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中協作利國際關系民主化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日前在俄國際事務委員會發表講話時說,從總體上看,俄羅斯與中國協作是國際政治中有分量的因素,有利於國際關系民主化。他還表示,俄總統普京不久前訪華取得的成果是俄在深化與亞太地區一體化方面的重大突破。拉夫羅夫稱,俄從任何方面看都仍然是全球重要國家,將繼續奉行充滿活力的全方位政策。糾正歷史形成的向西方傾斜是一項現實任務,解決這一任務不會靠減少與西方的合作,而是通過增加與其他地區首先是亞太地區的合作來解決,在俄羅斯、印度和中國三方框架內的協作亦在此列。
中印更注重合作而非對抗
「俄羅斯之聲」廣播電台日前稱,印度的主要地區競爭對手就是中國,所以許多專家認為,莫迪在任期間有可能推行一條更強硬的對華政策,也有可能向同樣對中國不滿的美國有所傾斜。但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波爾佳科夫認為,面對目前形勢,中印完全有可能把分歧擱置一旁。5月29日,李克強總理同莫迪進行電話交談,這可被看成是中印都有讓雙邊關系邁入新階段的願望。中國和印度的確需要在評估全球和地區形勢方面統一立場,在國際舞臺上更注重的不是對抗或冲突,而是互利合作。
中國制造業仍保全球霸位
英國《經濟學家》近日稱,過去30年來,中國已使全球制造業發生革命性變化。但隨著工資上漲和勞工不滿增多,中國經濟正在改變。難道中國在全球制造業的統治地位行將結束?對此,分析認為,尽管供給鏈出現新趨勢,但新基礎設施和生產率進一步提升等因素,會繼續令中國保持競爭力。所謂勞動密集型生產商將離開中國尋找更廉價目的地的說法,是誇大其詞。通過對眾多新興經濟體2013年至2018年勞動生產率與工資上漲的對比預測,沒有任何經濟體的勞動生產率增幅會超越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