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深度周刊

融入21世紀海絲經濟圈
2014年 06月 25日 00:00    香港商报
 

    福州 泉州 漳州齊發力

    融入21世紀海絲經濟圈

    中央提出要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這對於福建而言,也是難得的歷史機遇。加快融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成為福建發展思路的新選項。而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福建,不僅擁有眾多與「海上絲綢之路」歷史關系密切的沿海港口,還有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繁榮做出過重大貢獻的海外華人華僑,這些都是今天福建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寶貴資源。在21世紀重振海上絲綢之路繁榮的進程中,福建責無旁貸,完全有條件擔當先鋒。

    福建省委書記尤權:深化改革體現「海絲」特色

    福建省委書記尤權就福建部署深化改革方案指出:「制定福建省改革方案時,既要體現全國改革的共性,服從全國一盤棋需要。又要從福建特點和實際出發,有重點有針對性地謀劃設計福建省的改革方案。」在中央決策層提出了要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思路后,福建提出加快融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正是在貫徹中央部署中體現出的福建特色。

    加快融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福建不僅歷史淵源深厚,而且現實基礎堅實。正是基於歷史地位和現有條件,福建提出了進一步加強和擴大與東盟及東南亞各國的經濟、文化和人文全方位的交流與合作,加快融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思路。

    2013年12月,福建省委提出,在發揮對台優勢和鞏固閩港澳合作的同時,打造新的海上絲綢之路,進一步密切同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的經貿合作,創新外經貿體制機制,開拓新市場。    福建還提出,要整合提升各類海關特殊監管區,積極創造條件推動在福建省設立自由貿易園區。創新利用外資渠道,注重與國際產業資本相結合。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扶持企業打造全球營銷網絡和自主品牌,完善境外投資管理機制,為企業「走出去」創造有利條件。福建省長蘇樹林提出,福建將抓住國家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機遇,鼓勵有條件企業加快「走出去」,培育一批本土跨國企業。

    在引進來的同時,福建闊步走向東盟。截至2013年底,福建在東盟設立的境外企業和分支機構達156家,對外投資額4.5億美元。東盟已成為閩企「走出去」的重要地區。據統計,2013年,福建核准對外直接投資項目142個,核准對外投資額6.99億美元。其中,新設境外企業和分支機構112家,境外企業增資項目30個。

    福州市委書記楊岳:打造海絲重要戰略樞紐

    再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福州承載著厚重歷史、涌動著勃勃生機、面臨著難得機遇。福州是一座伴海而生、因海而興、拓海而榮的港口城市,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發祥地。古代,福州參與創造了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輝煌,引領城市走向了海洋、融入了世界;今天,福州正加快建設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樞紐城市,努力為再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作出積極貢獻。

    新絲路帶來新機遇、展現新未來。循著海上絲綢之路的印記,福州開海興榕、以海強市,經略海洋由來已久。特別是改革開放后,福州成為全國首批對外開放沿海港口城市,上世紀90年代建設「海上福州」的戰略構想,率先發出「向海進軍」的宣言。目前,福州正傳承弘揚「3820」工程戰略精髓,全力推進福州新區開放開發,在更高起點上加快建設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開啟「海上福州」、「藍色硅谷」建設的新航程。如今的福州港,與40多個國家和地區保持通航,去年福州與東盟貿易往來達42.46億美元,這些都為振興海上絲綢之路打牢了基礎、注入了生機、增添了無窮的動力。

    福州市長楊益民:與東盟國家互聯互通

    未來福州將重點從三方面來構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首先,構建與東盟國家的互聯互通的交通體系,把福州建設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戰略樞紐城市。

    同時,福州將以海洋經濟為突破口來加強合作。目前福州已經開始與東南亞一些國家建立合作的養殖基地,現在試點已經比較成功,準備大範圍地推開。福州申請成立東盟海產品交易所已經獲批,未來將聯手東盟的一些國家共同建設。另外,福州還在探索與東盟國家共同建立產業園區。福州規劃了65平方公里的海洋經濟產業園,175平方公里的臨空產業園,還有萬畝的海產品深加工產業園,都歡迎東盟國家加盟共同建設。

    此外,要健全以東盟國家常態化的合作交流機制。我們很希望跟國內的一些沿海城市,包括內陸的海上絲綢之路城市聯手,也很樂意與東盟海外的一些國家聯手,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泉州市委書記黃少萍:建設21世紀海絲先行區

    泉州市委書記黃少萍表示,國家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即「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恰逢其時,而且被賦予新的內涵和意義。為更好地將「海絲」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相結合,泉州正加快申報設立和謀劃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

    其一,「一帶一路」,最具誘人的經濟前景。對泉州加快創新轉型、實現跨越發展大有幫助。

    其二,「一帶一路」,最具直接的政策紅利。融入「一帶一路」戰略,有利於泉州在更大的範圍、更寬的領域參與國際經濟分工與合作,更好地整合、利用全球市場資源、自然資源、技術資源,全面提升外向型經濟規模和層次。

    其三,「一帶一路」,最具能動的放大效應。「一帶一路」,不僅是經濟合作、貿易往來,人員往來、文化交流和文明對話同樣至關重要。泉州的城市品牌、美譽度必將在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中得到進一步融合、發展、放大。

