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廣西農業大有可為
2014年 07月 02日 00:00    香港商报
 

    中國是世界上農業起源最早的國家之一,在人們長期的思維中,農業并沒有被當做一個真正的產業來看待,農業生產更多的是自給自足的一種生存狀態。經濟全球化格局的今天,這種思維慣性下的小農經營模式已難以適合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面臨著轉型升級挑戰的農業同樣意味著廣闊的商機。

    廣西擁有著豐富的農林資源,糖料蔗、蠶繭、木薯、茉莉花、木材、林化產品等居全國第一,水產養殖水域面積1300萬畝,非常適宜發展優質特色農產品深加工業。尽管深加工前景很好,但由於缺少擁有技術的企業和資金,使得廣西農業長期處於產業鏈中上游,產品附加值低,收不到應有的經濟效益。

    有著驕人優勢的廣西農業產業只是成為了人為劃分的業態,本身并不體現使用價值,不構成核心競爭力。所以,廣西的產品銷量、價格都受終端市場調控。「賣自己的貨,貼別人的牌」的現象比較普遍。

    如廣西人工林面積、速豐林面積、經濟林面積、森林年生長量、森林蓄積年净增量穩居全國第一,木材產量躍居全國第一。但是目前廣西只有木材加工,家具加工少到可忽略不計。還有廣西自古就是中藥材的寶庫,4623種中藥材基因原種生長在這里,全國400多種常用中藥原料藥材中有70多種來自廣西,其中十多種占全國總產量的50%-80%,羅漢果、鸡血籐、廣豆根更是高達90%以上。但中藥制藥企業少得可憐,除梧州中恆和桂林三金外,基本規模都不大。

    為此,廣西醞釀產業變陣,全面實施廣西農業產業化「339」工程,努力使千百億元優勢特色產業成為廣西農業產業化的核心帶動力量。首先是要打造農業全產業鏈,做終端、高端產品,將原料優勢轉換為市場優勢。其次是樹立強烈的品牌意識,在經營、管理、銷售、服務等方面以創立品牌為目標,將產業轉化為具體的產品以實現使用價值。

    要實現這一切,需要有一批大型龍頭企業帶動,而缺乏發展資金和先進經營管理理念恰恰是廣西龍頭企業發展壯大的瓶頸,香港的資本優勢、先進的經營和管理理念正好與廣西需求形成互補。

    2009年國務院出台的《關於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若干意見》中,就明確提出要把廣西打造成特色農業基地。在廣西重點打造的14個工業千億元產業和10個戰略新興產業中,與農業有關的就有食品產業、紡織服裝與皮革、造紙與木材加工業、醫藥制造、海洋產業等。挑戰與機遇從來都是事物的兩面,處於后發優勢的廣西農業大有可為。李麗芳

    

 
(來源: ) 編輯: 郭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