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電梯大王長子 胡曉明 政商縱橫 心繫體育
2014年 07月 01日 04:34    香港商报
 

胡曉明,他是香港「電梯大王」胡法光的長子,自從兩年前當選新一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後,已逐漸把公司多數的業務交予親弟胡亮明打理,自己則積極參與社會服務,更不時針砭時弊,開始逐漸增加曝光率,但對問及是否全身加入政黨參政,他就「耍手擰頭」。其實,若要了解胡曉明這個人,且由網球說起,便幾乎認識了他的一切。

香港商報記者  劉勇飛   攝影  周洪祥 (部分相片由被訪者提供)

 

很多人都知道胡曉明多年來積極推動運動,更醉心打網球,原來當中有一個故事。出生於1954年的他,中學時代多次代表香港出賽亞洲青年盃,雖未奪得獎項,惟已令香港倍感光榮。直至70年代初,胡曉明負笈美國,期間更有機會進入網球訓練營進行特訓,令球技突飛猛進。不過,當時加州大學工程學院錄取了他,令他站在了人生的第一次「十字路口」,他說:「當時在想,究竟讀書好,還是打職業好?」經與家人商量後,因為能進入著名的大學,並且認為讀書更重要,最後決定放棄了做職業網球員。

放棄做職業網球員

既然做不了職業網球員,胡曉明唯有立誓服務網球,於是他向自己說,讀飽詩書返港後「一定要積極推動網球,支持網球發展」。胡曉明與記者講起此事,雖指自己的球技達不到國際水平,志在參與,但實際是能進入特訓營,相信是網球界的可造之材,故在他的談吐中,仍透露出絲毫的可惜之情。

事實上,胡曉明自小與網球結下不解之緣,未懂行路就被媽媽抱到球場,觀賞父親胡法光打球,到89歲,胡法光開始讓他落場打,正式接觸網球,胡曉明向記者屈指一算,笑稱自己已有半個世紀的球齡。的確,胡曉明與網球有緣,與其父的耳濡目染有莫大關係。

一如所料,他70年代中期返港後,就直接到公司協助父親打工,事業稍為穩定,到80年代初已急不及待加入香港網球總會,立志發展香港網球。加入網總幾年後,香港網總在1989年更推薦他到亞洲網球協會,到1991年他已成為亞網協的義務秘書長。胡曉明說,踏足亞網協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因為可接觸網球的國際舞台,有助推動本港網球界的發展。

網球界積極推手

由於胡曉明成了網球界的積極推手之一,令本港網球設施及重視程度亦相應增加,胡曉明更透露,當年有意在香港培育像美籍華裔職業網球員張德培的精英,並指有幾名球員是栽培對象,但指這些球員很快已成過氣名將,胡曉明沒透露他們的姓名,只稱有男有女,並指他們在90年代的戰績是有目共睹的。

在網球界發展了20多年,直至約2002年,胡曉明離開網總,並由後輩繼續出力。但他並無離開體育界,並於2002年正式加入香港單車聯會,到2012年才在單車界退居二線。期間,他見證了黃金寶、黃蘊瑤及李慧詩等單車選手,在世界各項大型賽事為港爭光的激動一刻。

服務單車界十年

問到服務單車界期間,本港出了多名著名車手有何感想?胡曉明擘頭一句,「我只是適逢其會,絕不能夠邀功!」他說,黃金寶能夠成功,是他經過長期訓練和投入,奉獻了自己的青春而得到的,有「伯樂」是際遇問題,但個人「無料到」,即使讓你遇到「伯樂」也無用,這番話完全反映了胡曉明為人謙虛的一面。

從黃金寶的成功,令胡曉明覺得一直醉心體育事業是值得的。他指,運動不單強身健體,對人類健康,減低政府的醫療負擔,代表香港比賽奪標,更能夠令港人產生自豪感和歸屬感,提升香港的凝聚力;同時,運動是講求有規有矩,教導青少年遵守規則,尊師重道,學習儒家精神,胡曉明說:「如果每個人都做運動,很多社會問題就會消失。」

