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消費周刊

保健科技新知
2014年 07月 25日 00:00    香港商报
 

    要數近十年對人們生活影響最大的發明創造,電腦科技和互聯網肯定占重要席位,兩者大大改變了人們聯繫方式和資訊流通的速度與效率,蘋果電腦的前掌舵人喬布斯認為發展智能電話的目標是改善人們的生活,但實情是應用互聯網或通訊科技工具均有可能衍生健康風險,甚至成為加速身體機能老化的因素。然而很明顯,大部分使用者都沒有留意得到,或者沒有足夠的重視,值得慶幸的是,科技研發的趨勢正逐步由聯繫通訊擴展到保健、甚至醫療應用方面。

    據說早期的超級電腦整整有一個房間那麼大,一般人使用的桌上電腦也有相當的大小,隨着電腦處理器越來越小型化,開始出現手提的筆記簿型電腦,繼而是平板電腦。近年的研發方向將會是更小型的穿戴式電腦裝置,例如可接收互聯網資訊的眼鏡。上星期我參加了一個海外的穿戴科技研討會,當中不少的穿戴式科技產品和健康相關,所以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新資訊。

    可以記錄心跳次數的手表相信是最多人認識的穿戴式健康監察裝置,這次在會場上,大部分展出的穿戴式產品功能都是記錄基本的維生指數,例如心跳、呼吸次數、血氣飽和度等,亦有部分具備記錄活動量、消耗熱量或計步功能;外觀方面,最常見的有手表、手帶,也有像USB手指大小那樣的,可以安裝在運動衣服上,所記錄的資料可經藍牙傳送到預先安裝特定應用軟件的智能手機,除了給一般人日常運動時使用,更可以配合培訓軟件供運動員特訓之用,據說剛剛奪得世界盃的德國足球隊就是應用這些科技產品作體能訓練,對於某些有潜在風險的運動例如跑馬拉松來說,即時健康數據監察確實幫助很大。

    作為醫生,我更關心的是嚴重的健康風險,維持生命的重要器官莫過於心臟和大腦,研討會上有兩種相關的產品,穿戴式心電圖及腦電波記錄儀,心電圖是心臟健康的基本檢查,很多人不知道,目前體格檢查時常用的靜止心電圖,其實作用非常有限,因為只有約一分鐘時間,大部分的异常心跳都是短暫和陣發性的,故此難以在心電圖檢查中發現,至於檢查血管堵塞或冠心病,應該記錄運動時的心電圖才較準確,穿戴式心臟監察儀的厚度像硬幣,大小像半把間尺,貼在胸前皮膚可以按需要作連續記錄,把心電圖信息發放至手提電話,甚至經網絡傳送到診所或醫院,對需要即時處理的心臟病患者來說有無價的意義。此外,現時不時有個別人士猝死的新聞,專家的事后評論往往談及心臟病突發的可能,然而都難以證實,也許通過上述的心臟監察裝置能揭示真正的原因。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質,過去,科技產品雖然可以改善人們生活,但同時帶來健康風險,正因為認識到這一點,部分新產品研究必然從幫助保健和預防疾病的角度出發。(撰文:駱醫生drlok@mindbodyfit-nesshk.com )

    

 
(來源: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