    泉州市長鄭新聰:海絲先行區」六大優勢

    在泉州市長鄭新聰看來,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泉州在此方面主要有以下六大優勢:

    一是貿易基礎。泉州在唐代就是中國四大貿易口岸之一,宋元時期,被稱為「東方第一大港」。歷史進程中有起有落,但泉州與沿途國家和地區雙向貿易從未斷過。去年泉州進出口總額達291億,其中與海絲沿線國家的進出口貿易額達55%。

    二是產業基礎。泉州制造業銷售收入去年已近1.1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單三大產業,紡織服裝(1700億)、鞋業(1500億)、石化(1400億)就達4600億。這三大產業都可為東盟、中東國家的經貿往來和產業轉移提供巨大的空間。

    三是人脈優勢。泉州在外華僑791萬人,其中90%主要僑居東南亞等海絲沿途國家。他們熱愛祖國、熱愛家鄉,具有很強的實力,可以成為推動與海絲國家經貿文化交流合作的促進派和參與者。

    四是文化認同。泉州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立的全球第一個「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國務院首批公布(1982年)的歷史文化名城;東亞三國首評的「東亞文化之都」。文化的認同,必然增進了解和信任,有利於推動經貿旅游等方面的合作。

    五是港口潜力。目前泉州區內港口已與23個國家和地區開辟了國際運輸航線(菲律賓、韓國、日本、阿拉伯),港口潜力很大。

    六是企業家隊伍優勢。這條絲綢之路開放格局給泉州注入源遠流長的商業活力,形成了一代又一代愛拼敢贏、海納百川的企業家群體。目前上市公司達86家,中國馳名商標就有124件。泉州在國內异地泉商還有150多萬人,商跡遍布全國各大中城市。這支隊伍能夠勝任與海絲國家和地區的雙向投資貿易往來。

    德化縣委書記吳深生:政府引導 重現瓷都輝煌

    德化陶瓷產業發展面臨著一定瓶頸,怎麼破除瓶頸,抱團發展?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是需要思考的。

    第一是用電商來換市場。國內的電商已做得較好了,但網購沒有國界、不分日夜,我們要積極拓展跨境的電子商務。第二是要抱團發展,外面的技術壁壘越來越多,我們要抱團來應訴。享受它最優惠的稅率。第三是要用機械來換人工。要用自動化生產來減少對人工的依賴,這樣來提高企業的盈利空間。這些方面都需要政府出台一些政策來鼓勵,比如說發展跨境電商,引進設備政府要有獎勵手段。

    另外,要制定一些規劃,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從過去出口一般的商品到輸出文化,融入中國元素,特別是跟當地的風土人情能緊密地結合起來。比如說,利用一些節慶把中國的一些文化元素輸出去,這都需要政府來引導。

    第四,積極保護德化的文化資源,重現德化的輝煌。比如打造「月記窯」國際陶藝村,還有順美集團也在牽頭規劃大興堡。把德化陶瓷的元素集中在一個地方,作為窗口展示給世界。

    第五,海上絲綢之路很大意義上也是陶瓷之路,我們要拓展國際市場以推動轉型。除傳統的西洋工藝以外,我們要加大日用瓷的出口,打造品牌,打造百年老店,協發光洋。德化正在申報「世界瓷都」,我們會不懈努力重整雄風。

    漳州:申遺提速

    漳州「海絲」申遺是2009年市政協文教衛體委提出的議題,2011年1月,漳州市省政協委員小組提交了《關於支持漳州參與申報「海上絲綢之路」始發地》提案。

    2011年,漳州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吳洪芹市長為組長的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海上絲綢之路漳州史跡領導小組,下設海絲辦負責具體申報工作。遴選出一批符合申報條件且具有重要價值的申報點。

    2011年9月,以市政府名義向省法制辦申報《福建省「海上絲綢之路:漳州史跡」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辦法》立法項目。

    2012年3月,漳州正式向國家文物局申報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自2012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在寧波舉辦的《「跨越海洋--中國「海上絲綢之路」八城市文化遺產精品聯展」》首展,此后在海絲城市輪展,聯展持續至今,集中展示漳州窯、番銀等文物,至今已舉辦6 站。2012年,漳州與長春電影制版廠簽約《大航海》拍攝。

    2012年5月,漳州「海絲」申遺工作通過國家文物局的初審,并委託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專家進行資料評估與現場考察,專家組對漳州史跡申報點給予充分肯定。

    2012年11月,以市保龍海月港遺址(7個碼頭)及其古街、國保平和南勝窯遺址(6個窯址)、省保華安東溪窯遺址(3個窯址)為漳州史跡申報點。

    2013年8月,《福建省「海上絲綢之路:漳州史跡」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辦法》被列入2013、2014年省政府立法預備項目。

    今年漳州市重點將做好中國「海絲」9城市文化遺產精品聯展漳州站的展覽,著手做好《海上絲綢之路漳州史跡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辦法》的立法準備工作,推動實施申報點的保護工程項目,助推漳州海絲申遺步伐。

    

 
(來源: ) 編輯: 黄凤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