胡曉明從網總及單車聯會退下來後,現時卻是香港元老網球總會會長、香港遊樂場協會副會長、香港體育委員會委員及港協暨奧委會副會長,由此可見他仍沒有離開體育界,處處關心本港的體育發展。其實,雖然他當年做不了運動員,但做到了他的誓言。

 

說話直接  拒入政黨

作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的胡曉明,對於被委任做公職無問題,但要全身參政議政,甚至加入政黨就「耍手擰頭」。讀工程出身的他解釋,工程是訓練解決問題,「問題是123,答案應是123」,即使受過傳媒訓練,導師教他要答「456」,胡曉明仍無法改變這習慣和性格,說話不可轉彎抹角。

做政客要善於公開辯論,雄辯滔滔,但胡曉明只擅長閉門埋頭苦幹、思考,胡曉明指,如果真的從政,走上前線,只會吃大虧。畢竟,胡曉明做人的基本原則是「不可講大話」,因此,當他發現自己不是從政的「料子」,即使多年來獲不少政黨網羅,他只回答說:「No」。

公職不可長做

胡曉明指出,做了約兩年人大最大的感想,是比以前留意更多時事新聞,每日的指定動作,是做剪報、瀏覽人大網頁最新資訊。他解釋,因為不時有記者致電問意見或要求回應某些新聞,假如沒有留意時事,肯定是被問倒的。

父親胡法光是前全國政協委員、前立法局及市政局議員,以及擔任市建局主席等多項公職,問到胡法光有否教他兩招傍身,胡曉明說,父親經常教他做公職不可長做下去,因為每個人在一個公職崗位上做6年,要做的差不多都做了,如果要繼續擔任,則要問自己還有什新策略和新貢獻。

因此,胡曉明覺得政府的委任「六六原則」很有智慧,該原則指一個人「不能擔任同一公職工作超過6年」及「不能同時出任超過6 年」及「不能同時出任超過6個公職」。胡曉明認為,千萬不要像「有人只管霸住個位做大佬,唔考慮下面細永無出頭天」,做人一定要有始有終,要考慮安排「接班人」。

 

兒子暫不接掌業務 

 現時是菱電發展有限公司主席的胡曉明早年已透露,膝下兩兒現階段只會發展他們的學業,暫不會返港打理公司業務,人各有志,故對於友人的子女願繼承家業,胡曉明對此不禁羨慕,但仍尊重兩兒的決定,並歡迎他倆隨時歸來。

菱電由胡法光在香港起家,胡法光和日本三菱電機於1959年共同發展香港市場,1966年成立菱電工程有限公司,1983年成立菱電發展有限公司後, 80年代菱電在胡老先生的帶領下,成為第一批以實際行動支持祖國經濟開放政策而到內地投資和協助建設的港商之一。業務包括搞建設必要的機電工程,為建設工廠、飯店、機場等各類商住大樓和基建設施工程貢獻不少。菱電在80年代更牽頭在上海成立上海三菱電梯有限公司,現已雄踞國內電梯業龍頭位置。同時,菱電早在80年代已涉足上海房地產開發業務,早先機。隨數年前與日本三菱電機分家後,菱電現已專注在中港房地產和投資業務發展。

集團轉為投資模式為主

胡曉明指,大子及二子分別在美攻讀心理學博士及生物工程博士,兩個都喜歡讀書,所讀亦暫時與公司業務無關,又暫不想回港,經無數次家庭會議後,唯有將公司由管理型,轉變為投資模式為主,並說「做這個決定絕不輕易」。

 其實,菱電除80年代大舉投資大陸外,90年代初更在本港上市,胡曉明稱,以前為了追求業績「日捱夜捱」,由22歲做到50歲,只做了28年,但感覺是做了60年之久,非常辛苦。隨公司在2002年進行私有化,現時已減少業務壓力,加上大多數由親弟打理,覺得生活特別輕鬆寫意。

 

胡曉明小資料

 

公司/團體/公職名稱    職銜

菱電發展有限公司    主席

有線寬頻通訊有限公司    非執行董事

12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港區代表

香港城市大學校董會  主席

香港體育委員會  委員

香港數碼港管理有限公司  董事

人類生殖科技管理局  成員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  前會長

香港中華總商會  會董

亞洲網球協會    永遠名譽副會長

中美交流基金會  顧問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    理事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黃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