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專題報道

社會轉型需提倡人間儒學
2014年 09月 15日 00:00    香港商报
 

    近年來,兩岸國學研究熱潮方興未艾,各有所長。韓望喜認為,台灣在儒釋道研究方面很深入,影響力輻射力都很強。而台灣儒學生活化味道之濃厚,也讓韓望喜感觸頗深。最直觀的感受是,台灣的道路以及建築,多數是以忠孝信義命名。「台灣也是中華文化很深厚的地方,無論是學術界還是民間,都對中華文化推崇備至,中華文化已經融入其生活之中。」在台期間,韓望喜打的士送朋友到其家里取東西,在

    樓下等待的間隙,這位年紀較大的司機寬慰他說,「不用急,欲速則不達。」韓望喜告訴記者,「我是第一次聽到司機引用論語中的話來叮嚀人寬慰人,這說明他們的國學教育很深入人心。」文化能否發展,與其是否能被人們所需要成正比。韓望喜指出,「國學最重要的是深入人心,變為人們生活化的東西。若束之高閣并無意義,就像六祖慧能的禪法,若不能深入大眾終會消亡。」國學不是文化人去講國學,而在於大眾能否體會到國學對人生的意義,儒學的發聲得到民眾的呼應才是最重要的。「儒學只有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把它的仁愛尊重信義都實施到生活之中,就能提升人們的福祉和精神境界,對人們的未來將是一個福音。」韓望喜說,承載著厚重中華傳統文化的《人文頌》,正是借音樂這一引發人類心靈共鳴的載體,走入人們的心中。「佛家有人間佛教,那我也提倡『人間儒學』,」韓望喜笑稱,儒學本來是入世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它不是書齋里的東西,在一個社會轉型期更是需要這種文化來安頓人們的心靈。韓望喜認為,儒學在心性的建立上作用非常明顯。「大家應該多多來講,開發人們的心性,讓人們的生活少一些戾氣,多一些祥和;少一分蠻橫,多一份寬慰。」

    

 
(來源: ) 編輯: