頻率作為重鋪道路的準則,建議半年內修補超過2次的路段須作全面重鋪。

    

 
(來源: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